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观视线 | 我身上的石羊河印记——走进石羊河实验站(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大观视线 | 浇灌出绿色的希望——走进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一)
大观视线 |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走进石羊河实验站(二)
大观视线 |为了“谷水如金,马燕同飞”的美好愿景——走进石羊河实验站(三)


从1997年,梁宗锁、潘英华、杜太生等学生在此开始进行田间试验研究,24年间有数百名研究生走进石羊河实验站,在这里开展绿洲农业高效用水、作物水肥一体化、温室作物节水优质高效种植等试验,从种植作物、测定数据到农户调查和节水科普宣传,不知不觉间也打上了属于实验站、属于石羊河的印记。本网对3位不同年级的在站研究生进行了采访,展示属于他们的石羊河印记。
记者:为什么来石羊河实验站?

右二为李浩。
李浩:我从小在西北农村长大,对西北干旱区农业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有深刻体验。2012年,我考入水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随着不断学习,我对专业的认知逐渐加深,了解到石羊河实验站团队师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年如一日坚守在位于甘肃省武威市的石羊河实验站,内心更加笃定了“解民生之多艰”科研报国的情怀与使命。2016年,我顺利通过工作保研,师从杜太生教授,从事两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2018年如愿来到石羊河实验站,开始扎根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开展农业绿色高效用水机制与调控模式研究。

持话筒者为王宁。
王宁:我出生在甘肃省兰州市,这里气候极度干燥,降雨稀少,城市周围的山都是光秃秃的,绿色在这里是一种罕见的颜色。此外,夏天沙尘暴经常会袭击我生活的城市,漫天的黄沙如同世界末日般遮天蔽日。沙尘暴过后,所有人和物体的表面都会覆盖厚厚一层沙土,那时候我总会期盼我生活的城市在未来能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因此,当我知道我们学院在甘肃武威建有一个为西北干旱地区绿洲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服务的石羊河实验站时,心中充满了兴奋和期待,非常急迫地希望能前往实验站进行学习和研究,为改善家乡以及西北广阔干旱区的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出一份力。
在研究生正式入学之前,也就是2016年的夏天,我第一次来到石羊河实验站。下车后,一眼便看到了一个不大却干净整洁的大门,旁边写着“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从门口远眺实验站,引入眼帘的便是两侧高大的树木以及树后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和我在车上看到路边农民家参差不齐的玉米地不同,实验站的玉米地块方方正正,玉米种植的极为规整,不仅株高几乎一致,而且每行的滴灌带以及每隔几行间的小道也是整整齐齐。眼前这幅充满绿色和希望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西北农村有着巨大的违和感,但是,这不就是我梦想中未来农村的样子吗?“石羊河我来了!”心中大喊一声后,我便第一次踏入了实验站,正式的开始了我与石羊河实验站的故事。

右一为白雪儿。
白雪儿:我是2019年本科毕业设计的时候第一次来到石羊河实验站,当时主要是帮助师姐做一些田间试验,学习试验的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也是在那一年,我了解到了前辈们二十多年扎根石羊河的故事,我感觉很震撼也很触动。当我研究生正式入学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后,又非常开心地来到了石羊河实验站。同时,我也带着好奇和希望,好奇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前辈们年复一年的扎根在这里,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跟着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脚步,能像前辈们一样坚守这里,为石羊河流域的绿洲乃至内陆干旱区的农业节水事业贡献一点点自己的力量!
记者:实验站的生活和在北京学习的生活反差大吗,你是如何克服的?
