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钟大康

中国石油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9-29

钟大康,男,四川省资中县人,1961年8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加拿大进修;2001年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1986-1998年在西南石油学院任教。2001年-现在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任教。自“七五”以来先后参加《全国油气储层评价技术研究》、国家863课题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3项;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多项。长期从事我国东部断陷盆地如济阳坳陷、辽河坳陷、黄骅坳陷、东濮凹陷古近系储层评价;西部挤压型盆地如塔里木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储层评价、准噶尔盆地中生界侏罗系储层评价、柴达木盆地下第三系及中部克拉通盆地-鄂尔多斯古生界及中生界沉积与储层评价,完成科研项目70余项。目前主要从事储层地质学及沉积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地质工程本科生《岩相古地理》、硕士生《储层成岩作用与评价》课程,培养博士生硕士生40余名。在《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质科学》、《沉积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中国海上油气(地质)》、《天然气工业》、《古地理学报》、《新疆石油地质》、《PetroleumScience》等十余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的论文共15篇。编写著作2部,参与编写著作3部。
通讯地址:北京昌平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102249
E-mailZhongdakang@263.net电话:13910158296,010-89733322(办公室)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地构造背景对砂岩储层孔隙演化和物性的控制》2011—2013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砂岩透镜体表面与内部成岩作用差异及机理研究40672094》2007-1010负责人
国家973《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2006CB202306》2006-2010研究骨干国家973项目:《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有效碎屑岩储层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2011—1015研究骨干
国家重大专项:《含CO2天然气藏有效储层成因机理及分布模式》2006—2010负责人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库车坳陷新生界砾岩与膏盐岩沉积特征与分布—续》2011-2012负责人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库车坳陷新生界砾岩与膏盐岩沉积特征与分布》2010-2011负责人
中石油长庆油田:《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评价》2009-2012负责人中原油田:《普光气田主体边底水储集体预测》2011-2012负责人中石油西南油气田:《蜀南地区嘉陵江组沉积与储层特征研究》2011-2012负责人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震旦系气藏成藏条件研究》2012负责人近年来(2005—2011年)完成的部分科研项目
中原油田:《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缝洞型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2011负责人中石油西南油气田:《蜀南地区须家河组沉积与储层特征研究》2011负责人中石化东北分公司:《松辽盆地南部断陷演化与成藏条件及目标评价》2009-2010负责人中石油勘探院《龙岗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优质储层成因与分布规律研究》
中石油勘探院《川中合川-潼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微观特征与优质储层形成主控因素》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塔中地区古生界碎屑岩沉积与储层特征及目标评价》
中石油重大专项《松辽盆地含CO2气藏储量评估关键参数研究》
中石油重大专项《含CO2天然气藏有效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研究》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塔北地区侏罗系沉积与储层研究》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塔河油田南部石炭系卡拉萨依组沉积与储层特征》
中海油《非洲油气勘探战略选区研究》
中石化《阿曼36/38区块石油地质特征研究》
中石油《环里海地区油气资源评价》
中海油《印度尼西亚SUNDA与ASRI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体系研究》
目前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集团公司及其下属的各油田进行密切的科研合作。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部分)
1.钟大康;王招明;张丽娟;李超;吴丹;彭伟民;王兴明.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演化.古地理学报,2010,12(01):42-48
2.钟大康,漆立新,刘康宁,云露,杨素举,吴亚生.塔河油田南部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沉积相研究.沉积学报,2009,27(4):614-621
3.钟大康,朱筱敏,王红军.中国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分析.中国科学(D)辑,2008,35(S1):11-18
4.ZhongDakang,ZhuXioamin.CharacteristicsandgeneticmechanismofdeepburiedclasticeureservoirinChina.2008,ScienceinChinaSerD-Earth,51(Supp.II),11-19
