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3-11-28

主要学术兼职:
 
任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国际沙尘暴计划(SDS)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环境污染和大气化学计划(OPAG-EPAC)/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全球大气观测 (GAW)/气溶胶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报告有关气溶胶章节执笔人之一、SCI 期刊 “Tellus B” 编委,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十余次。
 
 
 
周凌晞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办公电话:010-58995279
 
E-mail:zhoulx@cams.cma.gov.cn, zhoulx2007@gmail.com
 
工作地址:北京 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邮编:100081
 
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JSPS博士后。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首席研究员。
 
研究领域: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
 
主要研究方向:
 
1)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的高精度协同观测与标校方法
 
2)温室气体的时空变化及源汇反演与校验
 
3)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和臭氧层损耗
 
学术兼职: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学院第二届大气科学学科专家组成员;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之评价专家。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WMO/GAW)中国本底站联络协调人、“青海瓦里关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学术带头人、“北京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学术带头人兼科技副站长。中国气象局双边大气科技合作“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领域”中方PI。
 
国际学术组织:2002年以来,WMO“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全球巡回比对”国际仲裁人(Referee);2004年以来,一体化全球碳观测计划(IGCO)执行组成员;2006年以来,国际卤代温室气体联合网络(AGAGE & Cooperating Networks)中方PI;2008年以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工作组主席团成员(TFB);2010年以来,WM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科学评估报告之评审委员会委员(Panel Reviewer);2011年以来,WM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温室气体及相关测量技术专家会议(GGMT)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科研工作经历:1985-1994曾在无锡化工研究设计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94年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多次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加拿大气象局(MSC)、瑞士联邦材料测试研究实验室(Empa)、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MPI-BGC)、挪威大气研究所(NILU)、芬兰气象局(FMI)、澳大利亚气象局(BoM)及CSIRO海洋与大气研究所(MAR)、新西兰水文气象局(NIWA)、韩国气象厅(KMA)等机构合作研究。近年来,主持及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业务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金面上项目、973课题、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对欧盟合作项目、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重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以及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新技术推广项目、风三卫星应用示范项目,财政部修缮购置专项、发改委温室气体项目等)。发表论文和报告数十篇,50多次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代表中国气象局出席每2年1次由WMO/IAEA共同召集、20多个国家上百位同行出席的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专家会议,主笔提交中国国家报告(WMO出版TD系列)。
 
 
 
 
王辉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89年7月和1992年7月在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系物理海洋学专业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1994年6月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6月至2004年5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工作,先后任海洋科学学科副主任和主任。于1995年、1997年、1999年和2002年曾先后在德国汉堡大学海洋研究所、英国普利茅茨海洋实验室、美国佐治亚大学海洋学院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气候中心从事短期合作研究工作。2004年5月起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学术任职有: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海洋学报》编委、《热带海洋》编委、《海洋科学进展》编委;全球海洋生态动力学计划(GLOBEC)中国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和副秘书长;中国综合大洋钻探(IODP)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海洋动力学与物质输运过程研究、海洋环流数值模拟、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与气候变化、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通量研究。先后在《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和《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等刊物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2部,译著1部。
 
    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东、黄海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及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中的生物-物理相互作用研究的部分内容和担任973计划“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项目专家;
 
   研究方向:海洋动力学、海洋生态动力学、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
 
 
 
 
马建中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9年获北京大学环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大学环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至1994年在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1994年至1996年在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和Utrecht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开始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历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化学研究领域副研究员、研究员、首席研究员、二级研究员。目前担任《科学通报》、《大气科学进展》、《气象学报》和《应用气象学报》编委等职。曾获2003年中国气象局青年科学奖和START青年访问学者奖学金。
 
