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江为为 男 硕导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wwjiang@mail.iggcas.ac.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科学园南里602楼1505号
邮政编码:999999
研究领域固体地球物理(重力学)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招生方向
教育背景
学历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83** 研究生毕业
学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83** 硕士
工作经历1982年自中国科大毕业后,一直在地质与地球所学习与工作.
工作简历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主要发表文章目录(第一及通讯作者):
1、 江为为,模糊逻辑理论在矿区勘探与解释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13(1),1998,115-119
2、 江为为等,山东栖霞百里店地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12(2),1997,41-49
3、 江为为,调和级数法与重力资料反演地壳结构,科大研究生院学报,6(1),1989,96-104
4、 江为为等,中国西部盆地及周边地区区域重力场和地壳结构,地球物理学进展,6(3),1991
5、 Weiwei Jiang et.al., 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Techniques for Strategic Mineral Exploration, UM Technical Report, No. 16, 1995
6、Jiang Weiwei et.al., Integrated Mineral Exploration using Multiple Exploration Data and JERS-1 SAR Data, 30th IGC, 1996.8
7、Jiang Weiwei et.al., Application of fuzzy logic for integration Geological, Geochemical, Geophysical and SIR-C image data for base metal exploration in Hwanggangri district, Korea, 30th IGC, 1996.8
8、江为为等,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地壳结构,地球物理学进展,15(3),2000, 45-53
9、江为为等,四川盆地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16(1),2001, 11-23
10、江为为等,山东青州—牟平重、磁场特征及地壳结构,地球物理学进展,15(4),2000, 18-26
11、Jiang Weiwei et.al., The Study of Geophysical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System,Korea Geophysics Unit, 2000.10
12、江为为等,南海北部陆架西区盆地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深部结构,地球物理学进展,16(3),2001,1-11
13、江为为等,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系统的研究,高抒、李家彪主编,中国边缘海的形成演化(第一卷),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14-24
14、江为为等,东海陆架盆地及其周边海域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地球物理学进展,16(2),2001,17-28
15、江为为、管志宁、郝天珧等,华北地台北缘地球物理场特征与金属矿床预测,地球物理学报,45(2),2002,233-245
16、江为为等,应用重力资料估算东海冲绳海槽地壳厚度,地球物理学进展,17(1),2002,35-41
17、江为为等,东海冲绳海槽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回顾与研究现状,地球物理学进展,16(4),2001,71-84
18、江为为、刘少华、朱东英等,东海冲绳海槽地壳结构与性质研究现状,李家彪、高抒主编,中国边缘海岩石层结构与动力过程(第二卷),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92-103
19、江为为、郝天珧、刘少华等,东海及其邻域与中国大陆地质结构的相关性,李家彪、高抒主编,中国边缘海海盆演化与资源效应(第三卷),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54-64
20、江为为、刘少华、宋海斌等,东海及其邻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特征,李家彪、高抒主编,中国边缘海海盆演化与资源效应(第三卷),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254-259
21、江为为、宋海斌、胥颐,南海西北部与红河地区地球物理场及其地壳深部结构特征,热带海洋学报,22(2),2003,40-48
22、江为为、刘少华、郝天珧等,冲绳海槽及其邻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特征,地球物理学进展,18(2),2003,287-292
23、江为为、郝天珧、刘少华等,中国东部大陆与东海海域地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地球物理学进展,19(1),2004,75-90
24、江为为、周立宏、肖敦清等,东北地区重磁场与地壳结构特征,地球物理学进展,21(3),2006,730-738
25、江为为、涂广红、朱东英等,大庆外围盆地地球物理场与盆地基底特征,地球物理学进展,21(4),2006,1064-1079
26、江为为、郝天珧、胥颐等,中国中南地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地球物理学报,50(1),2007,171-183
27、涂广红、江为为、朱东英等,中国东北地区剩余重磁异常特征与地质构造及成矿带的关系,地球物理学进展,21(3),2006,746-755
28、涂广红、王传雷、江为为,田野白蚁主巢的高密度电法探测实例,地球物理学进展,21(1),2006,279-283
29、涂广红、江为为、朱东英等,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对黄海地区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的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23(2),2008,398-406
发表论文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主要负责的课题:
1、“中国主要盆地地球物理场的研究”(第二负责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时间:1996—1998;
2、 “地球物理联合反演与快速可视化技术—以莺歌海区为例”(第一负责人),国家863计划课题,时间:1998—2000;
3、 “东海冲绳海槽基底构造与地壳结构的研究”(第一负责人),国家973项目子课题,时间:2000—2005;
4、 “湖北碳酸盐岩地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第一负责人),横向课题,时间:2001—2002;
5、 “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第一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课题,时间:2002—2006;
6、“南海西北部与红河地区的深部结构研究”(第一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放基金课题,时间:2003—2004;
7、“冲绳海槽及邻区地壳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第一负责人),横向课题,(时间:2007—2008);
8、“重磁震联合反演成果综合解释技术—1”(第一负责人),国家 863计划子子课题,时间:2006—2010;
9、“南海西北部-印支半岛地区中生界分布与火山岩研究”(第一负责人),国家973项目子课题,时间:2007—2012;
10、“中国海陆岩石圈结构及地球动力学特征研究”(第一负责人),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所项目,时间:2008—2012年.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涂广红 硕士研究生 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