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侯读杰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4

姓名:侯读杰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11籍贯:河南
学历:博士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研究方向:油气运移和成藏、天然气成藏与分布、非常规油气资源特征与分布、油气地球化学、油气资源评价、油藏开发地球化学、地质事件和古湖泊有机地球化学等
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100083
联系电话:(O);(O)
E-mail:hdj@cugb.edu.cnorhoudj@189.cn

侯读杰(1964.1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唐河县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1990年江汉石油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在石油大学(北京)取得博士学位,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先后在江汉石油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执教。曾获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成果奖,2004年获李四光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其中有一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二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从事油气运移和成藏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完成的绝大多数的项目集中于此研究方向,此外对天然气成藏与分布规律、非常规油气资源成藏机理、油气资源评价、油气成藏地球化学、油气开发地球化学这些研究领域也有自己的理解,这些研究主要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对地质事件和古湖泊有机地球化学、成岩作用流体地球化学等基础问题及油层开发过程油田水与注入水的区分与来源方面也有非常浓厚的研究兴趣。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醉心于自己所从事的油气地质教学和研究工作,这些教学和研究给自己的人生获得了很大的乐趣。工作与生活中与人为善、工作负责,肯于钻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学风严谨扎实,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有自己的理解和独到的认识。相信平静的环境、安定的心态、才能开启创新的能力,崇尚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上善若水的智慧。
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研究生多名,相遇是缘,师生是分。和各位毕业生相处,其乐融融。很多研究生已经成为科研单位领导与骨干,倍感欣慰。先后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了《油气运移和成藏》、《油藏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等课程。在教学工作中,特别着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讲授,“授之以渔”,教学内容和方法着重科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如科学研究的哲学思维与地质科学的特色,同时也反映了学科的前沿与新的进展。以此为理念,2011年在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油气地球化学》。近些年来,先后受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中石油大庆油田、中海油上海分公司、渤海分公司、延长油田等单位进行学术报告、讲座及专业培训;在超星视频名家讲坛讲授的《天地之间有大美》6讲分别讨论了石油勘探开发的哲学与思路方法,石油地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的讲座,得到了有关专家、同行们及读者的普遍好评。
他代表性的论著有:《陆相油气地球化学研究》(1996)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年出版。《松辽盆地石油地球化学新进展》(1999)和《油藏及开发地球球化学导论》(2001)、《实用油气地球化学图鉴》(2003)、《油气地球化学》(2011)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地层流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2005)、《陆相断陷湖盆优质烃源岩形成机制与成藏贡献》(2008)地质出版社出版。提出并设计制造一种新的岩芯逐次洗提进行油藏成藏期次研究的新方法,该成果目前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国内外主要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多篇,有多篇文章进入国际检索系统(SCI和EI)。发表的论文主要集中如下领域:1)发现一系列的新的标志物,致力于化石燃料生物标志化合物基础研究,为我国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理论发展与学科建设作出贡献,在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研究中取得创新性成果。在我国较早地发现了甲藻甾烷和C31甾烷,鉴定其分子结构,讨论其地质应用。2)开展事件地层学的研究,极力倡导在我国应用分子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事件地层学,特别是海侵事件、缺氧事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拓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的新领域。3)较早的开展了油气混源现象的识别和定量分析,特别是对天然气混源如柯克亚天然气的混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及识别方法。4)侧重于对交叉学科的研究,例如应用地球化学手段研究断层在油气运移中的通道、封闭性、渗透性。