5.钟大康,朱筱敏,李树静,谢楠.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砂岩孔隙演化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志留系砂岩为例.沉积学报,2007,25(6):885-890
6.钟大康,朱筱敏,周新源,王招明.初论塔里木盆地砂岩储层中SiO2的溶蚀类型及其机理.地质科学,2007,42(2):403-414
7.钟大康,,朱筱敏,吴胜和,靳松,贾达吉,赵艳.注水开发油藏高含水期大孔道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油藏为例.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2):207-211
8.钟大康,朱筱敏.Sunda盆地(印尼)古近系Zelda段(扇)三角洲沉积特征.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1):7-12
9.钟大康,朱筱敏.克拉2气田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天然气工业,2007,27(01):8-11
10.钟大康,朱筱敏,周新源,王招明.次生孔隙形成期次与溶蚀机理——以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为例.天然气工业,2006,26(9):21-24
11.ZhongDakang,ZhuXiaomin,ZhangQin.SedimentarySystemandEvolutionofEarlyTertiaryinSundaBasin,Indonesia.PetroleumScience,2006,3(1):1-11
12.ZhongDakang,ZhuXiaomin,ZhangQin.SedimentaryCharacteristicsandEvolutionofAsriBasin,Indonesia,inEarlyTertiary.PetroleumScience,2006,3(3):1-11
13.ZhongDakang,ZhuXiaomin,ZhangQin.VariationCharacteristicsofSandstoneReservoirsWhenSandstoneandMudstoneareInterbeddedatDifferentBuriedDepths.《TheproceedingsoftheChinaAssoci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SciencePress》,2006,2(4):75-84
14.钟大康,朱筱敏,张琴.不同埋深条件下砂泥岩互层中砂岩储层物性变化规律.地质学报,2004,(6).
15.钟大康,朱筱敏,王贵文,张琴,陈祥,王敏.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溶孔溶洞型白云岩储层特征与分布规律.地质论评,2004,(2).
16.钟大康,朱筱敏,周新源,王招明.构造对砂岩孔隙演化的控制——以塔里木中部地区东河砂岩为例.地质科学,2004,(2).
17.钟大康,朱筱敏,张枝焕,张琴.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次生孔隙成因与纵向分布规律.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6).
18.钟大康,朱筱敏,文应初.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侏罗系砂岩成岩作用、孔隙演化及次生孔隙预测.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4).
19.钟大康,朱筱敏,周新源,王招明.塔里木盆地中部泥盆系东河砂岩成岩作用与储集性能控制因素.古地理学报,2003,(3).
20.钟大康,朱筱敏,蔡进功.沾化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次生孔隙纵向分布规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3).
21.钟大康,朱筱敏,张枝焕,蔡进功,谢忠怀.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集层物性控制因素评价.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
22.钟大康,朱筱敏,沈昭国,陈景山,周路.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地质科学,2003,(3).
23.钟大康,张国喜.人工神经网络在录井油气水层识别中的应用.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3).
24.钟大康,朱筱敏,王贵文,谢庆宾.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侏罗纪古环境.古地理学报,2002,(4).
25.钟大康,张崇军,文应初.砂岩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方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2).
26.钟大康,王安平,陈世佳,吴亚红,吴震.川中华蓥西地区石炭系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天然气工业,1999,(6).
27.ZhongDakang,WangAnpingChenShijiaWuYahong.GeochemicalCharactersofCarboniferousGasReservoirFormationinCentralSichuanBasin.PetroleumScience,1999,2(3):34-37
28.ZhongDakang,ZhangChongjun,WenGuanying,HouRong.ElaborateDescriptionandPredictionofSandbodyin15-141WellsBlock,ChahejiOilField,PetroleumScience,2001,4(1):19-23
29.钟大康,陈景山,林维澄.新开地区油气储层物性影响因素评价.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8,(1).
30.钟大康.辽河油田新开地区油气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新疆石油地质,1998,(4).
31.钟大康,洪庆玉,陈希.辽河坳陷高升地区重力流砂体预测.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1).
32.钟大康.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的拟合及其地质应用.沉积学报,1997,(3).
33.钟大康.廊固盆地早第三纪浊流沉积的流体性质演化与持续时间.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4,(4).
34.钟大康.廓固凹陷下第三系沙三中段重力流沉积模式.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3,(S1).
