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志乔副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3

王志乔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为地质工程中材料和装备结构的变形与破坏、多场耦合超常环境下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行为、微/纳米机电系统力学、表/界面力学以及本构关系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博士后基金等7项,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973”和“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11篇,目前单篇论文SCI最高被引用110余次(入选ESI全球Engineering学术领域中最优秀的1%之列)。中国力学会会员,北京市力学学会会员。受邀担任EngineeringFractureMechanics,ActaMechanica,AppliedMathematicalModelling,ScienceChina,ActaMechanicaSinica,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PhysicsLetterA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教育简历
1997.09-2001.06河北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2001.09-2007.06北京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提前攻博,免于硕士学位)
工作简历
2007.07-2009.08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2009.09-2011.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讲师
2011.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
2012.01-2012.03香港城市大学土木系访问
2013.06-2013.08香港城市大学土木系访问
2016.02-2017.02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环境和地质工程系访问

近期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a)水力压裂:非常规致密油气开采、地热资源开发、核废料以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工程中复杂地质条件下流体驱动岩石破裂机理研究
(b)井壁稳定及岩石本构:深部多场耦合、高渗透压、低渗透性、高空隙压下致密岩石输运理论,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多重介质耦合作用岩体变形破裂演化和强度特征,深部资源、能源钻采围岩稳定控制
(c)微/纳机电系统力学:高稳定性、高灵敏度的纳米结构器件设计,微空间尺度和微时间尺度下器件热输运规律和热-力耦合物理机制进行研究
(d)钻探装备力学:钻杆、钻具动力学,钻头与岩石相互作用等问题





地质力学:
1.Wang ZQ, Detournay E. The tip region of a near-surface hydraulic fractur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2018, 85(4):**-11. (SCI)
2.丁立钦, 王志乔, 王瑜, 刘宝林, 吕建国. 层理性地层钻井稳定性分析模型.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7, 03: 1-9.
3.丁立钦, 王志乔, 吕建国, 孙元帝. 基于围岩本体Mogi-Coulomb强度准则的层理性岩层斜井井壁稳定模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 03: 622-632.
4.丁立钦, 王志乔, 王瑜. 各向异性岩体中利用测井资料反演地应力的方法. 岩土工程技术, 2016, 05: 266-271.
5.Yuan XP, Liu HY and Wang ZQ. An interacting crack-mechanics based model for elastoplastic damage model of rock-like materials under compr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13, 58: 92-102. (SCI)
6.袁小平,刘红岩,王志乔. 考虑微裂纹相互作用的岩石细观力学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 固体力学学报, 2012,33(6):592-602. (EI)
7.袁小平,李波涛,刘红岩,王志乔,孙鸣雷. 基于压缩载荷下微裂纹扩展的微观力学岩石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8):3200-3208. (EI)
8.袁小平,刘红岩,王志乔. 压缩载荷作用下岩石微裂纹扩展模型的损伤和塑性研究. 计算力学学报, 2013,30(1):149-155. (EI)
9.袁小平,刘红岩,王志乔. 单轴压缩非贯通节理岩石尖端塑性区及弹塑性裂模型研究. 岩土力学,2012, 33(6):1679-1688. (EI)
10.袁小平,刘红岩,王志乔. 基于Drucker-Prager准则的岩石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岩土力学, 2012, 33, 1197-1202. (EI)
11.王足,兑关锁,王志乔. 极分解的一类近似计算与比较. 固体力学学报, 2010, 31: 211-216. (EI)
12.兑关锁,王志乔,马莎. 关于3 种计算张量函数方法的比较.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9, 33: 106-109. (EI)
13.Wang ZQ, Dui GS. Two-point constitutive equations and integration algorithms for isotropic-hardening rate-independent elastoplastic materials in large de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008, 75(12): 1435-1456. (SCI)
14.Wang ZQ, Dui GS. Analysis on the cyclic finite deformations of linear compressible elastic materials.ICNM-V,2007: 272-276. (ISTP)
15.Wang ZQ, Dui GS. Basis-free expressions for derivatives of a subclass of nonsymmetric isotropic tensor function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2007, 28(9): 1249-1257. (SCI)
16.Wang ZQ, Dui GS. On the derivatives of a subclass of isotropic tensor functions of a nonsymmetric tens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2007, 44(16): 5369-5379. (SCI)

微/纳机电系统力学:
17.Wang ZQ, Wang Y. A Natural Generalization of Linear Isotropic Relations with Seth-Hill Strain Tensors to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aterials at Finite Strains,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6, Vol.2016,No.**. (SCI)
18.Wang Y, Wang ZQ* and Lv JG. Size-dependent thermal buckling of heated nanowires with ends axially restrained. Physics Letters A, 2014, 378(11-12): 899-903. (SCI, EI)
19.Yang ZY, Jiao FF, Lu ZX and Wang ZQ. Coupling effects of stress and ion irradiation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opper nanowires.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and Astronomy, 2013, 56 (3): 498-505. (SCI, EI)
20.Wang ZQ and Zhao YP. Thermo-hyperelastic models for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2011, 54 (5): 948-956. (SCI, EI)
21.Wang ZQ and Zhao YP. The influences of residual surface stress on the thermo-elastic bending of simply supported nanoplates. Advances in Heterogeneous Material Mechanics, DEStech Publication Inc. 2011: 120-123. (EI,ISTP)
22.Wang ZQ, Zhao YP and Huang ZP. The effects of surface tension on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nano stru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 48(2):140-150. (SCI, EI)
23.Wang ZQ and Zhao YP. Self-instability and bending behaviors of nano plates.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2009, 22(6): 630-643. (SCI, EI)
24.Yang ZY, Wang ZQ, Zhao YP. Surface stress induced by adatoms adsorption on solid surfa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08: 323-332. (SCI)
25.Huang ZP, Wang ZQ, Zhao YP, Wang J. Influence of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on Effective Properties of Nanocomposites. Advances in Heterogeneous Material Mechanics, 2008: 925-932. (ISTP)
26.Dong JZ, Wang ZQ, Lv JG and Zhao YP. The effects of residual surface stress on the elastic fields of half-plane problems. XIII ICTAM, 2012. (ISTP)
27.王志乔,赵亚溥. 表面残余应力对低维纳米结构弹性行为的影响. 材料的非线性力学性能及其尺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285-291.


