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唐宜红

中央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7-25

唐宜红


2010-07-2521:40:27作者:admin

唐宜红教授,1966出生,江西宜春人,女,汉族,中共党员。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经济学硕士学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1998)。北京市师德标兵(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教育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1988)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199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1999)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1998)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2000)

工作经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助教(1991-199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1993-199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1998-200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12-2010.6)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贸易学系主任、副院长(2003.7-2010.4)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2010.5至今)

主要讲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I》,《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II》,《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TradeandFDIinChina》
本科课程:《国际贸易》(国家精品课程),《国际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

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外资理论和政策,国际商务

近期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政策与贸易保护,国际分工与贸易结构,FDI,服务贸易,跨国公司战略

主要出版和发表的科研成果:
著作
《外资进入行为研究-兼析外资政策及其引资效应》(专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中国企业国际贸易和投资指南》(编著)副主编兼作者,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12月


教材:
《国际贸易》,副主编兼作者(主编:薛荣久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2
《国际贸易》,副主编兼作者(主编:张锡嘏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4
《国际贸易》,商务部编写组,主要作者,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2 

论文:
(1)“竞争中立:国际市场新规则”,《国际贸易》2013年第3期(第一作者)
(2)“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第一作者)
(3)“外部需求冲击与中国的出口波动:基于随机动态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第一作者)
(4)“WhatExplainsChina'sRisingTradeinServices?--AnEmpiricalAnalysiswiththeModifiedGravityModelandPanelData”,TheChineseEconomy(forthcoming)(CoauthorwithZhangandChristopher)
(5)“DoesInnovationMatterforChineseHigh-techExports?AFirm-levelAnalysis”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2012.7(2):218-245/2012(CoauthorwithFuandWu)
(6)“吉恩·格罗斯曼经济理论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8期(第一作者)
(7)“中美贸易的补贴和反补贴摩擦分析”,收录于《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6月版(第一作者)
(8)“比较优势与中国服务贸易”,收录于《国际服务贸易评论》,中国商务出版社2011年6月版(第一作者)
(9)“美国对华反补贴的焦点问题与我国的对策”,《国际贸易》2010年第5期(第一作者)
(10)“生产者服务、出口品技术结构和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第一作者)
(11)“FDI,出口相似度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
(12)“比较优势、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制成品出口”,《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1期(第二作者)
(13)“国际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财贸经济》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
(14)“距离对我国双边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9年7期全文转载。)
(15)“服务贸易对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
(16)“企业走出去的策略和风险”《人民日报》2009年3月23日理论版
(17)“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对中国企业出口的适用性检验”,《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第一作者)
(18)“EUAntidumpingInvestigationsagainstChina:CharacteristicsandDeterminants”,TheChineseEconomy,November/December2009(Co-author:XuShiteng)
(19)“TheDeterminantsofServiceTradeinChina”,the11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GlobalBusinessandEconomicDevelopment论文集(正式出版物,Co-author:ZhangYan)2009年5月28日。
(20)“美国对华家具反倾销”,《中国林业产业》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
(21)“在动态中反思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首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综述”《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3期(双月刊)(第二作者)
(22)“政府对利益集团收入的关注与贸易摩擦的形成――基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一作者),《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年10期全文转载。)
(23)“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的政治经济分析”(第一作者),《国际贸易》2007年第1期
(24)“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本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第一作者),《亚太经济》2007年第2期
(25)“北京市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合理度的实证研究”(第一作者),《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9期
(26)《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国别环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以印度、墨西哥和东欧为例》(第一作者),《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4期
(27)“离岸外包对中国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第一作者),《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6年11期全文转载。)
(28)“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对策探析”(第一作者),《中国对外贸易促进》2007年第3期
(29)“当前我国制定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环境和对策”,《北京投资促进》2006年1月
(30)“出口补贴的福利分析及其对反补贴的含义”,《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
(31)“试析竞争政策的贸易保护作用”,《国际商务-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2)“发展中国家在WTO新一轮谈判中的利益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第11期
(33)“浅析外资优惠政策竞争的误区”(第一作者),《开发研究》2003年第4期
(34)“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10期
(35)“国际收支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问题分析”,《理论前沿》2003年第19期

主要负责的科研课题: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2-2015)(项目号12&ZD097)
(2)“新一轮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课题负责人(2010-2012)(项目号10BGJ023)
(3)“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研究”,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课题负责人(2010—2012)(项目号09YJA790036)
(4)“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资助课题(2011-2013)
(5)“企业异质性与服务贸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博导类)(2013-2015)
(6)“中国进出口许可证综合领先指数及其监测预警研究”,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2012-2013)
(7)“FDI,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课题,课题负责人(2009—2011)
(8)“北京市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变化与未来走向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课题负责人(2006-2008)
(9)“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内生贸易模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课题,课题负责人(2003—2007)
(10)“北京市在香港地区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分析及策略研究”,北京市投资促进局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2007-2008)
(11)“离岸外包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对外经贸大学校级科研课题,课题负责人(2004-2006)

奖励:
(1)北京市师德标兵(2008)
(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10)
(3)对外经贸大学首届“王林生奖教金”获得者(2009)
(4)对外经贸大学首届研究生优秀导师(2009)
(5)“《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创新”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2008)
(6)“财经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英文写作指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2008)
(7)“《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I)》课程建设和创新”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课题负责人)
(8)《国际贸易》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之一)(2005)
(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学论文奖(2004)
(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学“华为奖教金”(1998)


社会兼职:
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地区召集人

联系方式:
tangyihong@cufe.edu.cn



返回>>


相关话题/导师 经济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