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德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5



  个人简介
  学历
  博士
  

  职称
  教授

  籍贯
  湖南

  Email
  deyonghu@163.com;deyonghu@cnu.edu.cn

  研究方向
  资源环境遥感、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

  社会兼职
  中国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育与工作背景
  2007.7-现在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工作。

  2011.4-2011.10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EROS)访问,参与美国国家土地覆盖数据库(NLCD-2010)研发。

  2005.5-2005.10
  马来西亚国家遥感中心( MACRES ),参与中马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机载SAR地形制图)。

  2004.9-2007.6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攻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学位。

  主要期刊论文
  1. Shasha Wang, Deyong Hu, Shanshan Chen, et al. A Partition Modeling for Anthropogenic Heat Flux Mapping in China [J]. Remote Sensing, 11(9): 1132, 2019. DOI: 10.3390/rs**
  2. Manqing Liu, Deyong Hu. Response of Wetland Evapotranspiration to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 in Liaohe River Delta, China [J]. Water, 11(5): 955, 2019. DOI: 10.3390/w**
  3. Shanshan Chen, Deyong Hu, ManSing Wong, et al. Characterizing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anthropogenic heat fluxes: A 20-year case stud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 China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49: 923-931, 2019.
  4. Shisong Cao, Deyong Hu, Wenji Zhao, et al. Monitoring changes in the impervious surfaces of urban functional zones using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a case study of Tianjin, China [J]. GIScience & Remote Sensing, 2019. DOI: 10.1080/**.2019.**.
  5. Shanshan Chen, Deyong Hu. Parameterizing Anthropogenic Heat Flux with an Energy-Consumption Inventory and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J]. Remote Sensing, 9(11), 2017. DOI: 10.3390/rs**
  6. Shisong, Cao, Deyong, Hu, Zhuowei, Hu, et al. Comparison of spatial structures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betwee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Boswash based on the subpixel-level impervious surface coverage product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8(3): 306-322, 2018.
  7. Shisong Cao, Deyong, Hu, Zhuowei Hu, et al. An integrated soft and hard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urban expansion from multisource remote-sensing data: a case study of the Beijing-Tianjin-Tangshan metropolitan region, Chin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39(11): 3556-3579, 2018. DOI: 10.1080/**.2018.144429.
  8. Shisong, Cao, Deyong, Hu, et al. Monitoring Spatial Patterns and Changes of Ecology, Production, and Living Land in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s: 35 Year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Where, How and Why? [J]. Sustainability, 766, 2017.
  9. Deyong Hu, Shisong Cao, Shanshan Chen, et al. Monitoring spatial patterns and changes of surface net radiation in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using satellite remote-sensing dat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38(4): 1043-1061, 2017.
  10. Hu Deyong, Chen Shanshan, Qiao Kun, et al. Integrating the CART algorithm and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to estimate sub-pixel impervious surface coverage: a case study from Beijing Municipality, China [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7, 2017.
  11. Deyong Hu, Cheng Wang, Kun Qiao, et al. Parameterizing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at Regional Scale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36(13): 3483-3502, 2015.
  12. D Hu, L Xing, S Huang, et al. Parameterization of aerodynamic roughness of China's land surface veget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J]. J. Appl. Remote Sens., 2014, 8(1), 083528. doi:10.1117/1.JRS.8.083528.
  13. Deyong Hu, Limin Yang, Ji Zhou, et al. Estimation of urban energy heat flux and anthropogenic heat discharge using aster image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case study in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J]. J. Appl. Remote Sens. 2012, 6 (1), 063559. doi:10.1117/ 1.JRS.6. 063559.
  14. Zhou Ji, Li Jing, Zhang Lixin, Hu Deyong, Zhan Wenfeng. Inter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estimating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from a Landsat-5 TM image in an arid region with low water vapour in the atmospher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2, 33(8): p 2582-2602.
  15.Zhou J , Wang JF, Li J, Hu DY. Atmospheric correction of PROBA/CHRIS data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1, 32(9): 2591-2604.
  16. Zhou Ji, HU Deyong, WENG Qihao. Analysis of surface radiation budget during the summer and winter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Beijing, China [J]. 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2010, 4, 043513.; doi:10.1117/1.**.
  17. Zhou J, Zhan WF, Hu DY, Zhao X. Improvement of Mono-window Algorithm for Retrieving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from HJ-1B Satellite Data [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0, 20(2): 123-131.
  18. Mao K.B., Li H.T., Hu D.Y., Wang, J., Huang J.X., Li Z.L,; Zhou Q.B., Tang H.J.. Estimation of water vapor content in near-infrared bands around 1 μm from MODIS data by using RM-NN [J]. Optics Express, 2010,18(9): 9542-9554.
  19. 乔琨, 朱文泉, 胡德勇, 等. 北京市不同功能区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差异 [J]. 地理学报, 72(11): 2018-2030, 2017.
  20. 胡德勇, 乔琨, 王兴玲, 等. 机载热红外相机应用于农业干旱监测的实验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3(38): 78-85, 2017.
  21. 曹诗颂, 胡德勇, 赵文吉, 等. 不透水地表盖度视角下中美城市群空间结构对比——以“京津冀”与“波士华”为例 [J]. 地理学报, 72 (6): 1017- 1031, 2017.
  22. 胡德勇, 乔琨, 王兴玲, 等. 单窗算法应用于Landsat 8 TIRS数据地表温度反演的比较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J], 07(42): 869-876, 2017.
  23. 胡德勇,乔琨,王兴玲,等. 单窗算法结合Landsat8 热红外数据反演地表温度 [J]. 遥感学报,2015,19(6): 964-976.
  24. 陈征,胡德勇,蒋卫国. 基于GLASS数据估算中国陆表净辐射及其空间分布分析 [J]. 地理研究, 2016, 35(1): 25-36.
  25. 毛卫华,胡德勇,曹冉,等. 利用MODIS产品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监测城市扩张 [J]. 地理研究, 2013,32(7): 1325-1335.
  26. 陶舒,胡德勇,赵文吉,等. 基于信息量与逻辑回归模型的次生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价——以汶川县北部为例 [J]. 地理研究, 2010,29(9): 1594-1605.
  27. 彭光雄,胡德勇,陈峰锐,等. 基于空间信息的烤烟种植适宜性评价与轮作规划[J]. 地理研究, 2010,29(5): 873-882.
  28. 胡姝婧,胡德勇,赵文吉. 基于LSMM和改进的FCM提取城市植被覆盖度 [J]. 生态学报, 2010,30(4): 1018-1024.
  29. 胡德勇,李京,陈云浩,等. 单波段单极化SAR图像水体和居民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8,13(2): 257-263.
  30. 胡德勇,赵文吉,李小娟,等. 不完备样本条件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J]. 地理研究, 2008,27(4): 755-762.
  31. 胡德勇,赵文吉,陈云浩,等. 基于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滑坡检测方法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8,17(6): 42-46.
  32. 胡德勇,李京,陈云浩,等. GIS 支持下滑坡灾害空间预测方法研究 [J]. 遥感学报, 2007,11(6): 852-859.
  出版专著 & 教材
  1. 胡德勇,赵文吉,邓磊,等. 遥感图像处理原理和方法实习教程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胡德勇,邓磊,林文鹏,等. 遥感图像处理原理和方法 [M]. 北京:测绘出版社,2014.
  3. 胡卓玮,赵文吉,胡德勇,等. 城市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评价:方法、技术与应用 [M].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4. 李小娟,刘晓萌,胡德勇,等. ENVI遥感影像处理教程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5. 邓磊,孙晨 编著. ERDAS图像处理基础实验教程 [M]. 北京:测绘出版社,2014.(参编)
  6. 沙晋民 主编. 遥感原理与应用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参编 遥感图像处理部分)
  7. 陈晓玲 主编. 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教程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参编 遥感图像处理部分)
  8.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审定委员会编.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第二版)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参编)
  科研项目
  
