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因土壤氮磷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在我国长三角地区、太湖流域等,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正逐渐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在水源地治理该类型面源污染已经是迫在眉睫。
赋石水库是浙北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亚林所生态修复团队自2007年开始,以安吉赋石水库为实验点,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及面源污染发生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努力解决水源地面源污染“卡脖子”问题,通过长期实地观测,获得了第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积极查阅资料,分析水源地面源污染发生的关键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揭开了水源地污染物迁移的“真相”,明确了水源地主要污染参数是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降雨强度是影响水库流域径流沟水质的主要因子。该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项目“水源区面源污染林业生态控制技术”获得2016年度浙江省科技兴林一等奖,相关论文分别于2020年、2021年在国际高水平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发表。系列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毛竹林覆盖下集水区污染物总氮、氨氮、硝态氮和总磷在从大气降水到林内雨、树干流、枯透水到地表径流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及空间分布特征。
为进一步探究磷的空间分异与垂直变化,团队以探索磷的垂直维度变化为研究目标,对水库水源地磷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垂直维度从高到低(大气降雨、树干流、林内雨、地表径流),总磷(TP)流失在逐步增加,溶解磷流失比例从29.29%(大气降雨)至62.76%(地表径流)。影响磷流失的关键因素是降雨,不同降雨因子对垂直水平磷素流失的影响差异显著。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水源地面源污染物磷的空间分布与迁移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能够为改善水源地环境质量、减少磷素流失、控制水源地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本研究得到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相关成果即将在国际水土保持研究领域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发表,题目为“Study on phosphorus lo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water source area (https://doi.org/10.1016/j.iswcr.2021.07.002)”。博士生王荣嘉为第一作者,张建锋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今后,亚林所生态修复团队还将继续攻坚克难,通过科学研究改善水源地环境和强化面源污染生态治理,继续践行发扬科学家精神,以更优异的成绩守护绿水青山,为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做出更大贡献。(王荣嘉/亚林所)
论文链接:
1.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0.110657
2.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1.112096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水源地面源污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1
相关话题/污染 生态 大气 空间 论文
森环森保所研究了不同采伐强度下热带山地雨林森林植被生态对策谱
图 热带山地雨林三种采伐强度下群落加权平均CSR值变化采伐是森林退化的普遍驱动因素,严重影响森林群落组成,了解采伐对群落组成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生态对策是物种对不同生境条件的各种适应策略,反映了它们在不同生境中的生存方式。不同生态对策类型的物种数量和相对多度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森环森保所在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森环森保所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在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题为“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簇及其社会生态驱动力识别与分析”(Identifying and analyzing ecosystem service bundles and their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热林所尖峰岭生态站在热带雨林“土壤细菌-土壤真菌-植物”互作模式研究中取?得进展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土壤养分循环、植物物种共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地上-地下跨界生物群落的互作在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的重要性可能远大于种间种内互作以及物种多样性所发挥的作用。当前关于不同历史经营方式下热带雨林地下微生物(细菌和真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森环森保所研究揭示极端气候对中国西南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伴随着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西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基于中国西南地区气象数据、大气环流指数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叶面积指数(LAI)和总初级生产力(GPP)数据,分析了西南地区极端气候指数和生态系统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极端气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热林所尖峰岭生态站热带山地森林大气沉降氮去向和再分配研究取得新突破
图1人类活动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氮沉降量增加,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取决于沉降氮的去向。如果沉降氮被植物吸收利用,则提高森林初级生产力,从而增加森林碳汇;如果沉降氮以氮淋溶和气态氮的方式损失,则不会增加碳汇。热带森林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2%,其碳汇约占全球碳汇的3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热林所阐明了城市化梯度下南亚热带代表性乡土树种红锥的生态化学计量变化和养分再吸收特征
植物-气候-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调控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但相关机理尚不明确。热林所城市林业与风景园林创新专家团队以广东省广州、中山、乐昌三个城市分布的壳斗科植物红锥为对象,分析城市化梯度下植物枝叶-土壤养分特征和主要环境因子,试图解析植物养分与NO2浓度、胸径、常驻人口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湿地所在全国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健康评价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 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a)和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b)期间湿地生态健康综合指数 图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变化与驱动因子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为应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大面积湿地退化,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政策,自2000年以来湿地面积有所增加。尽管湿地面积损失已经得到控制,但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干扰因素和保护措施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收支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图 干扰因素和保护措施下森林碳计量与净减排核算方法 图 我国森林干扰因素和保护措施实施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 火灾、病虫鼠害和采伐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干扰因素。森林保护管理措施,如火灾防控、病虫鼠害防控、调节采伐量则能够增加碳固定、减缓排放。尽管森林在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森环森保所在抚育对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生态修复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
热带次生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次生林恢复速度缓慢,而且演替轨迹与老龄林存在较大差异。抚育是提高森林恢复和木材生产速度的重要营林措施,同时也能够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创造重要的环境。然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抚育对热带次生林恢复效果的实践和实验证据非常有限。刀耕火种是海南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森环森保所研究揭示我国主要典型森林类型的Beta多样性和生态特异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明确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是生态学的一个中心议题,Beta多样性研究可以回答众多生态学问题,并广泛用于检验生态系统中群落构建机制的相关假说。Legendre和De Cceres (2013)提出beta多样性可以分解为研究区域内每个取样单元对beta多样性的相对贡献,即loca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