长期从事大气化学数值模拟的研究工作,在对流层臭氧输送和光化学、区域大气污染、大气化学-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地区上空飞机的NOx排放对大气臭氧影响的数值模拟"、"长江三角洲大城市污染物排放对气溶胶区域分布的影响"、"沙尘气溶胶对对流层臭氧及其光化学过程影响的观测数据分析与模式模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北地区大气污染对气溶胶和云微物理特征的影响"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及周边地区对流层NO2的地基MAX-DOAS遥感观测研究"、973课题"事故物质的大气迁移转化规律"、气象行业专项"青藏高原上空大气臭氧和气溶胶变化对大气辐射收支的影响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大气化学数值模拟,区域大气污染与光化学,大气化学-气溶胶-云相互作用
 
 近年来发表主要论文:
 
 ADDIN EN.REFLIST
 
Ma, J., Chen, Y., Wang, W., Yan, P., Liu, H., Yang, S., Hu, Z., and Lelieveld, J.: Strong air pollution causes widespread haze-clouds over China, J. Geophys. Res., 115, D18204, 10.1029/2009jd013065, 2010.
 
 Zhu, S., Butler, T., Sander, R., Ma, J., and Lawrence, M. G.: Impact of dust on tropospheric chemistry over polluted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the Beijing megacity, Atmos. Chem. Phys., 10, 3855-3873, 10.5194/acp-10-3855-2010, 2010.
 
 杨素英, 马建中, 胡志晋, 颜鹏, 陈跃,王玮: 华北地区多化学组分气溶胶对暖云微物理特征的影响, 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 40, 1459-1616, 2010.
 
 Xu, J., Ma, J. Z., Zhang, X. L., Xu, X. B., Xu, X. F., Lin, W. L., Wang, Y., Meng, W., and Ma, Z. Q.: Measurements of ozone and its precursors in Beijing during summertime: impact of urban plumes on ozone pollution in downwind rural areas, Atmos. Chem. Phys. Discuss., 11, 17337-17373, doi:10.5194/acpd-11-17337-2011, 2011.
 
Zhao, B., Wang, P., Ma, J. Z., Zhu, S., Pozzer, A., and Li, W.: A high-resolution emission inventory of primary pollutants for the Huabei region, China, Atmos. Chem. Phys., 12, 481-501, 10.5194/acp-12-481-2012, 2012.
 
 Ma, J. Z., Wang, W., Chen, Y., Liu, H. J., Yan, P., Ding, G. A., Wang, M. L., Sun, J., and Lelieveld, J.: The IPAC-NC field campaign: a pollution and oxidization pool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over Huabei, China, Atmos. Chem. Phys., 12, 3883-3908, 10.5194/acp-12-3883-2012, 2012.
 
  
 
 
琚建华:教授,博士
 
1978.2~1982.1,云南大学气象专业读本科;1982.2~1984.12,中山大学天气动力学专业读硕士研究生;1984.12~1998.4,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任教;1993.2~1994.2,英国里丁大学气象系访问学者;1998.4~2002.4,云南大学理学院院长;1996.8~1999.9,中科院大气所天气动力学专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9.10~2001.2,美国海军研究生院气象系博士后;2002.4~2004.4,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2004.4月至今,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教授。2002年起兼任中科院大气所博士生指导教师;2003年起任云南大学气象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2004年起任中国气象科学院博士生指导教师。
 
主要在研究领域:“亚洲季风与ENSO的相互关系”;“东亚夏季风与季节内振荡研究”;“气候年代际变化对中国降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ENSO对我国降水和短期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旱涝与前期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40余篇学术论文,3部专著。
 
主要承担和参加过的科研项目:① 主持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② 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③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过3项国家“九七三”项目;④ 主持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托项目。⑤主持过4项省部级研究项目。
 
主要获奖:获得过一次省级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
 
指导过14名硕士研究生,指导过3名博士研究生, 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主要研究方向:全球气候变化、季风气象学与海气相互作用。
 
 
 