李浩:虽然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来到实验站,各方面反差还是挺大的,但由于我从小就在甘肃农村长大,对实验站的生活还比较习惯。
关于实验站的生活,我有两点印象深刻:第一,实验站同学们团结一心,在遇到困难时相互帮助,体现了师兄师姐对师弟师妹的“传帮带”,大家科研之余积极参加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娱乐活动,实验站在夏天经常是60-70位同学生活在一起,没有见到大家有什么矛盾,相处的很融洽。第二,实验站工人们憨厚老实,他们在帮助同学们开展试验的过程中尽职尽责,对同学们非常爱护,虽然一开始大家对他们的方言听不太懂,但是他们都会非常耐心地讲解,大家在做完试验离开实验站的时候都会说几句武威话了。实验站老师们也非常和蔼可亲,每次老师们来实验站工作和看望同学们的时候,我们都充满了期待,每次都会“得意洋洋”的带老师去看自己种的试验田,汇报自己的试验进展,讨论试验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实验站的生活条件与北京校园的生活有反差,但我在实验站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在石羊河的三年里,我参加或组织接待了20多批省、市领导和各地专家与灌区技术人员到实验站的考察;参加了实验站临时党支部组织的考察石羊河中下游生态恢复、参观“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现场和纪念馆、参与武威市春季干部群众压沙活动;参与水利部“万名水利师生,助力农村饮水”调研活动;与地方村支部开展常态化共建活动,深入田间一线,发挥专业优势,调研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管理模式、农村人居环境等活动,深入了解我国西北水资源现状以及加深自己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这些经历已经成为了我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将指引我前行。
我还参与了实验站的管理服务工作,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我担任实验站临时党支部书记期间,团结带领研究生党员带动和服务同学们共同进步,建立和完善了一些管理制度,高质量完成21项样板支部创建任务,与“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水利系教工党支部、本科生团支部、武威市水务局机关党支部等10个基层党团组织共建,辐射带动2000余人次,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使自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是在北京校园里难得的机会。
王宁:刚到实验站的一段时间,我因为实验站的生活和北京学习的生活反差极大,经常向父母以及在学校的同学抱怨这边单调的生活。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们在实验站的生活同样多姿多彩。比如我们每天都可以和同学们探讨学习,总结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我们还建立了每双周一次的学术交流制度,每次交流大家都能特火朝天的交流几个小时;还可以和同学一起运动,实验站先后成立了篮球队、排球队和乒乓球队。在各位老师的带领下,实验站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每年一次到德育教育基地的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石羊河下游红崖山水库以及青土湖旁镌刻有习总书记“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指示的治沙纪念碑,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瞻仰古浪战役纪念馆,提高同学们的爱国信念;深入农户家中实地调研,切身了解“三农问题”现状,同时大力宣传国家相关政策以提高当地农民的农业节水相关意识;组织并参加石羊河论坛以及农民田间节水学校等活动以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并提高产学研结合的应用水平。
即使在疫情期间,在老师们的组织下,我们在线上也多次举行了疫情防控政策学习有关的活动,并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疫情防控政策的前提下,有效恢复了实验站内的相关科研活动,有序推进了复工复产,做到了防疫科研两不误。
现在,我不觉得石羊河实验站的生活是枯燥的,反而觉得在石羊河实验站的生活更加精彩、充实和有意义。因为在这里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助于我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坚定爱国主义精神信念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白雪儿:反差还是很大的。在学校,每天可以有食堂里上百种菜品任选,可以感受到都市的车水马龙,喧闹人群;但是来到了实验站,大家都在乡村里,每天就在站里的院子里,所幸也有食堂的师傅顿顿为大家做出尽量可口的饭菜,虽然没有学校的种类多,但也会尽量满足大家的喜好。淳朴的乡村难免让人会觉得生活有点单调,但是作为学农的学子,怎么能不了解真正的乡村生活,怎么能不和农民有近距离的接触交流,我反而觉得这样单纯简单的生活是那么难得和珍贵!
