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财政政策的综合评价——一个新体系》出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近日,《中国财政政策的综合评价——一个新体系》一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讲师丁怡担任主编,由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阮睿担任副主编。

《中国财政政策的综合评价——一个新体系》一书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团队在新市场财政学的研究范式下,基于社会共同需要和公共价值的视角建立财政政策综合评估体系的阶段性理论研究成果,为中国财政政策综合评价调查进行了前期的框架设计。
本书希望设计一个财政政策对微观主体行为规律的追踪调查,反映财政政策改革对微观主体施加的影响与获得的响应,获取企业、个人在政策感知和政策利用方面特征数据的基础手段,为财政政策宏观战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调查结果将服务于财政政策实施与推进的优化策略与组织策略,财政政策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政策影响力促进因素研究。本书讨论了财政政策评价的公共价值理论基础、综合评价的基本内容和公共价值测量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财政政策效果评价思路,或以宏观经济产出为标的,或以特定的,具体的政策结果为标的,这两种评价思路各有其局限性。前者将财政政策局限于宏观经济发展,后者因事因时而变,缺乏一致的目标变量。总体上,无论哪种,似乎在理论上都缺乏坚实的基础,后者伴随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模仿“准实验”的程序,试图在评价程序上构造所谓的“反事实推断”,在技术处理上的确更加合理,但这种技术上的处理,依然无法回避,选择何种数据输入,作为评价的基础,而这一点,需要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另一方面,以宏观经济指标作为评价标的方法有两个显而易见的缺陷。一方面从技术上无法构造“反事实的处理控制组”,另一方面在逻辑上对于财政政策传导渠道的作用机理无法深入说明,作为“黑箱”处理。我国财政改革历程的实践表明,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的经济范畴。财政学理论的科学指导,对国家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根植于中国财政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何振一教授创立的"社会共同需要"财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把"社会共同需要"作为财政的本源.应当把"社会共同需要"作为财政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且认为"社会共同需要"是贯穿整个财政理论体系的中枢。此背景下,如果依然沿用西方财政学有关政府财政“三个职能”的理论,则无法解释我国政府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发挥的职能作用。
在此框架下,本书探索了如何从“社会共同需要”和“公共价值”理论原点出发,构建不同于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的财政政策的评价体系。这首先需要明确如何度量“公共价值”,以及如何理解财政政策的传导途径。只有通过传导途径的明晰,才可以看到财政政策的“全面效果”,包含直接效果,间接效果,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等,诸如民众感知、民众效用的提升、政治的合法性、经济效率,组织效率,组织认同等诸多综合因素。通过厘清传导途径,一是可以帮助全面掌握综合的政策成本,例如,财政部与央行、发改委、银保监会就某一单一政策的协调配合,这种协调配合所产生的复合成本,绝不仅仅是单一政策的财政资金成本;二是可以帮助全面了解政策的最终去向和作用主体,从而反映政策的最终综合效果。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经过近几年的酝酿,逐步形成了介于经济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具有自身独有分析范式与核心概念体系(这是财政科学的核心解释元素和预测基础)的财政基础理论团队,在国际税收、绩效预算、财政史等财政科学领域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国内外财政学术界的学术影响力初步显现。中心团队基于前期新市场财政学系列研究,构建起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社会调查和数据收集来系统揭示财政活动规律,解释财政现象与实践,评估财政活动绩效,预测财政活动结果。新市场财政学的研究范式,树立市场“平台观”和“参与型”的政府观,将以公共价值最大化为组织目标的公共部门和以私人价值最大化为组织目标的私人部门都视为市场平台的参与者,并且归纳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和私人个别需要的广义市场交互关系。这一著作的出版,正是力图从跨学科的视角拓宽财政学外延,为财政基础理论研究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随着财政政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将不仅实现财政政策的公共价值评估,亦可有效指导财政政策从指定到实施过程不同阶段的绩效管理。本书的一大贡献在于初步形成了财政政策改革对微观主体影响与响应追踪调查数据框架,是中心近年的阶段性理论研究成果的集成和沉淀。亦欢迎有兴趣的学界同仁们使用这一指标体系,多提意见,共同完善。
该书的目录如下:




相关话题/财政 政策 公共 社会 财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