 
宇如聪:博士生导师
 
男,1983年毕业于空军气象学院,1987年11月和1992年5月在中科院大气所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5年7月-1998年10月,2000年8月至11月以及2001年5月至8月在美国纽约洲立大学STONY BROOK 访问,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现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该导师主要是结合中国区域天气气候特点开展数值模式的研发、诊断分析和模式评估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1)考虑中国区域地形特点,结合自主发展的水汽平流方案建立了一个对中国区域暴雨有较强预报能力的暴雨数值预报模式。该模式在国内气象、水文、环境和军事保障的20多个科研和业务单位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国内学者应用该模式完成的学术论文近百篇。(2)组织和参与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设计出了一个能有效抑制气候漂移的海气耦合方案,并利用该方案协助完成了国内第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负责完成了国内第一个海洋环流和海冰耦合的北极区域冰洋耦合模式;组织对现有气候模式的评估和改进;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初步合作完成了一个模块化的全球耦合气候系统模式。(3)揭示了中国东部区域一些重要的气候和气候变化现象。比如:揭示了长江流域在全球中低纬度独特的中层云及其云辐射强迫特征,并根据该地区云的气候效应提出了一个陆地层状云的云辐射反馈机制;发现了东亚对流层上层相对全球变暖有冷的趋势,且因此导致的环流变化是造成中国东部降水“南涝北旱”和长江流域地面温度相对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现中国春季的气候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在非洲北部引起的温度变化信号东传有关。发表专著二部,论文60多篇。
 
    近期代表性论文:
Yu Rucong, B. Wang, and Zhou Tianjun,2004, Climate effects of the deep continental stratus clouds generated by the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Climate. Vol.17, No.13, pp.2702-2713.
Yu Rucong, B. Wang, and Zhou Tianjun,2004, Tropospheric cooling and summer monsoon weakening trend over East Asi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 31, L22212, doi:10.1029/2004GL021270, 2004.
Yu Rucong and Zhou Tianjun, 2004, Impacts of Winter-NAO on March Cooling Trends over Subtropical Eurasia Continent in the Recent Half Century.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 31, No.12, L12204, doi:10.1029/2004GL019814, 2004.
宇如聪、徐幼平,2004,AREM及其对2003年汛期降水的模拟,气象学报,第62卷第6期,718-724。
Yu Rucong, Minghua Zhang and Robert D Cess, 1999, Analysis of the atmospheric energy budget: a consistency study of available data se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108, No.D8, 9655-9661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1、数值模式的评估和发展;2、中国区域气候和气候变化分析
 
 
 
 
刘晶淼: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候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在南京气象学院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日本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理水文专业毕业并获博士学位, 1995年-1998年在日本筑波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4月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2000年被聘任为研究员。
 
    现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计算物理学会计算大气专业委员会员、中国生态学会长期生态监测研究委员会会员。
 
    刘晶淼研究员多年来主要从事陆面过程中次网格尺度的非均匀性参数化方法、陆面过程模式及陆面过程模式中水文过程的描述、区域尺度和大尺度水循环、不同时-空间尺度生态、水文、大气相互作用及其与气候相互作用机制、相互影响的研究。近10 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60余篇,其中SCI论文17篇。自2000年以来,已经培养硕士生5名,协助其它老师指导博士生2名。
研究方向: 次网格尺度的非均匀性问题参数化方法、陆面水文过程模式、区域尺度和大尺度水循环、多时-空间尺度生态、水文、大气相互影响作用机制、相互影响的研究。
 
 
 
 
陈德辉:博士生导师
 
陈德辉博士,数值天气预报正研级高工。现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总工程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并被聘为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数值预报专家工作组成员和亚洲THORPEX区域委员会联合主席。
 
陈德辉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5年赴法国深造。1989年获法国帕斯卡大学物理系气象学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法国国家气象研究中心从事了3年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他舍弃了国外舒适生活,毅然带领全家从海外归来,投身于祖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先后在国家气象中心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数控室副主任、主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助理,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中国气象科学院院长助理,国家气象中心总工程师。
 
