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德勇导师简介 -
基本信息
目前指导研究生
在籍
- 博士研究生1人 (其中 2013级:1) 硕士研究生4人 (其中 2014级:2 2015级:2)
不在籍
- 博士研究生 0人 硕士研究生10人 (其中 2006级:1 2007级:1 2008级:1 2009级:1 2010级:1 2011级:2 2012级:2 2013级:1)
个人简历
1988.9-1992.7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习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2.9-1995.3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学习
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5.4-1997.12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教
1998.1-2002.12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学院,讲师
2001.9-2006.12
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学习
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3.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
遴选学科专业
不公开
论文与专著
专著:
参编:绿色生态低碳储粮新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参编:常用工业干燥设备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参编:农业腾飞的双翼(21世纪学科发展丛书·农业机械),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发表论文:
Zhenhua Wang, Bo Xiao, Meiling Wang, Jiwei Zhang, Tian Ding, Xiangdong Liu, and Deyong Yang*. Drying Kinetics of Extruded Pellets in Fixed Beds, Drying Technology, 2012, 30(16): 1881-1889 (SCI/EI)
Xiaoli Huang, Tingting Qi, Zhenhua Wang, Deyong Yang, and Xiangdong Liu*. A Moisture Transmembrane Transfer Model for Pore Network Simulation of Plant Materials Drying, Drying Technology, 2012, 30(15): 1742-1749 (SCI/EI)
K. Huang, X.X. Wang, X.D. Liu, X.B. Wang*, D.Y. Yang*.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pore network in bulk grain, 18th International Drying Symposium (IDS), Nov. 11-15, 2012, Xiamen, China
常剑,尤长静,杨德勇,刘相东. 多层带式干燥机干燥过程优化,农业机械学报,2012,43(8):148-154(EI)
常剑,杨德勇*,路倩倩,刘相东. 热风干燥对果蔬薄壁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262-268(EI)
Deyong Yang, Zhenhua Wang, Xiaoli Huang, Zhifeng Xiao & Xiangdong Liu*.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uperheated Steam Fluidized Bed Drying: I. Model Construction, Drying Technology, 2011, 29(11): 1325-1331 (SCI/EI)
Yongchun Shi, Zhifeng Xiao, Zhenhua Wang, Xiangdong Liu & Deyong Ya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uperheated Steam Fluidized Bed Drying: II.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Drying Technology, 2011, 29(11): 1332-1342 (SCI/EI)
J. Chang, Y.-J. Yuan, D.-Y. Yang, X.-D. Liu. Pore network model and simulation of transport process for grain dry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2011, 34(7): 1049-1056 (SCI/EI)
张忠杰,李琼,杨德勇*,汪喜波,谢刚,曹阳,吴子丹. 准静态仓储粮堆温度场的CFD模拟,中国粮油学报,2010,25(4):46-50
宫英振,牛海霞,肖志锋,刘相东,杨德勇*. 油菜籽过热蒸汽流化床常压干燥过程的数学模拟,农业工程学报,2010,26(4):351-356 (EI)
崔峰,杨德勇,宫英振,刘相东. 80kW脉动燃烧器及其测试系统的设计,农机化研究,2010,(3):127-131/135
路倩倩,杨德勇*,郎芝花,刘相东. 脉动燃烧干燥换热特性分析与实验,农业机械学报,2010,41(3):123-127 (EI)
杨德勇,谢翔燕,刘相东. 料液脉动燃烧尾气雾化试验,农业机械学报,2009,40(3):90-92 (EI)
张忠杰,杨德勇,汪喜波,刘相东. 水稻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研究,中日稻谷烘干新技术研讨会,2008.11,85-89
李琼,汪喜波,杨德勇*. CFD方法在仓储粮堆温度场研究中的应用探索,粮食储藏,2008,37(3):21-24
Zhifeng Xiao, Deyong Yang, Yuejin Yuan, Binbin Yang, Xiangdong Liu. Fractal Pore Network Simulation on the Drying of Porous Media, Drying Technology, 26(6):651-665, 2008 (SCI/EI)
杨德勇,韩鲁佳. 黄芪多糖水提液流变特性研究,农机化研究,2007,5:143-146