35.钟大康.廊固凹陷固安—旧州地区沙三—4~2下段重力流沉积特征.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8,(1).

排名第二以后的文章
36.吴亚生,钟大康,邱楠生,松南地区断陷层烃源岩生烃能力及主控因素分析,断块油气田,2012,19(1)39-4337.郭强,钟大康,张放东,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湖相白云岩成因,古地理学报,2012,14(1)59-6838孙海涛;钟大康;刘洛夫;张思梦.沾化凹陷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表面与内部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石油学报,2010,31(02):246-252
39.张丽娟;钟大康;李越;程明;魏燕萍。2009,塔北隆起侏罗系阳霞组沉积特征。地层学杂志,33,(3):241-248
40.陈路原,钟大康,2002,马厂油田沙三中砂体展布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断块油气田,9(5)
41.张湘宁,钟大康,2002,试论安第斯北部前陆盆地含油气系统,见:油气盆地研究新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
42.朱筱敏,钟大康,赵澄林,顾家裕,王招明,周新源,200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古生代优质碎屑岩储层形成机理,科学通报,47(增刊)(SCI)
43.李艳霞,刘洪军,袁东山,张枝唤,朱筱敏,钟大康,蔡进功,谢忠怀,2003,石油充注对储层成岩矿物演化的影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4(3):274-280
44.吕希学,钟大康,朱筱敏,张枝唤,蔡进功,谢忠怀,2003,东营凹陷不同地区下第三系砂岩储层特征对比,石油勘探与开发,30(3):91-94
45.刘洪,钟大康.2004.支持向量计算法在地质录井中的应用.新疆石油地质,25(5):535-537
46.朱筱敏,钟大康,张琴.2004.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见:李呸龙,庞雄奇.主编,《隐蔽油气藏形成机理与勘探实践》,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43-249
47.张莉,钟大康,朱筱敏,张琴,2005,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3):19-22
48.张莉,钟大康,朱筱敏,2005,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性质主控因素简析.中国地质,32(4):682-689
49张琴,钟大康,朱筱敏,2003,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与次生孔隙成因,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4(3):281-285
50.吴林钢,朱筱敏,范乐元,钟大康。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沙河街组沉积体系定量研究。古地理学报,2008,10(3):241-250
51.赵艳,吴胜和,朱筱敏,钟大康。2008,大孔道识别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_以胡12块油田沙三中段为例。科技导报,26(11):56-61
52.张琴,张满郎,钟大康,朱筱敏,王贵文,1999,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纪物源分析,新疆石油地质,20(6)
53.WuYahong,LiXiusheng,ZhongDakang,LinTao,2000,ApplicationofArtificialNeuralNetworktotheTargetSelectionintheFracturing,ASSA,2
54吴亚红,李秀生,钟大康,林涛,2001,人工神经网络在压裂选井选层中的应用,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5(5)
55.孙梦茹,张琴,钟大康,朱筱敏,张枝唤,2003,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成因与特征,石油勘探与开发30(3):87-90
56张琴,朱筱敏,钟大康.2004.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与油气的关系.见:李呸龙,庞雄奇.主编,《隐蔽油气藏形成机理与勘探实践》,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317-328
57张喜林,朱筱敏,钟大康,梁兵,曹冰,贺向阳.2004.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第三系-上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特征.沉积学报,22(3):393-399
58.张琴,朱筱敏,钟大康,宋刚.2004.山东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古地理学报,6(4):493-502
59.施振生,朱筱敏,王贵文,钟大康,张新培.2005.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潮坪沉积中的遗迹化石.沉积学报,23(1):91-99
60.靳松,朱筱敏,钟大康,基准面旋回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控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3):48-52
61.朱筱敏,柳广弟,刘成林,曾庆猛,钟大康,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动态评价,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编《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应用与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70-77
62.LiuHong,LiWenhua,ZhongDakang,ChenShouyu,TheNewTechnology-BasedSupport-VectorMachinetoIdentifyOil/GasandWaterZonesinGeologicalLogging,世界石油大会首届青年论坛张贴论文,2004年

相关话题/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