5)开展了油气运移、油藏成藏史,油气成藏过程示踪,天然气的成藏动力学及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在科研方面,负责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生产单位横向科研项目。其中近些年来主持和完成了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有:《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与隐蔽油气藏的关系研究》、《济阳坳陷滩坝油气成藏体系》、《西湖凹陷成藏动力学研究及油气富集规律》、《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新近系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研究》;《康菲PL19-3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珠—坳陷油气运移及成藏特征研究》、《吐哈盆地火焰山中央隆起带稠油成藏机理研究》、《阿拉伯板块南部盆地的形成机理、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红山嘴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成藏系统研究》、《辽河东部凹陷天然气成因类型及资源潜力》、《珠三拗陷及神弧隆起的油气运移及油层连通性研究》、《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运移特征及输导体系研究》、《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资源潜力研究》、《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地层生命演化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油层产量分配计算及油藏地球化学动态检测技术研究》等等。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油气成藏研究、页岩气的特征与评价。期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为国家的油气能源勘探开发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侯读杰等,1989,茂名油页岩裂解气轻烃组成和热演化特征《江汉石油学院学报》,Vol.11, No..4, P7-12。
2.侯读杰等,1990,利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干酪根类型参数的相关性及分类问题,《石油勘探与开发》,Vol.17, No.5 P33-37
3.侯读杰,1990,化学动力学在石油地化中的应用,《石油知识》,No.3,27-28
4.侯读杰,1990,热模拟实验技术的研究现状,《国外地质勘探技术》,No.10。中国石油文摘摘录
5.侯读杰等,1991,烃源岩排烃的模拟实验研究,《新疆石油地质》,Vol.12,No.4,P307- 315。中国石油文摘摘录
6.侯读杰,1991,色素与石油,《石油知识》,No.1,9
7.侯读杰等, 1992, 黄县褐煤二萜类和热演化特征,《石油学报》,No.3, P27-35
8.侯读杰,1992,未成熟、低熟油气—油气勘探的新领域,《石油知识》,No.1,P3-4,
9.王培荣,侯读杰等, 1992,黄县褐煤抽提物中的多环芳烃,《科学通报》,Vol.37, No.3, P237-241。
10.王铁冠、钟宁宁、侯读杰, 1993: 煤成油的有机地球化学与有机岩石学研究.《石油高等教育四十周年科学研究论文集》(杨光华主编),1—10页,石油大学出版社, 东营
11.Wang Tieguan, Zhong Ningning and Hou Dujie, 1993: Organic geochemical and petrological studies of coal-generated crude oil. In: Collected Works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Yang Guanghua), pp.1—14, Petroleum University Press, Dongying.
12.侯读杰、王培荣、林壬子,1993,烃源岩的有机组成与热演化特征研究,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Vol.7, No.6, P18-25。
13.侯读杰、王铁冠, 1993: 中国陆相沉积中的低熟油气资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第20卷, 第6期,38—45页。
14.王培荣、侯读杰、林壬子, 1993,黄县褐煤抽提物的芳烃组成和热演化历史,《地球化学》,No.4, P313-325。
15.王铁冠、侯读杰, 1994: 板桥凹陷泥岩与原油中藿烷类的分布形式。科学通报, 39卷,第1期,61—64页。
16.Wang T.-G. and Hou Dujie, 1994: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of hopenoid hydrocarbons in mudstones and crude oils, Banqiao Sag. Chinese Sci. Bull., Vol.39, No.4, pp.308—311.
17.侯读杰、王铁冠、黄光辉、王培荣, 1994: 低熟源岩中五环三萜类的分布型式。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第16卷, 第4期, 39—45页。
18.侯读杰、王铁冠, 1995: 陆相湖盆沉积物和原油中的甲藻甾烷。科学通报, 40卷, 4期, 333—335页。
19.王铁冠、钟宁宁、侯读杰、黄光辉、于志海、杨池银、廖前进, 1995: 细菌在板桥凹陷生烃机制中的作用。中国科学(B辑), 25卷, 8期, 882—889页。
20.Wang Tieguan, ZhongNingning, Hou Dujie, Huang Guanghui, Yu Zhihai, Yang Chiyin, Liao Qianjin, 1995: On bacterial role 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echanism, Banqiao Sag. Science in China (Scienta Snica), Series B, Vol. 38, No. 9, pp. 1124—1134 ,SCI收录(编号RY445)。
21.Hou Dujie, Wang Tieguan, 1995: Dinosterane and C30 sterane in Terrestrial deposit and crude oils. In: Organic Geochemistry: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to Energy,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istory(eds. Grimait J.O. & DorronsotoC.), pp. 558—560, Technical Edition.
