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论坛中,共有来自6个实验室的8位博士后汇报了各自的项目研究进展和创新性成果。轻型动力实验室的杜文海博士介绍了电动压气机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先进燃气轮机实验室的孙琦博士介绍了多级轴流压气机的设计方法;李智慧博士介绍了基于微型肋片以及Coanda喷气叶型实现对于高负荷压气机叶型损失的流动控制研究进展,这种基于鲨鱼皮仿生的肋片结构引起了现场专家和博士后浓厚兴趣,大家与李智慧进行了深入交流。无人飞行器实验室的焦俊博士介绍了临近空间高效螺旋桨宽域工况自适应变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的刘宾宾博士后研究了轴向载荷的引入对转子及轴承耦合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皮特博士则对ATR发动机富燃燃气涡轮冷气供应系统和气冷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展示。储能研发中心的孙文龙博士介绍了通过数值模拟对采用多分流叶片的离心压气机在第1级分流叶片处低速区和进口超音叶型的流动机理的研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多分流叶片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来自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许邦博士介绍了煤碳氢解耦催化气化过程反应动力学特性的相关研究进展。8位博士后精心准备、各展所长,共同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博士后论坛的举办为研究所广大科研人员搭建了高水平、最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了良好的跨学科交流氛围,有利于研究所科研成果的产出。评委组成员依次对本论坛的报告情况做了精彩细致的点评,并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向博士后们提出了中肯的科研建议。李智慧博士获得了一等奖,焦俊博士和许邦博士获得了二等奖,杜文海、孙琦、刘宾宾、皮特、孙文龙等5位博士获得了三等奖。
![](http://www.iet.cas.cn/xwdt/xshd/202007/W020200701596189129546.jpg)
副所长陈海生致开幕词
![](http://www.iet.cas.cn/xwdt/xshd/202007/W020200701596189274930.jpg)
中关村主会场现场
![](http://www.iet.cas.cn/xwdt/xshd/202007/W020200701596189376005.jpg)
参会博士后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