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潘开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基本信息
潘开文 男 博导 成都生物研究所
电子邮件:pankw@cib.ac.cn
通信地址:成都市416信箱
邮政编码:610041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土壤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地下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规划、生态服务功能及风险评价等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包括:

(1)土壤食物网和营养级的优化调控研究

主要开展西南山地森林群落结构、功能,地下大型动物、线虫等土壤食物网中重要功能群的生态功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地下食物网功能群与地上植物功能群的耦合及其对全球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

(2)森林土壤物质循环过程与机制研究

主要开展西南山地森林土壤碳、氮、磷物质循环过程及其关键酶和微生物对全球变化因子(如干旱、降雨、氮沉降、污染等)与人为干扰的响应等研究。

(3)全球变化背景下树木抗逆生理生态机制研究

主要开展西南山地优势种群(以箭竹为例)和农林复合系统中目标植物不同光保护途径、活性氧防御与清除途径及代谢(物质和能量)对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植物化感潜力变化及机制、农林复合模式物种种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4)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主要开展陆生生态系统调查、评估及对人为干扰的响应,生态城市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红线划定、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补偿、生态创面修复、珍稀植物保育、农林复合模式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运用生态学的方法评估各种生态系统遭遇风险的可能性及受到危害的大小,确定其抵抗风险的能力,提出应对策略和措施,为风险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课题组网址:http://sourcedb.cib.cas.cn/zw/rck/200908/t**_**.html;

http://www.cib.ac.cn/yjxt/sjyjjg/styjzx_103417/yjtz/pkwyjytz/201409/t**_**.html

招收留学生:
1. Olusanya Olatunji, 2015, 博士生,植物学
2. Tariq Akash, 2015, 博士生, 生态学


招生信息2016年招生信息网址:http://admission.ucas.ac.cn/info/ZhaoshengDanweiDetail/9adf9e50-424b-44c8-b2dc-900ef**/**
招生专业 生态学
植物学


招生方向 恢复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
恢复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保护
教育背景 1994-09--1997-06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博士学位
1991-09--1994-06 四川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
1987-09--1991-06 四川农业大学 学士学位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02-08--今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1999-12--2002-07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1997-07--1999-1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社会兼职 2013-05--今 四川省生态学会理事
2013-05--今 四川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2013-01--今 <农业科学>英文杂志编委
2011-07--今 中国植物保护协会植物化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副主任
2011-01--今 四川环境学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副主任
2011-01--今 <生态环境学报>编委

教授课程 陆生生态系统碳氮管理、 植物化感研究
专利与奖励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奖励信息 (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九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专项级,2012
(2) 复合农林生态系统模式构建与优化调控技术集成示范研究,三等奖,市地级,2007
(3)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级,2007
(4) 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示范,二等奖,省级,2006
(5) 岷江上游大沟小流域生态恢复重建,二等奖,省级,2001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Post-wildfire soil and plant foliar nutrient ratios and soil fungi:bacterial ratios in alpine meadows on the sou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ildland Fire,2015,通讯作者
(2) Photosynthetic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metabolite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dwarf bamboo (Fargesia rufa Yi) during drought and subsequent recovery,Trees,2015,通讯作者
(3) 汶川“5·12”特大地震对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及栖息地的影响研究,四川林业科技,2014,通讯作者
(4) Responses of the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to Drought Stress in the Leaves of Fargesia denudata Seedlings, the Staple Food of the Giant Panda,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2014,通讯作者
(5) 四川盆地麻竹、巨桉人工林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生态学杂志,2014,通讯作者
(6)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in Leaves and Roots of Dwarf Bamboo (Fargesia denudata Yi) Subjected to Drought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During Sprouting Period,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14,通讯作者
(7) Effect of litter type on soil microbial parameters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a laboratory microcosm experiment,Plant Soil Environ,2014,通讯作者
(8) 阿坝州花椒蛀干害虫调查研究,四川林业科技,2013,通讯作者
(9) 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四川林业科技,2013,通讯作者
(10) 持续碳源添加对油松和连香树林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3,通讯作者
(11) 岷江上游椒农间作模式能流、物流及价值流研究,生态环境学报,2013,通讯作者
(1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3,通讯作者
(13) Reproductiv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ndrobium Species,Reproductive biology of plants,2013,通讯作者
(14) Autotoxic effects of aqueous extracts of ginger on growth of ginger seedings and on antioxidant enzymes,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leaves,Allelopathy Journal ,2012,通讯作者
(15) Floral morph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Dendrobium jiajiangense (Orchidaceae) in Mt. Fotang, southwestern China,Flora,2012,通讯作者
(16) 生姜水浸液对生姜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Effects of ginger aqueous extract on soil enzyme activity,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oil nutrient content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ginger seedlings,生态学报,2012,通讯作者
(17) 栲-木荷林凋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生态学报,2011,通讯作者
(18) 成都市退耕还林地主要造林树(竹)种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改良效应研究,四川林业科技,2011,通讯作者
(19) 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及其混合液对土壤氮及相关微生物的影响,生态学报,2011,通讯作者
(20)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rchitecture and resource competition in allocation to pollen and ovule number within inflorescences of Hosta ventricosa varies with the resource pools,Annals of Botany,2011,第4作者
(21) 成都市退耕还竹地不同坡位条件下凋落物及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四川林业科技,2011,通讯作者
(22)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区3种林型土壤氮素的比较,生态学报,2010,通讯作者
(23) 川中丘陵区森林经营利用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三台县为例,四川林业科技,2010,通讯作者
(24) Effect of enhanced ultraviolet-B on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9,通讯作者
(25) Application of (NH4)2SO4 to study N dynamics in hoop pine plantation and adjacent native forest of suntropical Australia: the effects of injection depth and litter addition,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09,通讯作者
(26) Effects of mixing pine and broadleaved tree/shrub litter on decomposition and N dynamics in laboratory microcosms,Ecological Research,2009,通讯作者
(27) 本地种油松和外来种辐射松造林对干旱半干旱土壤磷的影响,生态学报,2009,通讯作者
(28) NH4+-N和NO3--N肥对大棚黄瓜根际土线虫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影响,生态学报,2009,通讯作者
(29) Effects of leaf leachates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on soil enzymes,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its own seedlings growth,Allelopathy Journal,2008,通讯作者
(30) 花椒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酚酸的释放动态及其浸提液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生态学报,2008,通讯作者
(31) Allelopathic effect of ginger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soybean and chive,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8,通讯作者
(32) In situ mineral N dynamics and fate of added 15NH4+ in hoop pine plantation and adjacent native forest in subtropical Australia,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08,通讯作者
(33) 酚酸类物质对苜蓿种子萌发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006,通讯作者
(34) 花椒品种间化感作用差异,生态学报,2005,通讯作者
(35) 关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若干问题的讨论,生态学报,2004,第1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箭竹根系呼吸代谢及其过程中线粒体内活性氧防御途径对干旱的响应和磷素调控,参与,国家级,2015-01--2018-12
(2) 宜宾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参与,市地级,2014-07--2017-12
(3) 宜宾市生态市规划修编,主持,市地级,2014-05--2017-08
(4) 岷江上游花椒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与单一种植模式下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及其对干旱和降雨量增加的响应,主持,国家级,2014-01--2017-12
(5) 花椒地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主持,国家级,2011-06--2015-12
(6) 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估,主持,省级,2008-07--2015-12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宋亮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吕可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阮少波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陈印平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王进闯 硕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蔡登高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公丕民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梁晓兰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周星梅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黄容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张晓鹏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母容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庞胜苗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张曼夏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马启翔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沈贤宇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刘丽娟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朱婷婷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刘成刚 博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段玲玲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现指导学生