  1. 2017-202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重特大灾害空天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应急响应关键技术研究——重特大灾害应急评估与动态决策支持关键技术(2017YFB**):基于致灾机理的灾害演进模拟与风险动态评估技术
  2. 2017-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三维建模与天空视域系数的城市地表辐射和能量收支参数化(**)
  3. 2015-2017,市教委科研计划面上项目:城市化对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影响的定位观测和遥感分析(KM8)
  4. 2013-2014,卫星测绘技术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大规模城市化对地表辐射平衡影响的遥感分析(KLSMTA-201305)
  5. 2010-2014,国家973项目"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LUCC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与多尺度LUCC生态效应研究"(2010CB950902):陆面动力学粗糙度遥感反演专题
  6. 201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nSAR支持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震滑坡空间预测研究(**)
  7. 2009-2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面向快速制图的灾情符号库设计与空间化表达(2008BAK49B02)
  8. 2007-2009,中-美国际合作子课题:基于遥感和GIS的飓风灾害遥感检测、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研究(2007DFA20640)
  9. 2007-2010,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高效能航空SAR遥感应用系统—减灾救灾应用示范(2007AA120306)
  10. 2007-20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环北京区域地表植被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2007BAH15B02)
  11. 2009-2009,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对象和SVM的遥感图像分类及精度分析
  12. 2007-2009,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城市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研究
  获奖情况
  
