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f.ac.cn/__local/D/B7/EE/31E24FC81BF00560882DDC441EC_AF2CB32E_44527.jpg?e=.jpg)
应组委会Maher GTARI教授和Faten GHODHBANE副教授联合邀请,热林所仲崇禄研究员于2018年3月16-21日参加了在突尼斯哈玛玛特举办的“第十九届弗兰克氏菌及其放线菌植物国际大会”。此届大会与“第三届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大会”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瑞典、葡萄牙、阿根廷、印度、塞内加尔、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12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仲崇禄研究员作了题为“Research and use of actinorhizal plant Casuarina trees in China.”的报告,并主持分会场“植物与微生物互作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会议环节。
会议亮点包括:美国科学家成功将GFP导入弗兰克氏菌(Frankia),为Frankia的侵染进程、机理及功能等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可提早判断接种是否成功,根瘤可荧光显色等;突尼斯科学家将木麻黄用于生活废水及重金属污染地废水处理,尽管目前是初步试验室及小规模应用的结果,但对木麻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放线菌菌剂研发与应用仍然有市场,需要开发耐恶劣环境菌种,用于人工林树种接种与种植。
会议期间,仲崇禄教授还受邀参加了“Frankia及放线菌植物研究方面共同申请潜在国际合作项目申请”的研讨,如欧盟H2020计划项目,提出一些合作内容,其中把木麻黄作者为研究对象之一,申请书具体将由瑞典的Katharina Pawlowski教授执笔撰写,主要参与讨论的科学家来自美国、瑞典、葡萄牙、阿根廷、英国、中国和突尼斯等, 希望中方将来有机会参与其中,加强对年轻科学家的培养。
会议主要内容和学术进展对指导我国华南地区沿海防护林及人工林建设有借鉴作用,对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中树种的改良、培育、持续经营等提供了技术积累。
会议决定“第20届弗兰克氏菌及其放线菌植物国际大会”将于两年后在日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