C.W. Cao, D.Y. Yang, Q. Liu. Research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ixed flow grain dryer, Drying Technology, 25(4): 681–687, 2007 (SCI/EI)
杨德勇,韩鲁佳. 不同物料粒度浸提工艺参数对黄芪多糖水提效果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5):60-64
汪喜波,谢翔燕,刘相东,杨德勇. 脉动气流雾化试验研究,粮食储藏,2005,(2):44-48
谢翔燕,汪喜波,杨德勇. 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质量与监控体系建设,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5,(3):40-41
C.W. Cao, D.Y. Yang, Q. Liu, X.D. Liu. Research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ixed flow grain dryer, IDS’2004, 2004.8
汪喜波,刘相东,杨德勇. 热敏性物质的载体干燥,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52-55
汪喜波,刘相东,杨德勇. 红外辐射在农副产品加热和干燥中的应用,农机化研究,2003,7:146-148
Yang Deyong, Pei Jing, Mao Zhihuai. Thin-layer Drying of Pumpkin Seeds. IDS’2002, 2002.8
Rice Drying and Development of Rice Dryers in China, ADC’2001, 2001.8
Applications and Studies on Combined Spin-Flow Pressure Spray Dryer, ADC’2001, 2001.8
于书洁,杨德勇,曹薇.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76-80
刘木华,曹崇文,杨德勇. 水稻颗粒玻璃化转变的试验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1,32(2):52-54
李栋,杨德勇,冯和平,毛志怀. 稻粒挤压破裂与干燥条件关系的试验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6):53-55
刘木华,杨德勇. 高分子科学中的玻璃化转变理论在谷物干燥及储存研究中的应用初探,农业工程学报,2000,16(5):95-98
C.W. Cao, D.Y. Yang, X.D. Liu. Study on Concurrent Flow Dryer for Drying Rice, IDS’2000, 2000.8
刘相东,杨德勇. 生物物料颗粒空隙率对其干燥质量的影响,农业机械学报,1999,30(6):56-63(第一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
郭其泰,杨德勇,汪裕安. 去石精选机清选杂粮时主要参数的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1998.3
杨俊成,赵利华,李俊,杨德勇. 饲料加工工艺流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2(4):81-83
杨德勇,王博,吐鲁洪,周祖锷,郭其泰. 小型杏核破壳机的试验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2(2):55-59
杨德勇,王博. 新型杏核破壳机的研究,农机与食品机械,1996,246(6):20
专利:
刘玉峰,郝西旺,王继承,杨德勇,张淑敏. 一种播种灌水开沟器[P]. 中国专利:CN**,1999-12-15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项目经费
(万元)
本人作用
仓储粮堆三维孔道网络热质传递模型的构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1-2015.12
60.0
主持
基于非圆种子单粒精密排种器的机理研究与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1-2014.12
25.0
第四参加人
基于干燥过程的植物多孔介质质量传递过程机理与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1.1-2013.12
35.0
第二参加人
储备粮堆湿热调控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与示范——储备粮堆湿热传递模拟模型研究(2009BADA0B04-2)
科技支撑计划
2009.1-2011.12
136.0
主持模型模拟研究内容
不同土壤物理条件下水热传输过程的孔道网络模拟(10501-195)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8.1-2010.6
5.0
主持
仓储粮堆热质传递模型模拟研究(**)
科研启动基金
2008.7-2010.6
3.0
主持
脉动燃烧供热装置的研究与应用(2007AA05Z217)
863计划
2007.12-2010.11
100.0
副主持
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热质传递的分形孔道网络模型及模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1-2009.12
27.0
第二参加人
水稻远红外干燥技术(2001-254)
农业部948
2001.10-2006.10
75.0
第三参加人
食品高效节能干燥新技术与装备开发
科技支撑计划
2006-2009
参加
饲料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科技攻关计划
2002-2004
参加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农机作业成本调查研究
农业部
2006.12-2007.11
8.0
主要参加
承担的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农业物料物理性质,硕士研究生选修课
农业机械与设备、农业机械学(收获部分),本科生专业必修课
研究生培养:
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合作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多人;已毕业硕士生4人,博士生2人(合作指导),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