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4年博士生招生导师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11-30

   陈 杰,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主任,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新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委员会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一直从事新生代构造、新构造、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及其年代学、构造地貌、断层相关褶皱、工程地震等方面的研究。1998年至2011年先后赴德国波茨坦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波茨坦地学中心、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作短期学术访问,并与这些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主要致力于:1. 青藏高原周缘及邻区主要造山带如帕米尔、昆仑山、祁连山、天山、龙门山新生代再造山作用的时间、幅度、变形方式、变形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环境变化、地表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2. 第四纪沉积物释光测年方法及其应用研究;3. 古地震年代学研究;4. 磁性地层学研究;5.大震地表破裂带研究。

电话:(010)62009093  E-mail:chenjie@ies.ac.cn

 

 

  陈九辉,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2007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9年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与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中心全球地震学研究室、美国仁色雷尔工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系以及法国约瑟夫-傅里叶大学地球物理与构造物理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现任固体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协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深部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宽频带地震学理论和方法以及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技术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1.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波形和走时数据的三维地壳上地幔精细速度结构反演及成像研究;2.地壳介质速度结构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地震环境噪声相关函数研究;3. 断层精细结构探测研究; 4.青藏高原东缘的深部结构及动力学研究。电话:(010)62009059  E-mail:chenjh@ies.ac.cn

 

 

 

         单新建,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协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中国遥感技术应用协会理事,中国地震卫星专家组成员。中国地震局新世纪百人计划第一批入选。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家合作等项目。2011-2012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牛津大学访问。2000年至2012年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访问法国国家科学中心、香港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等,并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专家进行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主要研究方向:InSAR地壳形变观测技术及应用;地壳形变观测与运动学、动力学研究;震间-同震-震后形变场观测与演化特征分析;地表形变场、地震波等联合反演与数值模拟;热红外图像接收处理及断层活动性研究;电离层观测、处理与地震前兆异常分析研究等。

 

目前研究方向:1、InSAR形变场监测与构造形变场特征分析;2、地壳形变观测与动力学模拟;3、形变场、地震波联合反演与震源特征研究;4、卫星热红外与断层活动图像研究;5、电磁层观测技术及应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十余篇。2001年以来分别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7项。2008年、2012年分别获得中国地震局优秀硕士和博士指导教师奖。2012年获得第四届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E-mail:xjshan@163.com

 

 

 

         邓志辉,男,1962年生,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长期预测与卫星遥感应用研究室主任,现任广东省地震局地震分析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北京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委员,地下流体专业委员会委员。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专业,1992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在韩国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年,2013年调到广东省地震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地震机理和预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近十年来承担科研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著30多篇(本),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8名。

 

近期主要工作成果:(1)开展了地震物理预测方法研究,建立了华北、四川、青藏高原东构造结和日本等地区的三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这些地区的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特别是对多层粘弹介质中断层摩擦粘滑过程的模拟,取得了新的进展。

(2)研究了地震热异常机理、异常背景、异常特征和识别方法,提出了根据断裂带内外红外温度差值变化规律进行地震前热红外异常信息提取的一种新方法;在国内首先对潜热通量动态与地震发生的关系进行研究,已取得较好结果。

(3)通过二次开发把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地震预测研究中,并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负责“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开发,该系统已经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E-mail:deng6789@163.com

 

 

  甘卫军,男,1964年生,研究员。200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国际全球导航服务组织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理事会委员、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会委员。

 

主要科研工作:1998.11~2001.08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作访问学者,主攻GPS的自动化数据处理及地壳形变的GPS观测解释。研究涉及美国中东部的地壳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加州东部剪切带的构造形变与演化过程,以及旧金山湾区的GPS速度场特征与应变积累等。2003.08~2004.03在欧洲空间局(ESA)作高级访问学者半年期间,负责Galileo /EGNOS导航系统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GPS密集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差异运动GPS速度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拟》、科技部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中国大陆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及“973计划”子项目《区域活动构造运动方式和应变分配研究》等,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运行管理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管理。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地壳形变的GPS监测与分析;2.GPS数据的自动化处理;3.断裂参数的GPS约束反演与地震危险性分析;4.GPS时间序列的非构造干扰剔除;5.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拟。

