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现场
本次会议发布的是首经贸知名校友、著名经济学家、财税专家贾康领衔编著的《财政学通论》一书。会议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由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许磊主持。

第一单元由许磊主持
付志峰在致辞中表示,《财政学通论》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理论体系,推动中国财政理论创新做出了贡献。贾康作为首经贸知名校友,对我校财政学科整体水平的建设,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付志峰致辞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总编辑、党委副书记郑纳新在致辞中表示,《财政学通论》具有广阔的理论视野,又紧贴中国的具体实践,既回应了财政学的诸多经典问题,又引领着当代思维,体现了深厚的现实关怀和坚定的历史担纲。

郑纳新致辞
《财政学通论》作者代表、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院长贾康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财政学通论》一书的写作出版过程。他在发言中提到,《财政学通论》的写作意旨和追求包括四个主要方面,第一,力求融合和参透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基本成果;第二,力求领悟和总结植根于中国的财政经济的个性实践与特色经验;第三,力求逻辑清晰地把握财政学“公共资源配置”的主线;第四,力求基于财政经济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各种实证材料。

贾康介绍《财政学通论》一书的写作出版过程
会议的第二单元由科研处处长姚东旭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在发言中表示,由贾康领衔的《财政学通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系这一财政学领域“灵魂之问”做了很好的回答,既立足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具有更大的信息量、更纵深的历史感、更宽广的前瞻思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白景明以“立足中国实践发展财政理论”为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财政理论的形成要以国家实践作为抽象对象,西方的财政学理论难以解释中国财政改革的发展实践,《财政学通论》汇集了很多中青年****的研究力量,对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实践做出了很好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发言中表示,《财政学通论》是以教材形式所展现的一本财政学理论著作,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理论创新,为建设新时代财政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第二单元由姚东旭主持,与会专家发言
中国税务杂志社总编辑李万甫先生以“数字化与财税治理”为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未来财税改革发展的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强调法治和共治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未来财税改革的发展。此外,还应发挥财税部门的大数据资源优势,为公共决策和国家治理提供切实参考。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原院长郭庆旺在发言中表示,由贾康教授领衔编著的《财政学通论》立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从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入财政学理论,体现出了“全、新、实”的特点。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以“新时代背景下拓展财政学科发展的新视界”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认为财政学科发展面临四点新挑战,应将财政学设置为一级学科,并在财政学专业建设中融入国家治理的理念。我校财税学院院长李红霞从教学实践出发,指出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的财政学逻辑体系,并谈了对财政学理论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财政学通论》的作者代表以及我校财税学院的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