陈德辉博士长期从事数值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工作,负责完成了和主持完成了“八五”国家攻关“台风暴雨监测与预报”、国家气象中心“九五”科技攻关“数值预报业务系统”、中国气象局“九五”重点攻关“三峡区域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等项目中的关键课题的研究,并分别获国家气象中心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工作奖。已完成主持承担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十五”重点攻关项目1项(“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参加完成国家“973”重大基础项目2项;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十一五”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以及参加国家“973”重大基础项目1项。199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选为人事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人才。
 
主要科技成就有:
 
    曾先后提出了一个新的“预报性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改进的“湍流垂直扩散过程参数化方案”;
 
    负责完成了“八五”攻关项目“台风数值预报模式研究及其业务应用”中复杂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移植研制;
 
    主持完成了“三峡区域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和“基于神威巨型计算机的集合预报系统”的研制;
 
    主持研制建立了以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T213L31为核心的国家气象中心业务数值预报系统,包括四维资料同化、全国区域暴雨模式、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业务数值预报监控与数据库系统;
 
    提出了新一代“多尺度通用全可压非静力平衡数值预报模式框架科学设计方案,并组织队伍,依靠中国科学家的力量,国内首次自主研究建立了新一代全球/区域多尺度通用的数值预报模式。
 
    先后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50多篇,国际学术会议文稿20多篇,合著(主编)学术专著5部。
 
自2001年以来,主要获奖项目有:
 
    2001年12月: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获奖项目:大城市灾害天气数值预报及释用方法的研究。
 
    2002年6月,荣获(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光华青年奖”。
 
    2002年8月,荣获中国气象局授予的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先进个人称号。
 
    2002年12月,荣获中国气象局颁发的科技工作集体(课题组)奖,排名第一。获奖项目:《基于神威巨型计算机的集合数值预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03年1月,荣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授予的优秀工作奖。
 
    2003年9月,荣获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的回国留学人员选进个人荣誉称号和回国留学人员成就奖。
 
    2004年6月,荣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4年12月,荣获中国气象局颁发的科技开发工作一等奖,排名第十三。获奖项目:“有限区域三维变分同化系统(GRAPES-3DVar)设计与应用试验” 。
 
    2004年12月,荣获中国气象局颁发的科技开发工作二等奖,排名第五。获奖项目:“有限区域模式(GRAPES)并行处理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
 
    2005年12月,荣获中国气象局颁发的科技开发工作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奖项目:“有限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GRAPES_MESO)研究设计与开发应用试验”。
 
    2005年12月27日,荣获(863高新技术领域)浪潮高性能计算创新奖集体三等奖,排名第一。获奖项目:“数值气象预报高性能计算技术”。
 
    2007年11月,获中国知识产权局确认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体专利一项,主要完成者之一。专利项目名称:《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多尺度通用模式动力框架的理论设计与并行计算软件》,属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中国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成果。
 
    2008年1月,荣获中国2007年度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获奖项目名称:“我国新一代多尺度气象数值预报系统”。
 
 
 
 
 
 
周广胜:博士生导师
 
学习/工作经历:
 
1983年9月-1987年7月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天气动力学专业,本科生
 
1987年9月-1990年7月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专业,硕士生
 
1990年9月-1992年12月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专业,博士生
 
1990年7月-1993年3月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气候室,实研
 
1993年3月-1995年1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
 
1995年1月-1997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副研究员、副主任
 
1996年3月-1996年4月   美国蒙大纳大学陆地生态系统数值模拟实验室,高访
 
1996年11月-1997年11月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森林科学实验室,客座副教授
 
1997年11月-2002年6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研究员、副主任
 
2000年12月-2001年6月  日本千叶大学环境遥感研究中心,高访
 
2002年7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
 
2008年12月-至今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研究领域:应用气象、全球生态学、碳循环、生态系统模型
 
研究成果:
 
