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唐立娜 女 博导 城市环境研究所
电子邮件:
lntang@iue.ac.cn
联系电话:
**
通信地址:
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邮政编码:
361021
研究领域资源环境遥感、数字城市、城市环境地空技术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生态学
招生方向城市环境地空技术
城市生态学
数字城市与环境规划
城市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教育背景2003.09-2006.07 中国科学院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博士
2000.09-2003.07 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硕士
1996.09-2000.07 东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学士
出国学习工作2007.08-2008.08 美国普渡大学 林业与自然资源学系 博士后
工作经历2010.06至今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2009.04-2010.05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6.07-2009.03 广东商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 讲师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Tang LN, Li AX, and Shao GF. 2011. Landscape-Level Forest Ecosystem Conservation on Changbai Mountain, China and North Korea (DPRK).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1(2). (under publication)
2. Piao ZJ, Tang LN, Swihart RK, and Wang SX. 2011. Human-wildlife competition for Korean pine seeds: Vertebrate respon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ixed forests on Changbai Mountain, China.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 (under publication)
3. Shao GF, Li FL, and Tang LN. 2011.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18(3). (under publication)
4. Li Q, Tang LN, Ren Y. 2011. Temporal Dynamics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Forest Vegetation Carbon Stock i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accepted)
5. Shao GF, Dai LM, Dukes JS, Jackson RB, Tang LN, and Zhao JZ. 2011. Increasing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through cooperation and shared strategi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45(6): 2033-2034.
6. Tang LN, Shao GF, Piao ZJ, Dai LM, Jenkins MA, Wang SX, Wu G, Wu JG, and Zhao JZ. 2010. Forest degradation deepens around and within protected areas in East Asi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43(5): 1295-1298.
7. Hua LZ, Li XQ, Tang LN, Yin K, and Zhao Y. 2010. Spatio-temporal dynamic analysis of island-city landscape—A case study of Xiamen Island,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17(4): 273-278.
8. Zhao JZ, Dai DB, Lin T, and Tang LN. 2010. Rapid urbanisation, ecological effects and sustainable city construction in Xiam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17(4): 271-272.
9. Tang L, Shao GF, and Dai LM. 2009. Roles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China’s sustainable forestry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16(2): 94-101.
10. Dai LM, Zhao FQ, Shao GF, Zhou L, and Tang LN. 2009. China’s classification-based forest management: procedure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43(6): 1162-1173.
11. Martin BA, Shao G, Swihart RK, Parker GR, Tang L. 2008. Implications of shared edge length between land cover types for landscape quality: the case of Midwestern US, 1940-1998. Landscape Ecology, 23(4): 391-402.
12. Wu G, Liu Y, Shao GF, Tang L, and Wang GZ. 2008. Effects of land use on water quality for two high-altitude lakes and catchments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15(6): 1-9.
13. Tang L, Wang QL, Shao GF, Dai LM, Wang SZ, Li XF, and Xu D. 2006. Digitally Determining Forest Inventory Units with an Ec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49(Supp. I): 118-127.
14. Tang SZ, Tang L, Shao GF, and Dai LM. 2006. Digital Forestry Research i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49(Supp. I): 1-8.
15. 唐立娜, 黄聚聪, 代力民. 2011. 不同比例尺DEM数据对森林生态类型划分精度的影响. 生态学报. (已接收)
16. 李晴, 石龙宇, 唐立娜. 2011. 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综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已接收)
17. 宋瑜, 宋晓东, 郭青海, 唐立娜. 2011. 太湖藻华水体的遥感监测与预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3): 753-757.
18. 汪凯, 叶红, 唐立娜, 陈峰, 熊永柱, 李祥余. 2010. 气温日较差研究进展: 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6(6): 417-423.
19. 汪凯, 叶红, 陈峰, 熊永柱, 李祥余, 唐立娜. 2010. 中国东南部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19(5): 1119-1124.
20. 刘江, 崔胜辉, 唐立娜, 邱全毅, 黄云凤. 2010. 半城市化地区住区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9(5): 579-585.
21. 曹斌, 林剑艺, 崔胜辉, 唐立娜. 2010. 基于LEAP的厦门市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情景分析. 生态学报, 30(12): 3358-3367.
22. 唐立娜, 王庆礼, 代力民, 邵国凡. 2008. 辽宁东部山区林地生态分类系统. 应用生态学报, 19(1): 20-24.
23. 唐立娜, 代力民. 2008. 试论生态分类系统在我国数字林业建设中的应用. 应用生态学报, 19(2): 267-272.