22.Hou Dujie, Wang Tieguan, 1995: Dinosteranes in terrestrial deposits and crude oils. Chinese Sci. Bull., Vol.40, No.22, pp.1903—1906. SCI收录(编号TQ373)。
23.侯读杰、王铁冠、钟宁宁、黄光辉、张林晔、陈致林, 1996: 低熟油富硫大分子 学报, 18卷, 1期, 30—36页。
24.邹华耀,侯读杰,张传林,1996,断层在油气二次运移中的作用研究,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8卷, 1期, 7—13页。
25.潘志清,梅博文,苏秀方,方孝林,杨绍方,侯读杰,1996,储层含油性热解评价方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7卷,4期,353-355
26.侯读杰、王铁冠、李贤庆、张传林, 1996: 洪泽凹陷低熟原油的饱和烃化合物组合. 沉积学报。14卷, 4期, 38—44页。
27.侯读杰、王铁冠、黄光辉, 1996: 烃源岩中支链烷烃化合物的检出及意义。石油勘探与开发, 23卷, 4期, 20—24页。
28.王铁冠、钟宁宁、侯读杰、包建平、黄光辉、李贤庆、张林晔、李学田、陈致林、李佩珍, 1996: 陆相湖盆生物类脂物早期生烃机制研究。中国科学D辑, 26卷, 6期, 518—524页。
29.Wang Tieguan, Hou Dujie, Zhong Ningning, Bao Jianping, Huang Guanghui, Zhang Linye, Chen Zhilin, and Li Peizhen, 1997: Earl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f biological liquids in non-marine lacustrine basins—a genetic mechanism of immature oil.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 Vol. 40, No.1. pp. 54—64. SCI收录(编号WH991)。
30.王铁冠、钟宁宁、侯读杰、包建平、黄光辉、李贤庆, 1997: 中国低熟油的几种成因机制。沉积学报, 15卷, 2期, 75—83页。
31.侯读杰、李贤庆、王铁冠、张传林, 1997: 洪泽凹陷低熟原油成烃机理研究。《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江汉石油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63—70页, 重庆大学出版社。
32.侯读杰、王铁冠、张一伟、张林晔、张传林, 1997: 中国东部第三系陆相沉积中的甲藻甾烷∶海侵指相的标志物。地质论评, 32卷, 5期, 524—528页。
33.Hou Dujie, Wang T.-G., 1997: Immature oil resources in terrestrial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Oil & Gas, Vol.4, No.4, pp.217—218。
34.Hou Dujie, Wang T.-G., 1997,Preliminary study of early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rrestrial deposit in China. Abstracts Part 11, 18th Iternational Meeting on Organic Geochemistry. Forschungszentrum Julich, pp.19-20.
35.侯读杰等,1997,低熟油气成因理论与勘探实践,《勘探家》,Vol.2,No.4,p5-8
36.侯读杰,林壬子,王铁冠,1998,中国陆相沉积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新进展,刊于《油气勘探与油藏地球化学》,林壬子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P49-53
37.侯读杰,王铁冠,1998,烃源岩和原油中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的鉴定与意义,《质谱学报》,Vol.19,No.2,P43-53
38.侯读杰、王铁冠、孔庆云、冯子辉、黄福堂,1999,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石油大学学报》,Vol.23,No.2,P27-29
39.侯读杰、黄清华、黄福堂、孔庆云,1999,松辽盆地海侵地层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石油学报》Vol.20, No.2,P30-34
40.侯读杰、王铁冠、黄清华、孔庆云、冯子辉、黄福堂,1999,松辽盆地白垩纪海侵事件与油气的早期生成,《江汉石油学院学报》Vol.21, No.1,P26-28
41.侯读杰、王铁冠、孔庆云、冯子辉,Moldowan J. M.,1998,松辽盆地原油和沉积物中C31甾烷的发现与意义,《科学通报》Vol.43, No.23,P2500-2553
42.Hou Dujie, 1998,Characteristic of Biomarker Assemblage in immature oils of Hongze Sag, Subei Basin, East of China,《PETROLEUM GEOSCIENCE》Vol.1, No.2,P46-54
43.侯读杰、王铁冠,1998,烃源岩与原油中化合物的签定与意义,《质谱学报》,Vol.19, No.2,P43-53
44.Hou Dujie, 1998,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Hydrocarbons in Low-Mature Source Rocks from Eastern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Vol.72, No.4,P399-408, SCI收录(编号163CB)。
45.侯读杰,包建平,张传林,1999,烃源岩中芳构化乔木烷/蕨烷系列化合物的检测与意义,《地质论评》,45卷,4期,439-443
46.Hou Dujie,1999,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31 sterane from cretaceous sediments and oils,Songliao Basin,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44, No.6,P560-563, SCI收录(编号195CH)。
47.Hou Dujie, Li Maowen, Huang Qinghua, 2000, Marine transgressional events in the gigantic freshwater lake Songliao: palenot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Organic Geochemistry, 31,763-768 SCI收录(编号346CJ)。
