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访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刘怡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27

编者按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支撑和引领。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刘怡教授入选科技部第四批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干细胞介导骨组织再生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展现了首医青年教师的科研实力,更是我校致力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体现。现摘编《中国科技网》《健康报》等媒体对刘怡教授的专访内容,以飨读者。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每位医务工作者不曾忘记的誓言,更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刘怡教授始终坚守的信念。20多年来,她在临床、教学及科研等多项工作中兢兢业业,不畏艰辛。“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不少认识她的人都会这样感慨。凭着对医学的执着与热爱,“颜值+实力”派教授刘怡在科研上攻克一道又一道难题,取得了累累硕果。
潜心研究 厚积薄发结硕果
大学毕业后,刘怡不满足于现状,考取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硕士。2003年,师从我国著名口腔医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为了对医学研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2008年刘怡赴美国南加州大学颅颌分子生物研究中心开始博士后的工作,师从施松涛教授进行基于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博士后期间,刘怡不断学习国外高端技术,潜心研究,获得南加州大学科学研究创新奖。
学成归来后,刘怡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科研理念带回国。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一项项科研成果陆续问世。此前的研究表明,干细胞介导的颌面骨再生效果之所以不稳定,原因之一是宿主微环境对干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并不清楚。为理清机制,刘怡率先将宿主免疫调节概念引入再生领域,从全新角度阐明了Th1介导的宿主免疫反应在调控骨再生中的关键作用及分子机制。同时,她还发现炎症因子IFN-γ和TNF-ɑ联合调控干细胞功能的主要途径,并通过经由全身及局部调节宿主炎症免疫的方法,在小鼠体内实现了超大面积颅顶骨完全再生。经过系列探索,刘怡明确了宿主免疫微环境对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并开创了基于宿主全身或局部免疫调节来促进组织工程再生效果的新方向,这项研究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以专文评述方式报道。此外,刘怡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硫化氢除了舒张血压、促进记忆等生理功能外,还在维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及骨内环境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刘怡十分注重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骨丧失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首要原因。牙周骨再生极大依赖于局部牙周微环境和剩余干细胞的功能。为进一步提高骨再生能力,刘怡根据前期“微环境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反复筛选大量药物,证明了局部应用阿司匹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促进骨再生的方法。经临床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促进牙周临床骨再生。从小型猪的系列研究,到参与制定人牙源性干细胞库的各种标准,最终到建立人牙源性干细胞库,刘怡不仅对牙髓干细胞临床新药的研发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前及部分临床试验工作,还促成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获批国家第二批干细胞临床实验基地。目前,刘怡作为基地负责人之一进行“利用干细胞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工作。
成功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面对困难刘怡不曾退缩,面对成绩也不曾止步,她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近年来,累计发表SCI论文40余篇,在宿主微环境促进干细胞介导的口腔颌面骨再生的“调控机制”及“应用策略”研究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并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2016口腔医学科技创新人物;获2016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6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6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此外,其所参与的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求索不止 用心体悟科研魅力
回首过往,刘怡教授寄语青年科研工作者及首医学子,“很多博士在开始的时候,做10个实验也许9个都失败了,但体味过科研的寂寞、迷茫、失败,才能在成功时真正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并更能持之以恒,继续探索,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科研魅力。”走过近20年的科研路,刘怡认为做好科研需要好导师的指引,怀有质疑精神,并能时刻保持一颗求知心。
科研工作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对于青年科研工作者或者刚入读硕士、博士的年轻人来说,科研过程中总会遇到绊脚石或走一些弯路。每当“此路不通”或想要放弃的时候,需要的是一位能够站在更高视野为他们指点迷津的导师。导师的力量是无形而潜移默化的,好的导师会帮助学生把杂乱的思路理清晰,能够真正为学生指明方向。刘怡表示,“我很庆幸,遇到的王松灵教授和施松涛教授都是这样的好导师,而我现在也在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好导师。”
青年人要敢于质疑,挑战权威,无惧失败。在科研中,如果有一百种方法能同时解决某一问题,就说明这一百种方法都不是最好的,如果只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一问题,这才说明该种方法是最具针对性的。追寻最佳方法,需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胆量,质疑现有的理论或技术,提出不同假设,进而努力证明假设的正确性。如果失败了,就归零重来。
保持一颗求知心,积极探索未知领域,能像海绵一样吐故纳新。“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难得的宝贵品质,从事科研工作更需要这种品质。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这中间有对过去研究的延续也有创新。在口腔研究领域,如果一周不浏览新文献,学术界都有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时看到新的名词,可能还需要我们对它的前世今生做一全盘的详细了解,否则很难理解其中的某一些内容。因此,做好科研就要始终保持求知欲,而不是被动地去发现或获取相关信息。
一路走来,刘怡教授专研不止,永葆一颗求索、热忱之心,不停追寻更好的理念、技术和解决方案,让更多患者健康快乐生活,是她一直追寻的梦想。


(党委宣传部整理)
相关话题/科研 临床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获批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临床类别)
    作为北京地区唯一通过评审的国家级基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临床类别)于近日正式揭牌,该基地今年将承接北京市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核任务。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校长尚永丰,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允怡,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处长宋玫,北京市卫生人才交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27
  • 医疗服务是立院之本 科研创新是强院之路——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8年科研概述
    【编者按】“医疗服务是立院之本科研创新是强院之路”。首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既肩负着治病救人的使命,同时也承担着医学研究的重任。“科研扫描”专栏带领大家走近首医附院,了解医学前沿,领略科研魅力。本期摘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8年在科研领域结出的硕果,以飨读者。2018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27
  •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认证专家反馈会举行
    今天上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认证专家反馈会举行。认证专家组全体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姚文兵,我校党委书记呼文亮,副校长王松灵、曹文军等校领导出席反馈会。专家组组长李俊主持会议。会场专家组组长李俊主持会议认证专家组组长李俊代表专家组向学校反馈了临床药学专业认证现场考察初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27
  • 复旦版《2017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 我校8所临床医学院上榜
    2018年11月17日,复旦版《2017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和《2017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和综合排行榜》正式发布,我校8所临床医学院上榜2017年度前100名医院综合排名榜,总数与2016年持平(见表1)。表1复旦版2017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首都医科大学上榜名单其中,按照科研学术得分排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27
  • 王松灵教授科研取得新进展 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两篇封面文章
    近期,王松灵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两篇封面文章,报道了最新的科研进展。2018年7月,王松灵教授等在Theranostics(IF:9.009)以封面论文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题目为"IntraglandShhgenedeliverymitigatedirradiation-inducedhyposal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27
  • 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整合资源的平台 追求卓越的阵地
    今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第三批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主任聘任仪式举行,标志着我校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创建工作告一段落。中心作为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科高峰阵地,将大大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临床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为我校临床医学争取“一流学科”打下坚实基础。医院事务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