邓铭瑞 博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熊勤犁 博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李玲娟 硕士研究生 071300-生态学

宋大刚 硕士研究生 071300-生态学

孙锋 博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王思忠 博士研究生 071300-生态学

李自龙 博士研究生 071300-生态学
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编号 姓 名 毕业时间 论文题目 就业情况 备注
1 张远彬 2001 瓦屋山扁刺栲次生常绿阔叶林研究 中科院研究所 硕士(联合培养)
2 何 静 2003 森林凋落物对林地幼苗定居及生长的影响 中科院研究所 硕士
3 王进闯 2004 花椒化感效应初步研究 农业部研究所 硕士
4 陈印平 2005 栲木荷林与柳杉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氮转化大学 硕士
5 阮少波 2005 花椒水浸液对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5生长的影响公司 硕士
6 宋 亮 2006 花椒水浸液及酚酸类化感物质对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省级市政府 硕士
7 吕 可 2006 花椒叶和土壤浸提液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中科院研究所 硕士
8 陈 娟 2007 干旱胁迫和外源ABA对生姜生长和根际效应的影响研究 大学 硕士
9 蔡登高 2007 化感物质香豆素对芷蓿种子萌发及幼苗初级氮同化的影响民航总局研究所 硕士
10 李 伟 2008 岷江上游人工针叶、阔叶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物质特征及其对凋落物分解的响应 中科院研究所 博士(联合培养)
11 韩春梅 2008 生姜化感作用机理及其栽培模式研究 大学 博士(联合培养)
12 公丕民 2008 氮肥对黄瓜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镇政府 硕士
13 梁晓兰 2008 花椒的化感作用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镇政府 硕士
14 李 霞 2008 农药对生姜地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中科院研究所 硕士(联合培养)
15 李小艳 2008 温度升高对林线交错带西川韭与草玉梅生殖物候和生长的影响 公司 硕士(联合培养)
16 黄 蓉 2009 龙泉山低山丘陵区柏木纯林及其混交林土壤水肥效应比较研究 公司 硕士
17 李洪溢 2009 花椒主效化感物质分离鉴定及化感作用研究 省环保厅 博士(联合培养)
18 周星梅 2009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本地种油松和外来种辐射松造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科院研究所 硕士
19 张晓鹏 2010 外加氮源对栲-木荷林凋落叶混合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985高校 硕士
20 母 蓉 2010 酚酸化合物对花椒幼苗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省环保厅 硕士
21 庞胜苗 2011 夹江石斛传粉生物学特性及种子组织培养条件研究 镇政府 硕士
22 马启祥 2012 外加水溶性碳对油松和连香树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省环科院 硕士
23 张曼夏 2012 巨桉和水杉造林对土壤碳库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中科院研究所 硕士

24 刘丽娟 2013 火烧对高山草地生态计量化学的影响 大型公司管理 硕士
25 沈贤宇 2013 紫竹梅传粉与繁殖策略 重点中学教学 硕士

26 刘成刚 2014 青川箭竹不同光保护途径与碳氮代谢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磷素调控 中科院科研究所 博士
27 朱婷婷 2014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食物网、营养级及碳氮转化的影响 大型公司管理 硕士
28 段玲玲 2015 干旱条件下不同植物对土壤线虫微食物网的影响 大型公司管理 硕士


相关话题/生态学 土壤 生态 研究所 植物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优秀大学生的交流选拔活动。夏令营旨在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发展前沿热点问题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教学与科研情况,活动包括专题讲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