48.侯读杰,2000,混源油气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识别,石油大学学报,24卷,4期,87-90
49.Li,MW, Xiao ZY, Snowdon L, Lin RZ, Wang PR, Hou Dujie, Zhang LY, Zhang SC, Liang DG, 2000, Migrated hydrocarbons in outcrop samples-revised petroleum exploration directions in the TARIM Basin, Organic Geochemistry, 31,6,599-633
SCI收录(编号326TM)。
50.侯读杰,2001,塔中地区CIII油组油气运移及成藏史研究,刊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文集,第一集,2000,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43-153
51.李贤庆,侯读杰,柳常青,2001,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地层水与水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断块油气田,V8, NO.3,1—5
52.李贤庆,侯读杰,张爱云,2001,油田水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地质科技情况,V20, NO.2,51—54
53.李贤庆,侯读杰,柳常青,2001,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地层水与水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断块油气田,V8, NO.3,1—5
54.李贤庆,侯读杰,张爱云,2001,油田水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地质科技情况,V20, NO.2,51—54
55.侯读杰,李贤庆,唐友军,2001, 水溶烃提供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成因的新证据,科学通报,46卷,23期,2013-2016
56.侯读杰,2002, 油藏开发地球化学研究的新动态—石油开采过程的地球化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3卷,1期,8-11
57.李贤庆,侯读杰,胡国艺,柳常青,李剑,200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地层水有机组分特征,石油天然气地质,23卷,1期,26-29
58.侯读杰,唐友军,李贤庆,朱俊章,2002,欧利坨子地区混源油的识别及定量研究,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74-82
59.Hou Dujie, Li Xiangqing, Tang Youjun, 2002, New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of natural gas in Ordos Basin from hydrocarbon of oil wate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 47, No.10, p853-856, SCI收录
60.肖中尧,唐友军,侯读杰,张秋茶,王福焕,卢玉红,2002,柯克亚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沉积学报,20卷,4期,716-720
61.李贤庆,侯读杰,柳常青,胡国艺,张爱云,2002,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化学特征及天然气藏富集区判识,天然气工业,22卷,4期,10-14
62.李贤庆,侯读杰,,张爱云,柳常青2002,鄂尔多斯中部奥陶系水溶烃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学报,20卷,4期,710-715
63.冯子辉,迟元林,杜洪文,藿秋立,侯读杰,2002,原油在储层介质中的加水裂解生气模拟实验,沉积学报,20卷,3期,505-509
64.李贤庆,侯读杰,唐友军,胡国艺,张爱云,2002,地层流体的化学成分与天然气的成藏关系初探,9卷,5期,1—4
65.李贤庆,侯读杰,胡国艺,唐友军,谢增业,张爱云,2002,鄂尔多斯中部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生烃潜力探讨,21卷,3期,152-157
66.李贤庆,侯读杰,胡国艺,张爱云,柳常青,2002, 鄂尔多斯盆地气田水溶气的成因,石油天然气地质,23卷,3期,212-217
67.侯读杰,肖中尧,唐友军,朱俊章,李贤庆,2003,柯克亚油气田混合来源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天然气地球科学,14卷,6期,474-479
68.侯读杰,冯子辉,黄清华,2003,松辽盆地白垩纪缺氧地质事件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现代地质,17卷,3期,311-317
69.Hou Dujie, Xiao Zhongyao, Tang Youjun et al, 2004, Origin of Natural gas in Kekeya Field, Tarim Basin,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ol. 15, No. 1, 91-98
70.侯读杰,赵增迎,唐友军等,2004,柯克亚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天然气地球科学,15卷,第2期,137-141
71.朱俊章,侯读杰,黄保家等,2004, 文昌13-1油田部分混采油井产能分配计算,天然气地球科学,15卷,第2期,187-190
72.侯读杰,朱俊章,唐友军等,2004,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断层的渗漏性,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5(5),565—569
73.侯读杰,朱俊章,唐友军等,2005,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断层的封闭性,地球科学,30,NO.1, 97-101
74.唐友军,侯读杰,肖中尧,徐佑德,柯克亚地区天然气的成因,海洋石油,2006,26卷,2期,18-22
75.唐友军,侯读杰, 肖中尧,柯克亚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研究,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Vol.25,No.2, 160-162
