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院成功举办国际林联第二十五届世界大会“高价值楝科植物管理和科学研究进展”技术会议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4



2019年10月4日下午,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姜景民研究员和刘军副研究员共同牵头组织的“高价值楝科植物管理和科学研究进展”技术会议在巴西库里蒂巴召开,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秘鲁、加纳和乌干达等国家20余人参加了此次分会。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刘军副研究员主持了分会,首先介绍了技术会议组织情况、楝科植物在全球分布、利用价值和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楝科植物今后研究热点等。同时围绕国内香椿、红椿、毛红椿等保护遗传学、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遗传改良、高效栽培和产业发展情况与会进行了交流,受到工作组协调员Sheila Ward教授和同行的关注。
会议期间,来自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多国专家、企业等围绕楝科植物遗传资源保护、遗传改良、产品开发和人工林经营等分享了10个报告。巴西福斯特森林咨询公司爱德华多博士介绍了澳大利亚红椿引种、优树选择、扦插繁殖等情况,并探讨了Logistic回归模型在澳大利亚红椿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拉瓦拉斯联邦大学塞巴斯蒂安教授围绕未来气候变化特别是干旱对红椿种源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确定具有高生产力和抗旱性较好的红椿种源。江西农业大学张露教授介绍了凋落物对毛红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了凋落物对毛红椿天然更新限制的机制。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仲崇禄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来自亚洲地区麻楝属23个亚群体遗传多样性,并利用分子结果和形态性状把23个亚群体分为2个不同的生物分类群。桃花心木和洋椿等楝科植物容易遭受蛀梢昆虫的危害,来自秘鲁的威尔逊博士,利用不受蛀稍昆虫危害的印楝做砧木嫁接洋椿和桃花心木,提高了其抗虫性。
会议期间工作组协调员Sheila Ward教授组织与会人员共同商讨了未来五年工作组目标和具体任务,计划通过组织国际会议、合作交流和技术培训等,共同推动楝科植物在全球的发展。(刘军/亚林所)

相关话题/植物 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