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teau. 30th IGC Symposium 5, VSP.
23. Furen Xie, Zhenming Wang, Yi Du and Xiaoliang Zhang.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f the Faulting and
Damage Pattern of M8.0 Wenchuan, China, Earthquake.The Professional Geologist (in press)
24. Furen Xie, Zhenming Wang, Jingwei Liu. Seismic Hazard and Risk Assessments for Beijing-Tianjin-
Tangshan, China, Area.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in press)
陆 鸣 男, 1957年8月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力
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分配到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专
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此后继续在该所从事科研工作;1992年调入国家地震局,从事震害防御、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工作
,1998年调入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工作。长期从事结构动力学、结构抗震与隔震、工程地震、震害预测及对策
等研究及其技术应用工作。现任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地震灾害损失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
震防灾分会理事,防灾科技学院特聘教授,国际隔震与消能减震控制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
委员,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编著4部书(其中第一作者两部,《地震灾害损失评估1991-1995年》,《农村民居抗震指南
》)。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青藏铁路建设(含青藏铁路地震安全性评价),省部级科技奖4项,其中“工程结构
上届地震力理论及其应用”获2001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2002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地震
应急制度的研究与地震应急条例起草” 获1999年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结构动力学在生命线工程抗震分析中
的应用” 获1992年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工作领域和成果
在结构地震动水压力、核电站结构模型地震动实验及物理参数识别,复杂结构几何非线性动力分析,输电塔-电缆体系
简化抗震计算,生命线系统震害预测、结构隔震设计、砌体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农村民房震害及其抗震等方面有较为深
入的研究。
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农村民房抗震技术方法研究)、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砖砌体结构抗震机理研究)等科研项
目;正在承担科技部科技支撑子专题一项(大空间隔震结构近场地震动反应分析研究),承担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抗
震设计规范》编制任务,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地震行业专项课题一项(震后地震影响(烈度)等震线快速判断应用技术
研发)。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了中国地震台网等建筑群隔震设计和强震台阵设计;对正在进行的新昆明机场航站楼隔震设计
、健康诊断和地震预警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作为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总负责人,主持了
几十项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如青藏铁路、春晓气田群等;在农村民房建设方面积极推广抗震技术。对推进国
家地震应急、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
地震应急预案”、 “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重要法规的起草工作。
陈 虹 女,1963年生,研究员。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固体地球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分配到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作,主要所从事地震学及地震预报科
研工作。2003年至2009年底任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2010年调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副所长。联合国灾
害评估与协调队队员、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队能力分级评估专家组成员、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安康计划校园安全应
急教育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
。《灾害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应急救援》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
1988年-2003年主要从事地震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地球内部速度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3年以来主要从事地震灾害
学、地震应急救援理论与技术、地震应急救援标准化、国际灾害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承担的研究项目:
主持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大地震灾害救援现场关键环节标准工作程序及其管理系统研发”。
主持中国地震局一般项目:“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专业标准体系编制”、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志编撰以及地震应急救援
标准工作程序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国国际救援队联合国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IEC。参加了中国教育协会十二五重点项目
“校园安全标准研究”。
主要业绩: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出版著(译)作2本、编制国家标准1部。1997年入选中国地
震局“跨世纪科技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002年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名单;1998年被授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