76.唐友军,文志刚,侯读杰,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技术在油源研究中的应用,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第28卷,第3期,23-25
77.侯读杰,余明发,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油层产能的早期预测研究,刊于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论文集,2006石油工业出版社, 94-103,
78.窦立荣; 侯读杰; 程顶胜; 黎茂稳; 潘校华,2007, 高酸值原油的成因与分布,石油学报 , 2007年 01期
79.史权; 侯读杰; 陆小泉; 周寅驰; 赵锁奇,2007, 负离子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辽河原油中的环烷酸,分析测试学报 , 2007年 S1期 ,
80.黄彦庆; 侯读杰; 江尚昆; 余明发; 张海全,2007, 也门马里卜—夏布瓦盆地的地质模式和油气成藏风格,中国石油勘探 , 2007年 06期 ,
81.黄洁; 朱如凯; 侯读杰; 阮伟,2007, 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发育机理研究进展,地质科技情报 , 2007年 06期
82.唐友军; 侯读杰; 徐佑德,2007, 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地区天然气和凝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海相油气地质 , 2007年 01期
83. 苏传国; 侯读杰; 曹志雄; 金颖; 朱建国,2008,吐哈盆地马场南1号油藏原油地化特征及成藏史分析,内蒙古石油化工 , 2008年10期,
84.刚振宝; 侯读杰; 贺海军; 马文海,2008,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气井CO_2腐蚀预测方法,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 2008年 02期
85.侯读杰; 张善文; 肖建新; 张林晔; 张海全; 程顺国; 龙祖烈,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特征与隐蔽油气藏的关系分析,地学前缘 , 2008年 02期
86.侯读杰; 庞雄; 肖建新; 汪建蓉; 舒誉; 施和生,2008, 白云凹陷断裂作为天然气运移通道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地学前缘 , 2008年 04期 ,
87.Hou Dujie, Zhang Jinchuan et al, 2008, Study of fault sealing by geochemical techniques:fault sealing evaluation in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reservoir continuity IN:Petroleum Geochemistry and Exploration in the AFRO-ASIAN Region (Liang Digang eds), /LONDON/LEIDEN/NEW YORK/PHILADELPHIA/SINGAPORE/ TAYLOR & FRANCIS, 201-208
88.黄彦庆; 侯读杰; 余明发; 张民伟,2008,独山子油田古近—新近系含油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新疆地质 , 2008年 02期
89.黄彦庆; 侯读杰; 张民伟;2008, 准噶尔盆地独山子背斜油水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探讨,天然气地球科学 , 2008年 04期
90.苏传国; 侯读杰; 包建平; 白喜俊; 朱建国; 吐哈盆地天然气成因的再认识,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 30卷06期,165-170
91.程顺国; 侯读杰; 肖建新;利用测井与地震技术评价优质烃源岩 程顺国 西部探矿工程 2009/01
92.鹿坤; 侯读杰; 洪海峰,2009,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烃源灶的控制因素分析,中国科技信息 , 2009年 02期
93.黄彦庆; 侯读杰,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天然气地球科学 , 2009年 02期
94.连军利, 侯读杰, 庞长英. 高压凝析气藏流体取样技术[J]. 石油天然气学报 , 2010,(03)
张凡, 佘跃惠, 孔淑琼, 舒福昌, 喻高明, 侯读杰. 天然气库上方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 2010,(06)
95.庞长英, 侯读杰, 连军利. 天然气中硫化氢现场监测技术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 2010,(02)
96.鹿坤, 侯读杰, 洪海峰, 曹宏明. 呼和湖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2010,(01)
97.黄洁, 朱如凯, 侯读杰, 阮伟. 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对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以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碎屑岩储集层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010,(02)
98.史玉玲; 侯读杰; 马宁,2011,惠州凹陷生烃潜力及油源对比,石油天然气学报 2,14,
99.史玉玲; 侯读杰; 窦立荣,程顶胜 ,2011, 乍得H区块Bongor盆地原油母质生源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1,
100.李军; 侯读杰; 李敬含; 张金川; 刘鑫; 徐波,2011,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天然气特征及成因类型,天然气工业,1





部分研究项目选列如下:
立项登记号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立项日期
YH**-1页岩气资源潜力及可采资源量评价方法 侯读杰2011-10-01
3-3-2011-01南海东部海域已证实富烃凹陷生烃潜力与成藏地球化学 侯读杰2011-06-02
3-4-2011-050西湖凹陷成藏动力学研究及油气富集规律 侯读杰2010-08-01