  2006 年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机载遥感技术系统的研发与示范——以环境、灾害为例(11/15 )
  2017 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及风险评估预警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应用(5/7)
  讲授课程
  
  本科生:《遥感图像处理》
  研究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生培养


  姓名
  入学时间
  本科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在读/就业去向

  胡姝婧
  2008(硕)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湖南宁乡县规划局

  唐丽丽
  2008(硕)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李晓璇
  2009(硕)
  聊城大学
  2012
  地壳运动监测工程中心

  廖婷
  2009(硕)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邢丽玮
  2010(硕)
  辽宁师范大学
  2012
  首都师范大学提前攻博

  陈征
  2011(硕)
  郑州大学
  2014
  北京师范大学攻博

  李吉贺
  2012(硕)
  中国矿业大学
  2015
  公司就业(北京)

  岑建
  2012(硕)
  长沙理工大学
  2015
  公司就业(北京)

  李宗光
  2012(硕)
  河南理工大学
  2015
  考取北京公务员

  乔琨
  2013(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北京师范大学攻博

  季国华
  2013(硕)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曹诗颂
  2013(硕博连读)
  武汉理工大学
  2019
  北京建筑大学

  陈姗姗
  2015(硕)
  武汉理工大学
  2018
北京大学攻博
  冯楠
  2015(硕)
  首都师范大学
  20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于琛
  2016(硕博连读)
  成都理工大学

  张旸
  2016(硕)
  首都师范大学
  2019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张亚妮
  2017(硕)
  湖南农业大学

  段欣
  2017(硕)
  河海大学

王莎莎 2018(硕) 衡阳师范学院
刘曼晴 2018(硕)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相关话题/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小娟
    李小娟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李小娟,女,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1991年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硕士毕业,1999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博士毕业,2000-2002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博士后。  主要社会兼职:北京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家名词委委员,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数据应用标准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编委等。主要从事遥感和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季宏兵
    个人简介季宏兵,男,1986-1990年获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学士学位,1993和2000年度分别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基地,任副研究员。2001-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做博士后。2003年7月,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工作。现任首都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旅游学院研究员,环境科学方向博士生导师,首都圈生态环境过程校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兴起
    个人简介姓名:刘兴起性别:男政治面貌:民盟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邮政编码:100048E-mail:xingqiliu@yahoo.com;xqliu@niglas.ac.cn工作经历1988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1988-1990年在青海建材地质队工作1993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1993-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工作;2001年博士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洪利
    个人简况1966年10月10日生于北京,北京市人,现专注于天文学、地球科学、旅游学的研究工作。知识面宽广、涉猎广泛,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主管首都师范大学天文台工作,专业负责人。兼任北京市旅游局旅游专家、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旅游专家、全国高师地球概论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社总经理资质。教育背景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地理系,本科,双学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研究生,硕士;中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Massimo Menenti
    MassimoMENENTI于1984年毕业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WageningenUniversity),获农业与环境科学博士学位。目前为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和地球科学学院可见光与激光遥感系首席教授。他主要从事遥感对地观测、全球陆地水循环等研究,是欧洲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及国际知名科学家。在遥感反演地表参数、遥感反演蒸散发、遥感产品的时间序列分析、水文遥感在气候模型和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应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吕拉昌
    个人简介吕拉昌,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广州市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广州市民建常委学术任职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广州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研究成果1.主要从事城市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2.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韩国、香港等地进行合作研究、考察和交流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Richard P. Greene
    -----------------------Page1-----------------------RichardP.Greene(March2016)rich.richgreene.greene@gmail.comTEACHING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urbanstudies,economicgeographyINTERESTSRESEARCHGeograp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潘云
    个人简介姓名:潘云学历:博士职称:教授研究方向:卫星重力与水文学,地下水邮箱:pan@cnu.edu.cn学习经历1999-2003: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士2003-2006:首都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2006-2009:广岛大学(日本),开发科学,博士代表性论文1.PanY,ZhangC,GongH,YehPJF,ShenY,GuoY,HuangZ,LiX,2017.Detect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陶 犁
    个人简介    陶犁,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教授。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文旅部旅游标准化专家、北京市委组织部高层次专家;担任北京市、山西省、云南省等省市的旅游管理咨询专家。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目的地发展与管理。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城市旅游规划与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申玉铭
    个人简况申玉铭,男,1968年6月出生,河南省浚县人。先后就读于新疆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在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1996年7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9月~1998年6月讲师1998年6月~2007年12月副教授2008年1月~至今教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高级访问2002年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