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东兴导师简介 -
基本信息
目前指导研究生
在籍
- 博士研究生6人 (其中 2013级:1 2014级:3 2015级:2) 硕士研究生4人 (其中 2014级:2 2015级:2)
不在籍
- 博士研究生14人 (其中 2004级:1 2005级:1 2006级:2 2008级:1 2009级:2 2010级:3 2011级:2 2012级:2) 硕士研究生20人 (其中 2005级:2 2006级:2 2007级:1 2008级:2 2009级:3 2010级:2 2011级:3 2012级:3 2013级:2)
个人简历
1976.12~1978.2 河北省安平县回乡知青
1978.3~1982.1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农业机械化专业 本科 工学学士
1982.2~1983.10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农业机械化系 教师
1983.11~1984.6 到意大利进修,参加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举办的培训班的学习
1987.5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讲师
1988.9~1991.1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农业机械化专业 工学硕士
1993.2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副教授
1998 先后到以色列、新西兰等国家考察学习;农业部中美科技交流“保护性耕作考察团”
成员兼翻译
1987.5~1999.11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机械化系 主任
2007.6~今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副院长
2000.1~今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遴选学科专业
不公开
论文与专著
完成的“玉米精量播种技术与装备”、“振动深松技术与装备”等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国内一流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性论文100余篇(其中EI全文检索40余篇),出版编著书籍4部。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奖各一项。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农业部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国际合作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等20余项。
当前主攻方向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正在主持或参加的项目包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玉米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标准研究”项目,课题主持人;农业部“948”项目“玉米播种智能控制技术国际合作创新平台建设”课题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场分布对单粒精量排种的影响机理研究”主持人;农业部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机械化研究室主任。年均科研经费100万元左右。
承担的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1.机器系统优化;2.农机化专业英语;3.科研训练。
博士生课程:1.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Seminar;2.外国留学生(博士)-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