长期从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组织并开展了大量的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多因子协同作用综合模拟试验、中国东北样带野外考察及中国区域的气候-植被关系研究。主要成果有:①系统研究了植物碳、氮与水热因子的耦合机理与定量关系,发展了耦合生物物理-生物化学过程的陆地生态系统动态模型,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②系统探索了植被的结构、功能与气候的耦合机理,针对我国季风气候与青藏高原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的植物功能型及其分布,发展了中国植物功能型分类体系及其气候-植被分类模型,为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植被带迁移及区域植被生产力和碳收支提供了依据。③系统研究了防护林的结构、配置与气象因子相互作用的机理与定量关系,揭示了大面积农田防护林网的防风效应机制,提出了林带阻力系数理论模型,发展了区域防风效应评价系统,成果被第三世界科学组织网络和第三世界科学院(TWNSO)评为农业奖。
 
主要学术兼职:
 
世界气象组织(WMO)农业气象学委员会(CAgM)第15次届会管理组能力建设跨区域培训和信息服务协调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工作组组长;亚洲通量指导委员会(AsiaFlux Steering Committee)委员;中国科协联合国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WGUNEC-CAST);中国气象学会理事;《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科学通报》、《气象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刊物编委。
 
 
 
 
董万胜:博士生导师
 
董万胜,1964年2月生,甘肃兰州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张掖师范学院物理系。1993年在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论文于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于2001-2003年在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其间曾在香港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雷电物理、雷电探测技术、雷电电磁兼容及防护技术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大气电学、人工引发雷电、雷电电磁脉冲及其防护方面的研究工作。负责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的研究。目前正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院重大项目专题及横向课题;完善了人工引发雷电技术,设计完成了闪电宽带干渉仪系统,在雷电电磁脉冲探测和防护方面有较深的研究。
 
     研究方向:大气电学,雷电探测技术,雷电电磁兼容
 
 
 
 
端义宏:博士生导师
 
端义宏,男,1963年9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会台风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热带气旋数值模拟、海气相互作用等研究工作。
 
现为“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性研究项目“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及机理研究”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完成40余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主持的主要课题包括“非对称结构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影响的研究”等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台风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等两项国家科技部公益性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等。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高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收录于SCI(E)10余篇。
 
 
 
沈学顺  博士生导师
 
1967年10月出生。1987年6月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气象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6月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2年去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留学、1996年6月在兰州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中日联合培养)。1994年10月到2000年6月在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任助理研究员、文部教官。2000年7月到2002年10月在日本(财团法人)高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任招聘研究员。2002年11月起在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任研究员,2003年2月被聘为首席研究员。2004年7月任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气候模式的开发、改进及试验;亚洲季风数值模拟;季风变化的观测资料诊断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来曾独立参加过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科学技术事业团和东京大学的5项研究项目,目前为止已发表近40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6篇。曾与东京大学的合作者一起成功开发了一个用于研究热带大气海洋平均季节循环及年际变化的海气耦合模式,同时参加了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的大气环流模式(CCSR/NIES AGCM)的部分建立和调试并作了大量的工作。2000年至2002年,利用现存的区域模式及一个新型的并行计算方案,独立成功地开发了一个高分辨率非静力准全球大气模式。该模式首次实现了3维准全球的可分辨云的大气环流模式计算,并用之研究了当显式计算云而不采用既往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情况下热带积云对流的发生、发展和组织化,提出了热带大气中层云和积云的相互作用在热带大规模积云对流组织化和向东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模拟亚洲季风气候及其变异方面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其中用数值试验所作的热带海温距平和欧亚大陆陆表过程扰动对季风年际变化相对贡献的研究被SCI论文广泛引用。在季风变化的观测资料诊断分析方面、也做出了独创性的研究。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的开发
 
研究方向: 气候模式的开发和气候数值模拟;亚洲季风的诊断分析及模拟。
 
 
效存德  博士生导师
 
效存德,男,1969年生。理学博士。199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其中2002年-2003年在美国缅因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4年11月起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 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持和参加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项目共1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引文类(SCI)论文10篇,发表论文总数67篇。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气候与冰冻圈计划(CliC)”成员,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气候生态委员会理事、《第四纪研究》编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委。2004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世界气象组织(WMO)青年科学家奖”。
 