记者:在实验站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李浩:从2018年第一次去实验站,三年的时间里,石羊河留给我很多难忘的记忆,最难忘也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由于实验站还有正在开展的日光温室试验,我3月初就积极响应甘肃省复工复产的号召,来到实验站,很快与实验站另外两名支部成员成立春耕党小组,保证了30多项科学研究试验地顺利开展。
其中有个小插曲,当时正逢春耕时期,实验田里的很多工作需要雇当地的农工协助完成,但是他们听说同学们要从省外来实验站,内心充满了恐慌,甚至产生了不想来实验站干活的情绪。发现这个问题后,我赶紧和陆哥(陆权)联系,向农工们科普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同时也给他们发放防疫物资,很快稳定了他们恐慌的情绪,避免了影响春耕。
春耕党小组响应学校、学院号召,与学校师生线上组织召开10多次工作会和临时党支部会,制定周密抗疫计划,确保近40名研究生分批安全抵达实验站。前期准备过程中,有一天我与张亮一起跑遍武威市百货市场和药店,购买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防疫物资。当时这些物资还比较短缺,这一家药店买10个体温计,下一家买5瓶消毒液……有种在武威市“寻宝”的感觉。从早上出来一跑就是一天,回实验站已经夜色茫茫,但内心充满成就感。同学们到实验站后,需要经历两次核酸检测和14天实验站隔离,我们为同学们准备防护用品,送水送饭,监测体温,清理垃圾,虽然辛苦,但是实验站同学们实现了零感染,而且保障了科学试验的正常开展,这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4月24日第二次核酸检测后,25日下午第一批到实验站的22名同学隔离结束,看到大家熟悉的面孔,听到他们的一句“谢谢”,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那天下午我们男生们一起酣畅淋漓地打了一场篮球,也再次看到了充满活力的石羊河。
王宁:实验站的众多回忆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早上七点和康老师在试验地间相遇的故事。那是2018年夏季的一天,由于需要七点到试验地进行取样,我六点非常艰难地从被窝里爬出,准备了一会儿仪器,七点才顶着惺忪的睡眼出发前往试验地。刚进入试验地的小路,我便远远看到前面有一个人在试验地间走来走去,一会摆正同学们试验地的实验牌,一会在玉米前摸摸叶片,一会俯下身看看滴灌带,有时候还会从试验地里捡起同学丢下的喝剩的矿泉水瓶。我慢悠悠地往试验地的方向走,而前面的人也开始沿着路往回走,我们相向而行,距离越来越近。突然间,我认出来了,迎面走过来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康老师。康老师见到我亲切地说:“今天起这么早呢?”。本来想自豪的回应康老师,但是一想到平时自己没有试验时经常睡过头,就算有试验也是拖到最后一刻才起床,而刚刚还为自己起这么早而抱怨,突然感到十分惭愧,支支吾吾的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勉强说了声“康老师早。”便埋头快速走进自己的试验地。
之后当我和其他同学聊起这件事时,才发现大家都有过大清早在试验地碰到康老师的经历,才知道康老师在实验站每天早上很早就会在实验田间走,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康老师是几点进入试验地的,因为当大家都自认为很早的出发时,遇到的已经是从试验地回来的康老师。
老师们对农水科研的热爱是我们一辈一辈石羊河人前赴后继扎根基层,情系“三农”的动力。老师们对农业科学研究不畏困难,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将一个个“掌上明珠”变成顶天立地“男子汉”、“女汉子”的关键。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借着石羊河实验站这个平台从老一代老师一直传承到了现在“00”后的身上,成为了我们石羊河实验站历经岁月考验长久不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和丰硕成果不断涌现的“秘密武器”。
白雪儿:在实验站最难忘的事大概就是在葡萄园进行24h的连续观测试验了。石羊河的气候昼夜温差大,即使在盛夏的夜晚,也需要两层棉衣和羽绒服的保暖加持。天气冷的时候,穿衣服更是夸张:羽绒服套两层棉衣,羽绒裤套两层棉裤,还要再用暖宝宝把自己围一圈。这些衣服穿上后,人就像一只圆滚滚的小熊一样在葡萄园拿着仪器蹦蹦跳跳。记得2020年第一次夜间观测的时候,那还是八月中旬,我没有经验,准备不够充分,骑着电动三轮,拿了一把大遮阳伞,穿了一件棉服就兴冲冲地就去了葡萄园。之所以安排在这一天试验,是因为之前已经盯着天气预报看了一个星期,基本可以确定这一天是个完美的大晴天,可是观测到凌晨两点多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雨越下越大,实在无法继续观测,我哆哆嗦嗦地蜷在电动车后面,躲在大伞下,不停地看着时间,听着雨打在伞上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风挟着雨飘进伞下,心一点一点沉下去,无数次祈祷雨快停,不然试验真的要泡汤了。一直到清晨六点多的时候,雨才终于停了下来。我垂头丧气地回到站里的时候,在院子里遇到同学们,大家都安慰我试验的种种意外才是野外试验的常态。这次试验的结局就是第二天晚上又抓紧补测了一晚。
还有一件事我也要说,就是在实验站变“胆大”的故事。我的试验地在实验站外距离三公里多的葡萄园,每次观测24h日变化的时候都需要抽空回去充电,晚上天气转凉的时候还需要回去换上加厚衣服,凌晨一两点的时候我都需要自己骑车往返试验区和站内,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在深更半夜伴着月光,奔波在一条四下无人,没有路灯的乡间小路上,我以为我会很害怕,却没想到心中出奇的平静和镇定,只觉得这样的体验,这种感觉着实很奇妙。叔们(实验站的工人师傅们)和同学们都说,你胆子可真大啊,一个小姑娘大半夜自己走这么黑漆漆的路都不害怕?我听了也很感慨,我其实胆子很小啊,最怕黑,以前在学校宿舍,晚上楼道熄灯后去洗漱都得小伙伴儿陪着才敢出门,但是现在为了试验突然就觉得无所谓了。我笑着和他们说,大概是习惯了,这条路我每天至少走两遍,闭着眼我都知道哪一棵树是槐树,哪一棵树是柳树,太熟悉了也就不害怕了。虽然这些试验听起来可能有些辛苦,但的确收获颇多,我问过很多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实验站的日子有苦有累,来实验站度过研究生岁月后悔吗,大家都会笑着摇摇头,当时遇到困难会着急会抱怨会懊恼,但是正因为这些独一无二的体验才更加让我们觉得实验站的日子将是我们最珍贵最独特的人生经历!
记者:在实验站有哪些期待,想收获什么?
