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7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5)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05-29






杨晓松
杨晓松,男,1959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温高压实验岩石物理学、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深部构造地质学方面。目前的研究包括:地震断裂带物质组成及岩石物理性质;部分熔融在造山带地壳物质调整中的作用;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和下地壳麻粒岩的形成时代和过程;流体对地球物理测深结果的影响及青藏高原壳内低速-高导层的成因;地震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研究; 俯冲带水迁移过程及其动力学作用。

目前负责的研究项目有:国家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实验室重点建设项目、地震动力学国家开放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

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欢迎地质和地球物理专业的学生报考。

E-mail:xsyang@ies.ac.cn




DSC_5137.jpg
尹金辉,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5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工作,现任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副主任。2009年11月-2010年11月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到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工作研究,与国外同行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已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中国地震局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多篇,SCI收录10余篇,研究方向主要为:第四纪年代学、第四纪地质,尤其是碳十四测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目前主要致力于:1. 基于基岩正断层暴露面上宇宙成因核素浓度与正断层活动期次、位错量存在定量关系,尝试利用基岩正断层暴露面的宇宙成因核素浓度值,获得活动断层的滑动速率或期次,开展地貌面与基岩正断层14C测年的探索研究;2. 植硅体是植物生长时在其细胞组织内形成的二氧化硅颗粒,植物死亡后,以微体化石形式在地层中保存下来,少量有机碳包裹在植硅体内,尝试开展植硅体测年研究及其应用。

E-mail::yjhdzs@ies.ac.cn




p2011110414342168
张培震,男,1955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2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行星与地球科学系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1991在美国内华达大学新构造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现在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2、1993和2003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并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5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先后发表论文122篇,其中SCI收录51篇,被SCI他引2219次,被CSCD他引1174次。2001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的Article被列为该期的“亮点”论文;2001年还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一篇;2010和2013年又以第三和第一作者在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各论文一篇。他有6篇论文入选ESI 2001-2011十年间国际地学被引最高的前3096篇论文,排名分别为第131、218、466、1537、1829和2231位。

长期从事地震地质和新生代构造地质研究,在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青藏高原生长与动力学、活动断裂习性与强震复发规律、新构造与气候变化、利用GPS技术研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E-mail:peizhen@ies.ac.cn




郑德文
郑德文,男,1971年生,研究员,第四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1992年毕业于沈阳黄金学院,1998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低温热年代学工作(裂变径迹、Ar/Ar热年代学和U-Th/He)。2007年,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访问学习。曾主持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联合基金和科技部技改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目前正在研究的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祁连山南缘-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与剥露特征的热年代学制约”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青藏高原东北缘热历史—中低温热年代学研究”。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

感兴趣的方向:(1)应用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研究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2)研究构造、气候对地貌的影响;(3)3He、21Ne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及其活动构造中的应用;(4)U-Th/(He,Pb)双年代学示踪

联系电话:62009250              E-mail:zhengdewen2002@aliyun.com.cn




郑文俊照片1
郑文俊,男,1972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技发展部处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11年10-12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地球科学系进行短期的访问和学习。主要从事新构造、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及地震危险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活动构造与新构造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关注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过程和机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面上项目、地震行业专项专题、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前主持自然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面上项目1项,地震行业专项专题1项,参加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近期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方向包括:1.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的扩展和变形机制与运动学模式;2.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几何图像、运动图像的完善和和演化过程恢复;3.阿拉善块体南缘构造活动对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响应;4.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活动与区域强震危险性评价。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