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农业大学院系介绍--工学院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为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本着优化学科院系布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中国农业大学整合工学门类部分骨干学科专业群,于2002年7月由原机械工程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和农业工程研究院三个单位组建成立了工学院。工学院以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的工程学科、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任务,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将率先向研究型学院转变。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工近2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4人,副教授50人,国家级和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专任教师中大多数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学科建设
  学院下设农业工程系、车辆与交通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系、机电工程系、农业工程研究院、中日农机维修培训中心和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目前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农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5个工学大类下的9个专业17个专业方向。所开设专业的特色鲜明,教育基础扎实,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北京市高校平均水平以上。近两年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上作了大量的投入,更新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造实验条件,先后有三个实验室通过了北京市基础(技术)实验室合格评估,多项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一批教材被列为北京市和学校的精品教材建设计划。新的工学院大楼即将动工兴建,将为工程专业学习和实习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
学院拥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农业机械化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和农业装备工程四个博士点,以及载运与交通工程、机电工程等八个硕士点。其中农业机械化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为部级重点学科。学院有博士生指导教师18人,硕士生指导教师50余人。目前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人,一直接受着高质量的培养。

科研实力
学院有优良的科研传统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始终坚持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一起抓,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担科研和工程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第1号发明专利就诞生在这里;近年来,获得过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许多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丰收计划奖和专项奖励等。学院在农业工程领域保持着国内领先的学术地位,在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领域也有所建树。目前,学院科研的主要方向有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农业工程装备、畜牧与饲料饲草工程、生物质资源转化加工与利用、机电一体化、车辆人机工程、检测与控制技术等,承担着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数十项重大科研项目,许多部门、地方或企业的委托研究项目,以及大量的研制开发和工程设计规划建设项目等,年度研究开发经费保持在千万元左右。

  作为一个崭新的学院,工学院将继承学校一贯的优良传统,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时代的挑战,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办出特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