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科学家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50 多篇,已培养硕士2名。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3 次。E-mail:wjgan@gps.gov.cn

 

 

  何昌荣,男,1961年生,研究员。1989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研究室主任。

 

主要从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及在地球动力学、地震动力学中的应用,涉及岩石摩擦和流变两个领域。“九五”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子课题:“地壳上地幔不同深度岩石力学性质及流变参数的实验研究”、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中的课题“气体介质高温高压三轴实验系统”、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94-04-03中的子课题“大陆强震时空迁移规律与前兆特征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温高压条件下辉长岩摩擦本构参数的实验研究”等研究项目和开放实验室的开放研究工作,涉及高温高压下岩石流变以及脆-延性转化、摩擦强度及滑动稳定性等内容。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活动断层与活动构造;2.GIS技术在震灾预测和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3.地震活动的连锁性与地震危险性。

近年来在下地壳流变和摩擦强度、岩石摩擦本构关系等研究方面取得一些进展,部分成果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998),J. Geophysical Research(2003)、Tectonophysics(2001)、《中国科学》等杂志。E-mail: crhe@ies.ac.cn

 

 

  何宏林,男,1964年生,博士,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后,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1995年开始留学日本,2000年获东京大学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地理学专攻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东京大学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活动断裂研究中心作特别研究员,2003年回国再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联合基金会、日本科学协会、日本学术振兴会、东京大学、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等多项研究课题,另外还参加了国家十多项核电和水电等重大工程项目。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各一项,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子项目。最近5年主要开展青藏高原南东缘第四纪地壳变动的相关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活动断层与活动构造;2.GIS技术在震灾预测和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3.地震活动的连锁性与地震危险性。E-mail: honglinhe123@vip.sina.com  /  honglin@ies.ac.cn

 

 

  刘 静,女, 1969年生,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4年获国家地震局地质所硕士, 2003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质学博士,03-05年法国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博士后。201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年获法国Chateaubriand 基金会学者称号,06年获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择优支持,08年获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学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学术研讨会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现任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兼任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专家组成员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构造地貌、地震地质、古地震和地震破裂过程等研究。先后主持基金委项目4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中科院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中法先进性合作项目, 参加科技部汶川地震断层科学钻探和973项目等。在研课题包括: 1. 古地震探槽选点与事件判别的综合对比研究; 2.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水系侵蚀下切速率及对区域地面抬升的响应; 3.海原和阿尔金活动断裂典型地段的地震构造地貌演化; 4. 青藏高原东缘三江地区河流发育的低温热年代学约束; 5. 西藏南部活动断裂体系对印度-欧亚板块挤压的变形响应。已发表论文54篇,其中第一作者SCI 论文11篇。为国际学术刊物EPSL, JAES, Tectonophysics, BSSA, JGR等审稿20余篇。与美国和法国多家研究机构教授有长期合作关系。独立培养了5名硕士和1名博士,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生2名,博士生3名,博士后1名。Email:earofwood@yahoo.com,liu-zeng@itpcas.ac.cn

 

 

  马胜利,男,1960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研究领域为构造物理学。以地壳强度及地震机制为研究目标,对断层摩擦滑动性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断层宏观力学性状与微观变形结构和机制、断层摩擦滑动与断层物质增温、水热作用下断层的摩擦性状、断层失稳机制及成核过程等;对断层几何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包括断层几何结构与失稳类型、失稳前兆及机理等。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地震断层带力学性质、断层摩擦滑动及失稳机制等。先后承担过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目前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科研课题。E-mail:masl@ies.ac.cn  

 

 

  聂高众,男,1964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1983-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减灾信息与计算中心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地震应急、灾害信息、地震灾害学、自然灾害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是中国地震局多个“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的课题负责人、是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建设任务的负责人,是中国地震局“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应急指挥分项--“国家中心数据集成和指挥决策系统”软件项目的负责人。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1.应急救援领域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研究;2.地震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研究;3.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数据库建设和标准规范研究;4. 自然灾害的综合专题分析与研究。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论著60余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地震灾害学、地震应急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曾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9年)、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优秀人才(2001年)、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2003年)、中国地震局首批百人计划人选(2003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三项(2003年、2004年)。Email:anynamengz@sina.com

 

 

