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雷恒池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 leihc@mail.iap.ac.cn
通信地址: 朝阳区华严北里12号楼10门801
邮政编码: 100029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70602
招生方向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
教育背景2001-09--2009-1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博士1985-09--1988-0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硕士1978-02--1982-01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 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02-04~现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2001-09~2009-1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博士1998-03~2002-0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1994-12~1997-12,香港城市大学, 访问学者1988-09~1994-1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1985-09~1988-0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硕士1982-01~1985-08,陕西省气象台, 助理工程师1978-02~1982-01,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 学士
社会兼职2012-05-22-2014-12-31,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咨询评议委员会委员,
教授课程云和降水物理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降水物理过程及人工催化物理效应研究与应用,省级,2014(2)降水物理过程及人工催化物理效应研究与应用,国家级,2014(3)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个人,院级,2012(4)河南省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部委级,2008(5)黄河中游(陕甘宁)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效人工增雨(雪)技术开发与示范,部委级,2006(6)渭北人工防雹减灾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部委级,2004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Aircraft observations of ice particle properties in stratiform precipitating clouds, Aircraft observations of ice particle properties in stratiform precipitating clouds, Advances in Meteorology, 2014, 第 2 作者(2) Evaluation of Radar and AWS data assimilation for a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southern China, Evaluation of Radar and AWS data assimilation for a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southern Chin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4, 第 4 作者(3) A Methodological Study on Using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Outputs to Drive a One-Dimensional Cloud Model, A Methodological Study on Using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Outputs to Drive a One-Dimensional Cloud Model, Adv. Atmos. Sci., 2014, 第 5 作者(4) Observed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of nimbostratus in northeast cold vortex over China, Observed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of nimbostratus in northeast cold vortex over China, Atmos. Res., 2014, 第 2 作者(5) Aircraft observations of liquid and ice in midlatitude mixed-phase clouds, Aircraft observations of liquid and ice in midlatitude mixed-phase clouds, Adv. Atmos. Sci., 2014, 第 2 作者(6) A Fast Invers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Multigrid Technique for Cloud Tomography, A Fast Invers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Multigrid Technique for Cloud Tomography, J. Atmos. Oceanic Technol., 2014, 第 2 作者(7) Particle size spectra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high ice concentration in nimbostratus over Hebei Province, China, Particle size spectra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high ice concentration in nimbostratus over Hebei Province, China, Atmospheric Research , 2014, 第 2 作者(8) Bias-Corrected Short-Range Ensemble Forecasts for Near-Surface Variables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of 2010 in Northern China, Bias-Corrected Short-Range Ensemble Forecasts for Near-Surface Variables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of 2010 in Northern Chin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4, 第 3 作者(9) Observations and Modeling of Ice Water Content in a Mixed-Phase Cloud System, Observations and Modeling of Ice Water Content in a Mixed-Phase Cloud System, AOSL, 2013, 第 2 作者(10) Improvement of Liquid Water Content Retrieval Accuracy by Multilevel Detection in Cloud Tomography, Improvement of Liquid Water Content Retrieval Accuracy by Multilevel Detection in Cloud Tomography,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 2013, 第 2 作者(11) 控制论与人工影响天气 I: 人工增雨作业中的正反问题及最优调控, Cybernetics in the Artificial Weather Modification (Ⅲ)Direct Inverse and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for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Operation,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 第 1 作者(12) 人工增雨研究和作业的进展以及提高科学化的可行途径——“人工增雨研究专辑”前言,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and Some Possible and Practical Ways for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Preface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The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Research, 气候与环境, 2012, 第 2 作者(13) 加密探空资料同化对一次降水预报能力改进研究, Improvement of Precipitation Forecasts by the Assimilation of Encrypted Sounding Data,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 第 2 作者(14)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ffects of Cloud Top Temperatures and Generating Cells on Secondary Ice Production in Stratiform Clouds with a Detailed Microphysical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ffects