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简介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前身是成立于 1991 年的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1997 年改名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中心, 2004 年更名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1998 年该学科被批准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2002 年列入首批北京市重点学科。

  10 余年来学科(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并发展形成多门分支的研究方向。如分子流行病学、管理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循证医学等。其中分子流行病学以管理流行病学在国内同专业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时期,而通过对疾病相关分子的流行病学研究,可从基因水平、相关蛋白的表达等方面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分子流行病学( Molecular Epidemiology )作为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代表着流行病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对功能基因组阶段流行病学的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王嵬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人类遗传学及分子遗传流行病学领域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在国外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40 余篇。在此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首次在国际上发现及阐明了:①人类葡萄糖磷酸变位酶( PGM )基因位点中国人新变异亚型 PGM1China ;②人类染色体 Y-27H39 位点 F 、 G 等位基因;③人类早期发育基因对人类基因组杂合度的影响分析;④印度部落群体中多发性大肠腺瘤样息肉基因突变检测及遗传咨询;⑤发现 Alu 基因家族 Aluy HG retroelement ; D20S85 位点微卫星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构分析;⑥中国人 MBL 与 SLE 在分子水平的相关连锁;⑦中国人五代家系视网膜变性 Rhodopsin 基因外显子 1 ( TTC – TAC )变异的发现;⑧中国三个穆斯林聚居人群 : 撒拉、保安和东乡的起源和基因结构;⑨中国罪犯 DNA 文库的建立;⑩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担任 Annals of Human Biology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等 杂志 的编委、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Human Biology 杂志特邀审稿人。 2004 年到被引进到首都医科大学后,学校资助 350 多万元建立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形成了学历层次高、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吸引了博士后和大批的博士生、研究生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本方向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学术地位。

  管理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适应卫生管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规划或卫生项目的计划、管理与评价,同时利用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各种卫生信息,为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管理流行病的方法技术在全国处于学术领先地位,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学已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学理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梁万年教授,多年从事管理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领域,运用管理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有关政策制定、试点、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与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在全国处于学术领先地位,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依据,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实施,医疗保险改革及卫生改革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将卫生项目的管理和评价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卫生项目规范化管理与系统评价方面作了大量创新性研究与实际工作,为卫生部、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 UNDP )、全国部分省市卫生厅(局)做了许多卫生项目管理与评价咨询和科学研究,发展了卫生项目管理与评价的方法与技术,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处于全国领先,得到同行公认。

  自 2000 年以来,本系共计 承担科研题 80 余项。在研项目 32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 卫生部基金项目 5 项、地方政府项目 13 项、国际合作项目 3 项,横向合作及自选项目多项,科研经费达 1000 余万元。获国家、部、省级奖共 10 项;成果转让 2 项,直接经济效益 8500 万。出版教材 7 部,专著 17 部;发表论文 420 篇,其中 40 余篇被 SCI 收录。

本系现有师资 40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 3 人,博士生导师 3 人,硕士生导师 15 人;教授 10 人、副教授 10 人、讲师 12 人。 自 2000 年以来共培 养 博士 5 名、硕士 49 名,其中 33 人已获得硕士学位,在读研究生 16 人(含 5 名博士生)。

  目前学科已经入全面建设的新时期,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学科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学科将会得到更快地发展,成为一流的重点学科。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