3-1-2010-03康菲PL19-3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侯读杰2010-12-06
3-2-2010-16高酸值原油的酸性化合物组成与成因机理 侯读杰2010-11-03
3-4-2010-141东海陆架盆地闽江凹陷生烃有利区带分析 侯读杰2010-07-07
3-4-2010-201姬塬地区长9油藏特征及油藏富集规律研究 侯读杰2010-10-25
3-4-2009-155西湖凹陷烃源岩生烃特征模拟研究 侯读杰2009-10-01
2-8-2008-13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和番禺4洼陷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侯读杰2008-02-01
3-4-2008-030济阳拗陷滩坝油气成藏体系研究 侯读杰2008-02-04
3-4-2007-132火焰山中央隆起带稠油成藏机理研究 侯读杰2007-01-01
3-4-2007-133-A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资源潜力研究 侯读杰2007-06-20
2-1-2006-09漠河盆地烃源岩的地质特征及生烃条件研究 侯读杰2006-06-20
3-1-2006-01阿拉伯板块南部盆地的形成机理、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侯读杰2006-06-20
3-4-2006-106珠—坳陷油气运移及成藏特征研究 侯读杰2006-06-20
3-4-2006-44油藏地球化学产能预测技术研究 侯读杰2006-06-20
3-4-2006-84中国东部高酸值油藏的地质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侯读杰2006-12-06
2-2-2004-04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地层生命演化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侯读杰2004-01-01
3-4-2004-04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运移特征及输导体系 侯读杰2004-06-20
3-4-2004-14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形成机制与成藏贡献研究 侯读杰2004-06-20
3-4-2002-32珠三拗陷及神弧隆起的油气运移及油层连通性研究 侯读杰2002-06-20
3-4-2002-33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侯读杰2002-06-20



1.侯读杰、王铁冠等, 1996: 陆相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武汉, 147页。
2.王铁冠、钟宁宁、侯读杰、黄光辉、包建平、李贤庆等, 1995: 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 石油工业出版社, 北京, 240页。
3.侯读杰,冯子辉,王铁冠,张一伟,1999,松辽盆地石油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4.侯读杰,张敏,赵红静,陈奇,2001,油藏及开发地球化学导论,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5.侯读杰, 张林晔,2003,实用油气地球化学图鉴,石油工业出版社
6.李贤庆,侯读杰等,200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地层流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地质出版社
7.侯读杰,张善文,肖建新,张林晔,2008,陆相断陷湖盆优质烃源岩形成机制与成藏贡献,地质出版社
8.侯读杰 冯子辉,2011,国家11.5重点教材 油气地球化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低熟油气的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
1997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低熟油气的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
1999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湖北省政府教育厅
1999 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成果奖 孙越崎教育基金会
2003 李四光青年地质科技奖 (银锤奖) 中国地质学会
2004 生物标志物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育部
2005 水岩相互作用对有机质的作用 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湖北省科技厅



1.侯读杰等,2011, 岩芯逐次洗提方法、岩芯逐次洗提器及其组成的设备,国家发明专利, CNA
2.侯读杰等,2011, 岩芯逐次洗提器及其组成的设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CNU


一、教学

本科生: 油藏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课程
硕士: 油气运移和成藏
博士:油气成藏地球化学新进展

二、招生

1.硕士
1)矿产普查与勘探
研究方向 1. 油气成藏
2. 页岩气
2)石油天然气工程
研究方向 油藏地球化学
2.博士
1)矿产普查与勘探
研究方向 1. 油气成藏
2. 页岩气
2)石油天然气工程
研究方向 油藏地球化学

相关话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海平教授
    黄海平教授博士生导导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兼职教授,有机地球化学家。1962年9月生,汉族。1985年获江汉石油学院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1999年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石油成藏地质过程,成藏期确定及不同成藏期次潜力评价;石油成藏后的次生变化,尤其是石油生物降解及重油和油砂形成机理及定量、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姜在兴教授
