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千锤百炼出工热,燃烧化学若等闲——化石燃料燃烧与绿色利用研究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化石能源的燃烧是现阶段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竞争力。燃烧和氧化反应动力学直接关系到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点火特性。点火特性是表征燃料燃烧特性的重要基础数据,同时也是验证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及其模型简化的关键依据。另一方面,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包括未反应的燃料和部分氧化产物,而VOC是大气灰霾的重要来源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迫切需要进行非均相催化脱除。因此,开展化石燃料在宽压力范围内的均相和非均相低温氧化动力学研究,对于理解其点火特性及污染物生成和脱除机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开展了燃烧原位诊断、动力学模拟和催化燃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原位诊断方面,发展了用于研究航空模型燃料低温氧化的射流搅拌反应器(Jet-stirred reactor,JSR)系统,通过与色谱和分子束质谱等设备结合,系统研究了烷基苯燃料的氧化动力学,并分析了燃料结构对中间产物和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规律;设计了用于研究气体和液体燃料燃烧动力学的携带流反应器,结合分子束取样系统,确定了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结构和两维空间分布信息,为构建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可靠数据;设计了新的研究催化反应的集成装置,该设备包括一个催化射流搅拌反应器(Catalytic JSR,在常规JSR中引入催化剂)和原位漫反射装置,通过增加气相分子与催化剂表面的接触时间来原位测量催化反应中的气相和表面中间产物,明晰了多相反应动力学过程,为国际上首个开展相关研究的实验室。
  动力学模拟方面,发展了较大单环芳烃的氧化机理,实验上观测到几十种燃烧和氧化中间产物,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得到这些中间产物的热力学和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对这些燃料氧化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反应路径和敏感性分析;构建了航空模型燃料(正癸烷+均三甲苯、正十二烷+正丙苯+三甲基环己烷)的点火机理,特别是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负温度效应对燃料转化的影响规律,该结果对于理解和发展新的航空模型燃料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催化燃烧方面,发展了用于制备组分可控催化剂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实验上成功获得了单、双和三过渡态金属氧化物薄膜,并从动力学角度揭示了催化剂的形成机理,为开发设计新的活性催化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建立了利用超声分子束质谱和原位漫反射分别研究催化燃烧气相和表面反应机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原位诊断巧妙地获得气相燃烧中间体和表面吸附及价态变化的信息,为理解催化燃烧反应路径和建立精确的催化燃烧模型提供了实验数据库;量化计算了模型尾气分子在过渡态金属氧化物表面反应的动力学信息,得到了气体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和反应的能垒及速率常数,考虑了缺陷表面对催化反应的影响,计算了ER、LH和MvK对于催化反应的贡献比例,为进一步发展催化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撑。
  该工作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基金、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和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合作小组等项目支持。截止2018年5月,相关研究成果在Combustion and Flame(4篇)、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6篇)、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Bioresource Technology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燃烧和环境知名杂志上发表三十余篇国际期刊论文,并出版了英文专著2章,申请发明专利4项。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工热十室,只寻一点究。燃烧动力学,任重而道远。

  图1 C9H12燃料的均相燃烧动力学分析

  图2 非均相催化反应能垒分析
相关话题/实验 系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风力机外场气动/结构综合测试系统完成挂机测试
    研究所研发的风力机外场气动/结构综合测试系统在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张北县100kW实验机组上完成挂机运行测试,各项指标达到预期,这是国内首例实现同步测量叶片前缘来流条件、表面气动压力分布、结构应变响应以及机组运行状态的风力机外场综合测试系统。  风力机运行在大气边界层的自然环境中,遭遇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太阳能与热化学互补供能系统及其混合储能的研究进展
    太阳能与热化学互补供能系统充分利用了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实现了燃料源头的节能和高效利用,是探索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有效结合的新型技术路线。  由于太阳能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以热能、燃料化学能和电能联合运行的混合储能技术可以同时满足平抑大动态供能波动与快速精准调控的双重需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超临界CO2循环系统换热器研发取得进展
    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系统具有效率高、紧凑性好、成本低等优势,在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等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超临界CO2循环模式包括取热器、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冷却器等换热器。换热器是超临界CO2循环系统中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设备,其成本约占整体系统成本的50%以上。此外,换热器对于系统安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风电叶片雷击防护系统研究进展
    雷击是影响风电机组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风电机组的本体结构高耸突出,常位于旷野或山区地带,是地面上容易受到雷电直击的大型结构体。同时,由于风电机组叶片叶尖的对地高度随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加,风电机组在空间引雷的效果明显增强,这导致大容量机组的雷击损坏事故率进一步上升。因此,大容量风电机组叶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国际首台10MW级高温蓄热实验平台调试成功
    近日,国际首台10MW级高温蓄热实验平台在研究所毕节分所暨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完成调试,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依托该实验平台可开展功率最高达10MW的蓄热和换热装置的实验研究和性能检测。  蓄热技术可以解决热能供需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问题,是太阳能热发电、工业高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高能量密度电动汽车电池包微槽群热管理系统研发取得成功
    近日,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光电系统热管理技术团队成功研制了超过120 Wh/kg高能量密度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BTMS)样机,该样机由传热传质研究中心胡学功团队利用微槽群复合相变技术研制,采用超薄微槽群热管理单元、使用高能量密度软包三元锂电,使该样机成组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20 Wh/kg、循环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研究所物理储能系统对应点分析方法取得新进展
    电力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削峰填谷、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等领域起着关键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各种储能技术中,物理储能系统具有环境友好、经济性好和规模大等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物理储能系统的传统优化分析方法通常针对系统流程逐个模块进行分析,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赴廊坊参观学习
    1月22日,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全体职工赴廊坊实验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活动伊始,徐建中院士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吴仲华先生建设的3000kW跨声速单、双级轴流压气机实验装置,讲解了实验台建设的历史背景。该实验装置是吴仲华先生在上个世纪历经七年建立起来的我国首座跨声速单、双级压气机实验装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研究所科研人员参加2019国际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和化学系统会议
    10月1日至5日,国际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和化学系统会议(SolarPACES2019)在韩国大邱举行,研究所韩巍研究员和刘启斌研究员应邀出席。该会议是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热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年会,邀请来自41个国家的350余位专家****和工业界人士参加。主要涉及点聚焦技术、线聚焦技术、储能技术和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研究所科研人员参加第9届欧洲燃烧会议并访问葡萄牙国家纳米实验室
    两年一度的欧洲燃烧大会(2019年第九届欧洲燃烧大会)如期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研究所田振玉研究员及Achraf El Kasmi博士获邀出席会议。此次会议持续了4天。会议于4月14日开幕,由里斯本大学的Mario Costa教授、组委会主席Mariam Rabacal教授、Edgar Fernan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