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叶文虎、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孙宝厚、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新安、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崔也光等数10位专家****出席研讨会,另有部分专家和200余名硕、博研究生在线上参会。
研讨会共三项议程。会议开幕式由会计学院党委书记许江波主持。孙宝厚首先致辞。他指出本项课题研究有三“大”:研究意义重大、研究难度很大、后续挑战巨大,建议课题组在理论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工作当中,并作出应有的贡献。

张新安指出,自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就与首经贸合作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双方已经合作完成了一项北京市重点课题和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今天研讨的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是双方共同合作的第三个项目。不仅如此,双方在去年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人员共同为政府对自然资源监管提供服务。希望课题组要更多的关注、研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共同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唐国平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会计的“计”是国计民生的“计”,新中国建立71年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会计受到轻视,什么时候国民经济就遭遇困境;什么时候会计受到重视,什么时候国民经济就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计利当计天下利”,会计的视野已从微观转向了宏观,从单向消费转向了双向循环,从人与社会转向了人与自然。中国会计学会环境资源会计专业委员会致力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好会计工具,算好自然资源分配、生态建设、扶贫攻坚的会计账,为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研讨会第二项议程是由课题研究团队汇报课题成果,分别由会计学院崔也光教授和李百兴教授主持。杨世忠对主课题报告进行汇报。杨世忠概括介绍了项目研究成果。他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演进历史,认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的关键在于抓住“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权属”这一基本平衡公式,围绕这个公式展开对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负债、自然资源权益三大核算要素的研究,做到“纲举目张”。根据复式记账原理,构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系统,为环境责任审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主报告之后,是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科所所长、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门委员会秘书长甘泓研究员对“建立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核算系统”子课题进行汇报。甘泓简要介绍了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水资源核算的主要内容、水资源负债的含义、核算的主体及目的、框架体系与账户结构等核心内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提出未来面临着水生态系统及水域空间核算、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虚拟水核算等一系列挑战。

北京林业大学原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卫民对“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应用研究”子课题报告进行汇报。张卫民从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对森林资源开展核算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介绍了国内外针对森林资源开展的研究与实践,详细阐释了核算的基本要素。张卫民认为:现有理论需要进行进一步扩展和丰富,形成系统;还需要探讨具有生态服务价值的自然资源如何进入核算体系等问题。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环境室主任余振国就“国土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应用研究”这一子课题进行汇报。余振国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和地质遗迹资源四部分展开叙述,展示了设计的账表结构,提出:家底有待进一步摸清,责任有待进一步明晰;国土资源资产负债表需不断调整修正,更好的用于自然资产管理。

会计学院院长顾奋玲汇报了其负责的子课题——“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报告”。顾奋玲认为应当关注领导干部问责,基于问责角度进行环境责任审计。鉴于资源环境审计存在资料获取困难的现状,她以审计结果公告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提出:单一审计不太现实,需要更多的部门进行配合,实现协同审计。

会计学院王凡林教授展示了“大数据下环境会计核算与环境责任审计信息化研究”的成果。王凡林从理论层面介绍了EMIS和EMUS两套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简要介绍了操作流程,并展示了系统内账表结构、底稿设计、报告管理等操作界面和数据采集、审计分析、审计结果等审计系统运行过程。

在课题项目团队汇报结束后,付志峰进行了总结致辞。付志峰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和欢迎,并指出落实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精神,只做自然资源的数量保护还是不够的,要更多地折算成价值量,才能使老百姓对环境的保护变成自发的行为。他希望会计人、审计人在资源保护的问题上更好地做好会计计量与审计工作,为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讨会议程第三项是专家研讨。研讨分为上下两场,先后由天津财经大学无形资产研究所所长、天财无形资产评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苑泽明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原党委书记耿建新教授主持。先后发言的专家有:孙宝厚,张新安,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北京政协副主席叶文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资本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教授,中南大学肖序教授,清华大学于增彪教授,北京市审计局郭彤副局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袁广达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周宏教授,北京工商大学投资者保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宏亮教授。此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唐国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王燕祥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徐光华教授还提交了书面发言稿。专家们在肯定课题研究报告的同时,也指出了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与会专家还围绕资源环境审计以及环境核算、环境补偿、责任追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研讨会既展示了课题团队历时多年的研究成果,又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宝贵意见,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课题报告的修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促进各方学术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