李浩:首先是期待自己的科学试验能够顺利开展,如愿完成数据的采集,通过在实验站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锻炼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期待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落地,对农民有所帮助,能为解决西北干旱区的缺水问题和农业节水增效与绿色发展做出一点贡献,争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王宁:首先,我期待能锻炼自己独立学习和钻研科研的能力。不同于本科阶段对知识的积累和巩固,研究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应用以及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这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对自己的实验设计不断反思和思考,对自己写的文章反复斟酌和打磨。
其次,我期待能坚定自己遇到逆境时永不放弃的信念。生活和科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困难和挫折也是常事,这就需要我们锻炼自己强大的内心,不退缩,不逃避,勇于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我期待能取得一些能够真正帮助到农民的成果。我们的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必须要将我们的结果付诸于生产实践,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今中国农业和水利行业的现状并找到亟待解决的疑难杂症,用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提供理论支持,帮助那些在基层一线奋斗和工作的人,真正的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白雪儿:我希望在实验站顺利完成试验,并且期待我的试验可以为当地的节水事业贡献一点力量。我还期待我们在葡萄园进行的水热碳通量长期定位观测试验能够为旱区滴灌葡萄园管理提供支撑,帮助葡萄园制定节水调质的灌溉制度、进行最优的水肥管理,构建系统的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技术体系。
对于收获,首先当然想收获好的试验结果,收获对当地节水高效农业发展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除此之外,因为我还担任实验站研究生执行站长,我们研究生在实验站都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所以我也想在实验站得到组织协调、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记
李浩,水院2018级硕博连读生,导师杜太生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机制与调控模式研究。2016年在水院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至2018年在信电学院担任专职辅导员。2018年至2021年在石羊河实验站开展试验,2019年担任实验站学生自管会新闻宣传部部长,2020年担任石羊河实验站临时党支部书记。曾荣获中国农业大学“五四青年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作为水利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团结带领支部党员在学校党委领导、学院党委直接指导下创建培育“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连续两年获得“博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期刊发表论文1篇。
王宁,水院2016级硕博连读生,导师王凤新教授,研究方向为藜麦高效栽培与节水调质研究。2016年6月本科毕业于水院。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前往石羊河实验站进行田间实验,其中2018年至2019年担任水利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兼石羊河实验站临时党支部书记。2021年9月起,前往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进行博士联合培养。曾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奖、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及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在Field Crop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
白雪儿,水院2019级硕博连读生,导师康绍忠教授,研究方向为西北旱区酿酒葡萄园水热碳通量观测与模拟。2019年起到石羊河实验站进行试验。其中,2020年至2021年,担任实验站研究生执行站长,负责统筹和协助实验站日常管理和学生服务工作。曾担任水院研究生会心理部部长,曾获中国农业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优秀管理奖”等荣誉。


相关话题/生活 农业 实验站 实验 观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大观视线︱向往——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
    大观视线︱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序篇大观视线︱80万平方公里凝成的坐标——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大观视线︱铸造——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大观视线︱胸怀?辐射?哺育——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农牧交错带: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和非洲萨哈尔农牧交错带。拥有天时地利的沽源站,正在朝世界著名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2021河北农机推广“田间日”在曲周实验站举行