    姜在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油气沉积地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石油学报》(中英文版)、《古地理学报》(中英文版)、《沉积学报》、《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编委,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油气沉积地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享受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文辉教授
    姓名:黄文辉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性别:男出生年月:1961.09.22出生地:福建漳州学历:理学博士获博士学位大学:德国纽伦堡-埃尔兰根大学政治面貌:九三学社社员学术职务:中国煤炭学会理事职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实验室ICP-MS技术负责教育及工作情况:1978-1982:淮南矿业学院地质系地质勘探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1985:淮南矿业学院地质系地质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康志宏教授
    康志宏,男,出生于1966年,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2003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4进行石油大学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工作。2007.9-现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于2004年获教授级高级职称任职资格,2015年转教授技术系列。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碳酸盐岩油藏储层表征、非常规油气评价、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鞠斌山教授
    鞠斌山,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奖励计划”候选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育学习经历:分别于1996、199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并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2010年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回国。工作经历:1999-2004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治平教授
    李治平,男,1963年10月生,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分党委书记、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油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和负责人。主要学习经历:1981年到1985年,在西南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85-1988年在西南石油学院学习,获得硕士学位,1995-1998年在西南石油大学学习,获得博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克文教授
    历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石油工程系资深研究员、斯坦福大学地热研究所经理、长江大学“楚天”、CNPC石勘院油层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曾任SPEREE杂志(为石油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杂志)副主编、SCA技术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国际石油科学与技术》(IJPST)杂志理事以及SPEJ杂志、《多孔介质渗流》(TIPM)、JPSE、《EnergyandFuels》等五个国际期刊的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鹏程教授
    刘鹏程,男,祖籍:山东,出生于1970年,中共党员,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1989-199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1998-2000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油藏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3].2001-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4].2006-2008年,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大锰教授
    基本情况:刘大锰,男,汉族,博士,1965.10生,湖南桃源人,1987.01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06参加工作,2001.05晋升为教授,2003.04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党委常委、副校长。学习和培训经历:1984.9—1988.7湘潭矿业学院地质系攻读学士学位1988.9—1991.7焦作矿业学院地质系攻读硕士学位1991.9—1994.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攻读博士学位1996.1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汤达祯教授
    曾先后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高级访问、博士后留学荷兰皇家地调所、美国印地安那大学。长期从事能源地质教学与科研,研究领域以有机岩石学、含油气系统、煤层气地质、化石燃料环境地质、沉积盆地热演化等为主,向控水稳油、储层敏感性、污水回注等油气开发及环境保护方向延伸。参加或主持完成科研项目三十多项,合著、独著专著3部,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6篇进入SCI检索系统,二十多篇进入EI、ISTP、CA、Geor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