1. 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热松弛效应的纳米结构材料热弹耦合行为研究》批准号:**,起止年月2015.1-2018.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热弹性表/界面本构关系及其应用研究》批准号:**,起止年月2010.1-2012.12
(3)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纳米涂层材料热弹性滑动摩擦接触研究》批准号:YETP0648,起止年月2013.01-2015.12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优秀教师研究项目《热-力-化多场耦合作用下结晶岩力学特性表征及应用研究》批准号:2-9-2015-080,起止年月2015.01-2017.11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自由探索项目《具有残余应力的薄膜涂层材料弹性接触力学研究》批准号:2010ZY33,起止年月2010.1-2012.12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优秀教师研究项目《纳米覆层材料滑动接触力学研究》批准号:**,起止年月2012.01-2014.12
(7)国土资源部深部地质钻探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超深孔结晶岩井壁稳定性研究》批准号:NLSD201210,起止年月2013.01-2013.12
(8)国土资源部复杂条件钻采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超深孔结晶岩地层热-力耦合井壁稳定研究》批准号:DET201617, 起止年月2016.07-2017.06
2. 作为主要参加人员的科研项目: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用机井成井设备研制与开发》批准号:2015BAD20B02-04,起止年月2015.1-2017.12
(2)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小直径高精度垂直钻井技术研究》批准号:, 起止年月2014.5-2016.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硅基纳米结构机械加载尺度效应与表征方法研究》批准号:**,起止年月2010.1-2013.12
(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微纳生物医学传感器及超敏感探测相关基础研究》批准号:2007CB310500,起止年月2007.12-2011.12
(5)国家“863”计划项目《面向跨微纳尺度MEMS设计的建模仿真平台研究》(批准号:2007AA04Z348,2007.1-2009.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形状记忆合金智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批准号:**,起止年月2003.1-2007.12
(7)北京交通大学校基金项目《各向同性张量函数理论研究及在计算力学中的应用》批准号:2006XM022,起止年月2006.1-2007.12


吕建国,王志乔和刘红岩. 《岩石断裂与损伤》中国地质出版社,2012.


200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





1)主讲课程:
本科生:《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48学时)、《固体力学》(64学时)、《工程流体力学》(32学时)
研究生:《岩石断裂与损伤》(32学时)
2)研究生招生专业:地质工程
欢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学生报考
电子邮件:zqwang@cugb.edu.cn

相关话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瑜副教授
    王瑜,男,1979.12月生,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地质工程专业负责人,美国犹他大学访问。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5年来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主持16项;以第1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20篇;以第1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2013年分别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项目资助;2015年获得校“朱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彬副教授
    张彬,男,1975年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7月获武汉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8月-2006年8月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习。现任工程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及地下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在地下能源储存工程地质问题、岩土体多场耦合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薛启龙副教授
    1983.09,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于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交流访问。博士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井下控制工程,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底部钻具动力学,井下参数测量技术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参与863项目、国土部公益性行业项目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丽娜副教授
    朱丽娜,1984年生,女,2014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迄今已发表论文41篇,其中SCI论文25篇,EI论文32篇;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4);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编写著作一部(机械工业出版社);担任《SurfaceandCoatingsTechnology》、《MaterialsCh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中俭副教授
    张中俭,男,1981年生,山东济宁人,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0.06-2012.06在该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6月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工作,2015年5月被评为硕士生导师,2019年1月被评为副教授。其中,2016.08-2017.02在香港大学土木系访问,2017.08-2017.09在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凯实验师
    张凯,男,1989.06月生,工学博士,实验师,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8篇,SCI检索7篇,EI检索2篇;申请国家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教育经历:2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亚军讲师
    2005/09~2009/0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水利工程工学学士2009/09~2011/06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工程硕士2011/09~2017/02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岩土工程博士2015/12~2016/11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岩土工程博士后2017/07~至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岩土工程讲师2019/05硕士生指导教师(破格)2019/07-2019/08加拿大达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蔡克大教授
    蔡克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火成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与大地构造相关领域的研究,尤为关注洋-陆汇聚板块边缘的构造过程和岩浆岩响应,以探讨地球内部运行机理与浅部资源、环境效应。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古亚洲洋构造-成矿域,通过对该古大洋及其周缘地质体的研究,揭示了其古生代时期类似于现今西南太平洋多岛洋格局中洋-陆相互作用的构造-岩浆事件,以及相应的成矿作用。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青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建平教授
    陈建平:男,汉族,1959年6月生于北京,籍贯福建闽候。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矿产系分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资源与经济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1996年曾在法国航天遥感中心“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研讨班”研修与科研合作,1997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家玮教授
    陈家玮:男,1974年11月生,安徽怀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人事处处长。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事处;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邮编:100083电话:(办),综合办公楼620房间邮箱:chenjiawei@cugb.edu.cn1993.09-1997.0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业分析(岩矿分析)专业,工学学士。1997.09-2002.07,中国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