    本网讯9月28日,河北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在我校曲周实验站隆重举行。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戎美瑞、省农机研究所所长范国昌、省农机协会会长刘锋、省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杨永红,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白长俊、二级调研员高绪朝,曲周县副书记刘伟、副县长路风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我校与保定市人民政府签署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协议
    本网讯9月28日下午,我校与河北保定市人民政府签署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共建保定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国家级乡村振兴先行区。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国发,中国葛洲坝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邓银启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大观视线︱胸怀?辐射?哺育——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
    大观视线︱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序篇大观视线︱80万平方公里凝成的坐标——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大观视线︱铸造——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胸怀初秋的沽源,薄云轻笼蓝天,细草微风阵阵,来到野外站,就能看到门口醒目的6个大字——“开放”、“创新”、“发展”。开放体现了胸怀,有能容人的胸怀,才能将自身做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大观视线︱铸造——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
    大观视线︱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序篇大观视线︱80万平方公里凝成的坐标——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谁也未曾想到,短短5年后,沽源站就成为农牧交错带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研究平台;谁也没有想到,苏鲁滩的研究坐标,后来会成为全国农牧交错带的研究中心,还吸引着国外10余所科研院所漂洋过海到这里开展科研工作。询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大观视线︱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序篇
    一个人应有的灵魂是什么?人类,我问你——没错,是“爱”是对亲人之爱是对家国之爱是对人类之爱是对自然之爱……有了爱,就可以没有金钱、外表和荣誉有了爱,才有一个正直、踏实、纯粹的人。车子出京后一路奔向西北,越过平坦的华北平原进入燕山山脉,海拔渐次升高,沿途景致也由夏末转入深秋,在燕山山脉的尽头处,便是坝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大观视线︱80万平方公里凝成的坐标——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
    大观视线︱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序篇如今的实验站,科研楼、专家楼、本科生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红黄白灰颜色相间,在蓝天的点缀和草地衬托下颇有田园风情的诗意。然而,少有人知道,就在十多年前,这里曾是千里白盐的惨淡光景。实验站的起源,是从苏鲁滩的涅槃开始的。“在这荒僻的乡下,辽远的边陲抬头,就能看见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大观视线 | 为了“谷水如金,马燕同飞”的美好愿景——走进石羊河实验站(三)
    大观视线|浇灌出绿色的希望——走进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一)大观视线|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走进石羊河实验站(二)5月30日20:21,Z179次列车在电力机车的牵引下缓缓驶进武威站,这是这趟列车停靠的第12站。风尘仆仆的黄航行走下列车,第三次踏上了武威的土地。小黄是水院2020级的硕博连读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我校与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网讯9月10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农人初心耕耘未来”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副校长林万龙出席会议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会上,林万龙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王军校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为基本原则,聚焦于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师资培训、文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大观视线 |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走进石羊河实验站(二)
    大观视线|浇灌出绿色的希望——走进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一)大观视线|为了“谷水如金,马燕同飞”的美好愿景——走进石羊河实验站(三)本网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为新型涉农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就是要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农业人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