    长期从事南北极和青藏高原雪冰气候、环境记录研究。执行“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计划(ITASE)”, 以及中澳、中美和中韩南极冰川学、气候学合作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冰芯气候环境记录、气候与冰雪圈、极地冰川。
 
 
 
 
封国林  博士生导师
 
封国林 研究员/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8~1991年在江苏农学院工作;1991-199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和中国气象科研院攻读非线性系统学专业(导师:卢志恒教授,曹鸿兴研究员),获硕士学位。2002年5月毕业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导师为丑纪范院士),获博士学位。2002年5月-2004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先后参加了八五国家科委攻关项目“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中国气象局八五气候重点项目“短期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两课题的研究。已主持和主要完成了“短期气候预测的自忆模型(49475263)”、“全球自忆谱模式的研究(49675262)”、“数值模式中的时间积分研究(49875025)”、“数值预报提为概率密度随时间演化问题的研究(40175024)”、关于数值气候预测提为概率密度随时间演化问题的研究 (40275031)和“观测数据的时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识别(90411008)”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现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承担第三课题,任课题组长;主持2008年度行业专项“由历史资料改进动力季节预测的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非线性气候系统复杂网络的构建(40675044)”,参加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06)。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短期气候预测,极端气候事件、计算物理、气候复杂网络和气候与经济决策的研究。目前在学报级刊物发表了近100篇科研论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60余篇,在SCI收录库中被他人引用160多次。能承担物理学、气象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秀。主要成果:
 
1.  初步建立了观测数据的非线性时空分布理论和新方法。利用数学、物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实现了在不同初始扰动下各阶次信号的分离,运用于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归因:揭示了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20世纪70年代末华北持续干旱可能是其动力学突变所致,而引起动力学突变的原因与青藏高原大地形有关;青藏高原降水和温度的动力学突变与华北和东北同步发生,青藏高原在动力-热力的作用激发出遥相关波列向下游频散,引起传播方向上区域气候系统异常,如华北持续干旱;首次揭示出长江中下游的温度与降水与青藏高原、华北和东北可能遵循不同的动力学系统。
 
2.  基于动力与统计“内结合”,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回溯时间差分格式。该方法突破了传统上将气候数值预测提为一个初值问题的基本框架,应用多时次观测场代替单一的初始场,对认识气候变化的内在机理和开辟具有我国特色的短期气候预测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3.  首次给出了集合预报的物理基础。将集合预报中的每次积分算程视为非平衡统计物理理论中的准粒子轨迹,并采用Lorenz模型进行了数值试验,从理论上证明了做大量积分算程的集合预报其效果明显好于单一初值。
 
4、  利用Fokker-Planck方程进行海气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理论研究。由于海-气之间的强非线性,从理论上解释海-气相互作用机制,非常困难。目前数值模拟成为揭示ENSO时空演变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但很难反映出清晰的物理过程。把合理简化的动力学方程转换成Fokker-Planck方程后,首次从理论上论证海-气振荡子模型存在一个极限环,论证了ENSO的演化平均周期为31.2月,为ENSO的预测研究提供了数理基础。
 
任国玉  男,博士,研究员,专业技术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席专家
 
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分别在辽宁师范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Humboldt Fellow)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与区域气候变化、全新世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变,在中国北方全新世气候与植被变化规律及其人类活动对植被演化的影响、中国地面和高空现代气候变化基本规律及其机理、城市化对近地面气候观测记录的影响、中国现代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时空特征、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工作,获得系列成果。
 
现任主要学术职务: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城市气象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影响评价与对策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环境咨商委员会委员,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GCOS中国委员会和全球水伙伴(GWP)中国委员会专家组成员,“Climatic Research”,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水科学进展”、“干旱区研究”、“气象科技进展”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会委员。
 
