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团队分工部署河南洪涝灾情实时监测工作


图2.团队成员讨论洪涝遥感监测技术方案
攻关小组采用河南省洪涝灾前7月8-20日欧洲哨兵1号数据,利用地形坡度筛选、影像直方图分析及形态学处理方法,提取了灾前水体空间分布信息。灾后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的河南灾区7月20日、22日、24日和25日的国产高分三号SAR数据,利用国产PIE软件对高分三号SAR数据进行影像的多视、滤波、地理编码等预处理,对灾后新增水体进行了精准提取,形成灾后新增水体空间分布。

图3.河南洪涝淹没农田空间分布图
通过叠加灾前与灾后水体以及遥感提取的主要作物(玉米、大豆、花生、水稻和其他作物)种植区域分析获得了农田淹没面积与受灾程度,攻关小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奋战,在获得影像后2天内生产出了国内首个河南洪涝淹没农田空间分布图和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分析报告,并第一时间将报告提交到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等国家部委,供领导同志参阅,为抗洪抢险和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据悉,团队成员将于7月底开展河南重灾区的农作物损失实地核查,此次的遥感监测与评估工作将持续到8月上旬,攻关小组将继续努力,为河南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贡献农大人的智慧和方案。(土地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