  冉勇康,男,1955年生,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活动构造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工程地震。参中与或主持过中美合作板内地震与活动构造研究,国家重大基础理论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的专题研究,主持过西气东输等多条管道的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学术上突出的是古地震研究。在我国首先使用三维探槽技术、14C树轮校正技术和运用断层窗方法精细地研究海原走滑断裂的古地震,获得断裂的古地震同震位移量,恢复了断裂中晚全新世以来大地震的时间和强度分布历史,推动了断裂活动习性、断裂破裂分段和特征地震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近年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定量研究构造活动习性,并把活动构造定量资料用于大地震危险性评价之中。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90余篇,培养研究生数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两项,并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E-mail:ykran@263.net

 

 

  任金卫,男,1957年生,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作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项目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及其动力学”专题召集人之一。

 

1996~1997年底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地球空间科学系作访问学者,利用GPS、地震及活动断层资料,开展亚洲东部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目前承担的科研任务有:973计划项目“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玉树7.1级地震综合科学考察“,973计划项目之课题“断裂带运动方式、应变分配和时空演化过程”等项目。发表学术论著六十余篇,五次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GPS与现今地壳变形;2.活动构造与地震;3.大陆动力学。E-mail:ren@seis.ac.cn   

 

 

 

 苏桂武,男,1969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和1995年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分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6月—2013年1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灾害中心高级研究学者。1998年至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技术协调组专家,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灾害成灾机理与风险分析、地震灾害与地震应急、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1998年以来,先后负责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攻关)、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10多项。与美国、英国等国际同行有较广泛的联系和实质性合作。在地震灾害中的脆弱性与风险、普通民众和地方社会对地震灾害的感知/认知和响应/适应,灾害教育与防震减灾宣传、防震减灾能力与地震应急区划、地震灾害风险的调查与分析方法、人类认知/响应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案例研究和田野综合调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数据,产出了多项重要成果,形成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2部、大型灾害图集1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国家级和学会级科普奖励各1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现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1名。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1. 地震灾害的人文社会经济维度研究(脆弱性/减灾能力和风险;感知/认知;备灾→响应→恢复;环境和社会变化的灾害效应;跨尺度/跨区域/跨文化/跨行业对比)。2. 地震灾害与地震应急对策。3. 灾害和灾害风险研究的多学科综合方法。4. 灾害教育和防震减灾宣传。5. 社区灾害风险治理和地方综合减灾示范。E-mail: suguiwu@ies.ac.cn

 

 

  汤 吉,男,1963年生,研究员。2001年获博士学位,2001至200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震学会电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一直从事电磁方法和理论研究以及应用研究。主持和参加了中国地震局“八五”、“九五”的多项研究课题、国际合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科技部“973”和“科技支撑”研究计划的课题研究。

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大地电磁理论、大地电磁网(Network-MT)的理论、方法2.大地电磁测深应用研究;3.人工源电磁测深的理论和应用研究;4.地震电磁效应研究。

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Utada教授、Uyeshima博士等进行中国东北地区地幔结构个动力学方面的合作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50篇。E-mail:tangji@ies.ac.cn

 

 

  田勤俭,男,1966年11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构造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地质专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起任研究员。2003年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2006年获人事部和中国地震局全国地震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地震构造、活断层探测、工程地震、地震中长期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地震行业专项、中俄合作、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负责完成郑州市活断层探测、西宁市活断层探测、承德市活断层探测等多项城市活断层探测工程以及多项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Email: tianqj@263.net

 

 

 

  王庆良,男,1963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副主任。1984年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本科毕业,1990年西安地质学院水工系工程地质专业硕士毕业,2003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973项目、科技支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等研究课题多项,在国内外中高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两项,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地壳变形动力学研究、地震前兆变化机理研究、火山形变监测研究以及渗流力学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①中国大陆三维地壳运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理研究;②强震中长期危险地点判定研究;③地震中短期前兆变化机理研究;③中国重要活动火山地壳形变监测研究;④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研究。E-mail:wangql63@163.com

 

 