24. 代力民, 唐立娜, 曹玉明, 王顺忠, 周莉, 王庆礼. 2008. 辽东山区生态土地分类中的植物群落数量分析. 林业科学, 44(3): 6-12.
25. 唐立娜, 陈春, 王庆礼, 郝占庆, 代力民. 2005. 基于遥感的东北农牧交错区景观格局与变化研究——以吉林省长岭县为例. 地理科学, 25(1): 81-86.
26. 于大炮, 王顺中, 唐立娜, 代力民, 王庆礼, 王绍先. 2005. 长白山北坡落叶松年轮年表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16(1): 14-20.
27. 于大炮, 唐立娜, 王绍先, 王顺中, 代力民. 2004. 长白山北坡植被垂直带群落交错区的定量判定. 应用生态学报, 15(10): 1760-1764.
28. 唐立娜, 陈春. 2002. 草地GPS 简易测图. 草业学报, 11(4): 100-104.
发表著作赵景柱主编. 2010. 2010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报告. 中国科学出版社, 北京. 孙胜龙等. 环境污染与控制.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1.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项目负责人 2010.03-2011.02 数字城市建设中的空间信息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
项目负责人 2010.1-2011.12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的影响福建省南平市城乡规划局委托项目:
项目负责人 2010.09-2011.03 武夷新区生态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课题负责人 2010.2-2012.12 数字城市环境网络建设与示范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课题负责人 2010.06-2013.05 低碳城市发展途径及其环境综合管理模式研究,863计划:
项目主研人员 2006.12-2010.10 长白山区数字林业技术体系的构建美国普渡大学主持项目:
项目主研人员 2007.5-2008.10 Applying GIS in Selecting Suitable Vinery Sites in 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主研人员 2009.1-2011.12 基于多智能体与原细胞自动机的区域生态安全化模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目主研人员 2004.6-2006.6 森林管理智能3S系统技术示范
会议报告2010.12. Spatial interpolation of climate data with topographic terrain across China. The 2nd Xiamen International Forum on Urban Environment.2009.10. Redefining the digital city to enhance its roles in attractiv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he 3rd Sino-French workshop on Urban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6.05. Ec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is application in digital forestry.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Forest Landscape Modeling.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汪凯 硕士研究生 083020-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宋瑜 博士研究生 083020-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现指导学生
李晴 硕士研究生 083020-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苏晓丹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李爱仙 博士研究生 083020-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赵洋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王慧娜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陈蕾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王嘉莫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魏东 博士研究生 083020-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熊祥福 博士研究生 083020-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唐立娜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相关话题/生态 环境 城市 经济 生态学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一、复试学生名单与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学生名单: 考生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报考方向 总分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学院招生小组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博士生申请审核招生细则》规定严格审核材料,按照不超过招生人数300%的比例择优筛选出进入考核的考生。现公布复试安排及面试名单。 考生必须保证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如果考生需要补充材料供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应试考生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次统考生的招生指标为6人,共计8位统考生2位港澳台学生参加我院的面试,经过专家小组面试后决定,在参加面试的10人中,本院共招收统考硕士生6人港澳台学生2人,具体名单附后。现对复试成绩及初取名单进行公示,时间为自2016年3月31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gjang@pku.edu.cn, 62751929。复试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申请-考核制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指标为9人,有14位考生进入复试,经过面试决定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9人,具体名单附后。 另有六位硕转博生通过考核分别为:徐文杰、庞韵梦、郑云昊、柴立伟、杨裕茵、代天娇。 现对初取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自2016年4月15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定于2016年7月3-6日开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到北京大学进行集中交流,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主要活动有知名专家学术讲座、与教授零距离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 一、夏令营招生对象和人数 (1)全国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推免复试安排及名单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09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硕士招生全国统考、港澳台拟录取名单公示
序号 考生编号 姓名 复试专业 总成绩 复试成绩 外语听力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09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博士招生说明
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施行以综合素质能力为基础的申请-考核制。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原则,实施招生工作。申请人须按照我校 博士生招生简章和我院的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经我院招生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材料审核评估后确认是否给予考核资格,对符合条件者通过考核确定是否 录取。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09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硕士统考调剂通知
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年硕士统考执行我校理科分数线,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考生上线不足,现面向校内相关专业调剂。 调剂要求如下: 一、自然地理学专业 1、自然地理方向:调剂范围为报考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量与遥感、生态学、人文地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