of Cloud Top Temperatures and Generating Cells on Secondary Ice Production in Stratiform Clouds with a Detailed Microphysical Mode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2, 第 2 作者(15) 巨盐核对云滴活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Impact of Giant Cloud Nuclei on Cloud Droplet Activation,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 第 2 作者(16) 层状云系催化增雨的中尺度模拟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from Stratiform Clouds Seeding Using a Mesoscale Model,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 第 2 作者(17) A Regional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 for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Northern China.Part I:A Case Study, A Regional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 for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Northern China.Part I:A Case Study,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2, 第 2 作者(18) 一次区域暖雾的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Regional Warm Fog Event,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第 2 作者(19) 微波层析技术中非线性优化算法与线性迭代算法的比较, Comparison of Non-Linear Optimum and Linear Iteration Algorithms Applied in the Microwave Tomograph, 高原气象, 2011, 第 2 作者(20) 吉林一次降水层状云的结构和物理过程研究, A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of a precipitating stratiform cloud in Jilin, 气象学报, 2011, 第 3 作者(2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ecipitation mechanisms fo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ecipitation mechanisms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96 (2010) 447–460, 2010, 第 2 作者(22) AgI焰剂对层状云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Simulation of AgI Seeding on Stritiform Cloud with Category Model, 气候与环境, 2010, 第 2 作者(23)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微物理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Simulation of the Stratiform Cloud Precipitation Microphysical Mechanism, 大气科学, 2010, 第 2 作者(24) 层析法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云液水含量的二维垂直分布, Retrieval of Cloud Liquid Water Content Distribution at Vertical Section for Microwave Radiometer Using 2D Tomography, 大气科学, 2010, 第 2 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层状降水系统人工调控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主持, 部委级, 2011-01--2013-12( 2 )云特性参数的飞机测量, 主持, 国家级, 2011-01--2015-12( 3 )用于自然云中淞附/丛集和聚并过程研究的机载云粒子成像仪,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8-12( 4 )双线阵激光雨滴谱仪研制, 主持, 部委级, 2015-01--2016-12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雷恒池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相关话题/大气物理 中国科学院 研究所 物理 环境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一、复试学生名单与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学生名单: 考生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报考方向 总分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学院招生小组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博士生申请审核招生细则》规定严格审核材料,按照不超过招生人数300%的比例择优筛选出进入考核的考生。现公布复试安排及面试名单。 考生必须保证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如果考生需要补充材料供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应试考生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次统考生的招生指标为6人,共计8位统考生2位港澳台学生参加我院的面试,经过专家小组面试后决定,在参加面试的10人中,本院共招收统考硕士生6人港澳台学生2人,具体名单附后。现对复试成绩及初取名单进行公示,时间为自2016年3月31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gjang@pku.edu.cn, 62751929。复试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申请-考核制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指标为9人,有14位考生进入复试,经过面试决定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9人,具体名单附后。 另有六位硕转博生通过考核分别为:徐文杰、庞韵梦、郑云昊、柴立伟、杨裕茵、代天娇。 现对初取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自2016年4月15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定于2016年7月3-6日开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到北京大学进行集中交流,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主要活动有知名专家学术讲座、与教授零距离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 一、夏令营招生对象和人数 (1)全国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优秀大学生的交流选拔活动。夏令营旨在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发展前沿热点问题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教学与科研情况,活动包括专题讲座、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推免复试安排及名单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09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硕士招生全国统考、港澳台拟录取名单公示
序号 考生编号 姓名 复试专业 总成绩 复试成绩 外语听力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09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博士招生说明
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施行以综合素质能力为基础的申请-考核制。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原则,实施招生工作。申请人须按照我校 博士生招生简章和我院的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经我院招生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材料审核评估后确认是否给予考核资格,对符合条件者通过考核确定是否 录取。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09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硕士统考调剂通知
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硕士统考执行我校理科分数线,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考生上线不足,现面向校内相关专业调剂。 调剂要求如下: 一、自然地理学专业 1、自然地理方向:调剂范围为报考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量与遥感、生态学、人文地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