  徐锡伟,男,1962年生,研究员。1989年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1994年度受日本学术振兴会和米仓之教授的邀请在东京大学理学部做博士后研究,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现任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管科研、外事副所长。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年代学、构造变形动力学、地震地质灾害与数据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古地震和历史地震资料分析首先提出了地震活动的非线性特征--丛状群集和不规则复发间隔等概念;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首席科学家,《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和《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等项目负责人,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一项。主要研究方向:1.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运动学模型;2.活动断层发震习性与地震危险性;3.近断层强地面运动与地震灾害;4.大陆构造变形动力学。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宇宙科学研究院(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Paul Tapponnier教授、Yann Klinger博士等进行青藏高原运动学、动力学与地震活动性等方面的合作研究。研究成果:在Geolog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Tectonophysic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次。E-mail: xiweixu@vip.sina.com

 

 

  许建东,男,1962 年生,研究员。198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8 年获美国纽约州大学布法罗分校地质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火山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火山学会副会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技部、财政部和中国地震局多项研究项目,近些年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指导博士生8名,硕士生9名,博士后2名。

 

主要研究领域为火山地质与火山灾害学。目前承担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昆仑阿什库勒火山地质、活动历史与岩浆演化研究”;2.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新疆于田7.3级地震与阿什库勒火山综合科学考察”;3.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预警应用技术试验研究”。E-mail:jdx321@sina.com

 

 

  杨晓平,男,研究员,1995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一直从事新构造、活动构造及其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1.天山山前活动逆断裂-褶皱带阶段性造山作用的时间、幅度、变形方式;2.古地震丛集发生和活动褶皱带阶段性抬升的关系研究。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山山前活动逆断裂-褶皱带晚第四纪非均匀阶段性隆升",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天山北麓活动构造及地震危险性评价技术",“1:5万活动断层地质填图”和参与中国地震区划图的编制等。

研究成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多篇,合作完成专著1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E-mail:yangxiaoping-1@163.com

 

 

  杨晓松,男,1959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温高压实验岩石物理学、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深部构造地质学方面。目前的研究包括: 地震断裂带物质组成及岩石物理性质;部分熔融在造山带地壳物质调整中的作用;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和下地壳麻粒岩的形成时代和过程; 流体对地球物理测深结果的影响及青藏高原壳内低速-高导层的成因; 地震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研究; 俯冲带水迁移过程及其动力学作用。

目前负责的研究项目有:国家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实验室重点建设项目、地震动力学国家开放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

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欢迎地质和地球物理专业的学生报考。E-mail:xsyang@ies.ac.cn

 

 

 尹功明,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现为科研处处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物保护与考古学会释光与ESR测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新构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现负责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地震局科研项目。研究方向主要为:第四纪年代学、新构造和第四纪地质,尤其是电子自旋共振、释光测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目前主要工作有:第四纪沉积物ESR测年可靠性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地貌面年代学研究。E-mailyingongming@sina.com,yingongming @ies.ac.cn

 

 

 袁道阳,男,1965年生,博士,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系,1991年获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构造地质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博士学位,2007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2008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做交流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副(局)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地震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甘肃省地质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荣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地震工程学报》副主编,《世界地震工程》、《震灾防御技术》和《甘肃地质》等编委。

 

主要从事新生代构造、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及历史地震等相关研究工作。负责国家自然基金、中国地震局“十五”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承担科技支撑专题、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甘肃省科技攻关、汶川地震甘肃省灾后重建和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等项目。在国内外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青藏块体北部晚新生代构造与地貌发育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研究;2.活动构造及其应用研究;3.历史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背景研究等。电话:(0931)8276712, E-mail:daoyangy@163.com。

 

 

 

  张培震,男,1955年12月23日出生在河南省固始县。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项目“活动地块边界带动力过程与强震预测”的首席科学家。

 

1982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行星与地球科学系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1991在美国内华达大学新构造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现在,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13人,硕士1人,现有在读博士生6人。1992和2003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5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他先后发表论文122篇,其中SCI收录51篇,被SCI他引2219次,被CSCD他引1174次。2001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的Article被列为该期的“亮点”论文;2001年还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一篇;2010和2013年又以第三和第一作者在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各论文一篇。他有6篇论文入选ESI 2001-2011十年间国际地学被引最高的前3096篇论文,排名分别为第131、218、466、1537、1829和2231位。长期从事地震地质和新生代构造地质研究,在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青藏高原生长与动力学、活动断裂习性与强震复发规律、新构造与气候变化、利用GPS技术研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E-mail:peizhen@ies.ac.cn

相关话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