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其中包括负责3项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和1项专题。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编)著/图集等6部。我国第一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出版)领衔专家之一。
 
 
 
武炳义  博士生导师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员。1997年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1,2002-2003,2005-2006先后在美国国际北极研究中心,阿拉斯加大学海洋研究所,美国北极地区超级计算机中心作访问研究和工作。主要从事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和东亚季风研究。
 
 代表性研究工作:
 
(1)    Wu, B., and M. Johnson, 2007: A seesaw structure in SLP anomalies between the Beaufort Sea and the Barents Se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4, L05811, doi:1029/2006GL028333.
 
(2)    Wu, B., J. Wang, and John Walsh, 2006: Dipole Anomaly in the Winter Arctic Atmospher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ea ice motion, Journal of Climate, 19(2), 210-225.
 
(3)    Wu, B., R. Zhang, R. D’Arrigo, 2006: Distinct modes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34,2165-2179
 
(4)    Wu, B., 2005: Weakening of Indian summer monsoon and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2(1), 21-29
 
(5)    Wu, B., et al., 2004: Feedback of winter sea ice in the Greenland and the Barents Seas on the local atmosphere, Mon. Wea. Rev., 132, 1868-1876.
 
(6)    Wu, B., J. Wang, and R. Zhang, 2004: Effects of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Arctic Oscillation on the Barents Sea, Polar Meteorology and Glaciology (日本), 18,82-95.
 
(7)    Wang, J., B. Wu, C. Tang, J. Walsh, and M. Ikeda, 2004: Seesaw structure of sub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between the Barents Sea and the Labrador Se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1, L19301, doi:10.1029/2004GL019981.
 
(8)    Wu, B. and R.-H. Huang, 2003: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 level pressure of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and subsequent Asian Summer Monsoo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4),496-510
 
(9)    Wu, B., and Wang Jia, 2002: Possible impacts of winter Arctic Oscillation on Siberian High,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sea-ice, Advanced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2),297-320.
 
(10)Wu, B., and Jia Wang, 2002: Winter Arctic Oscillation, Siberian High and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9(19), 1897, doi:10.1029/2002GL015373
 
(11)Wu, B., R.-H. Huang and D.-Y. Gao, 2001: Arctic sea ice bordering on the North Atlantic and interannual climate vari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6(2), 162-165.
 
(12)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极端异常变化与东亚冬季风,大气科学,1999,23(6),641-651。
 
 
 
王劲松  博士生导师
 
王劲松,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1994年分别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博士后出站留校任教,2005年调中国气象局工作,现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兼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气象学会空间天气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亚洲-大洋洲地球物理学会(AOGS)行星科学学术秘书等。
 
该导师主要从事空间天气(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火星电离层物理等方面的研究,现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30篇。目前执行的研究性课题有《利用比较行星学方法研究低层大气与电离层的耦合》(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主持)、空间天气灾害应急方案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财政部行业专项,主持)、利用多种卫星信号监测电离层闪烁技术(科技部863,主持)等。获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支持、2005年度赵九章中青年科学奖、2006年度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等奖励。
 
 
 
高学杰  博士生导师
 
姓名:高学杰
 
职称:研究员
 
出生年月:1966年3月
 
工作单位: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
 
通信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46号,国家气候中心
 
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840 8648
 
e-mail:gaoxj@cma.gov.cn
 
 
 
教  育:
 
气象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0年4月
 
理学硕士,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989年5月
 
理学学士,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学专业,1986年7月
 
 
 
主要工作经历:
 
1998-今:  国家气候中心,近年主要工作方向为使用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RegCM),进行中国等地区气候变化和模拟研究
 
1993-1995:中国南极中山科学考察站,气象/气候学考察、研究
 
1991-199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
 
1989-1991: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工作
 
 
 
职称:
 
2004年:   被国家气候中心聘任为首席研究员
 
2002年:   被中国气象局聘任为研究员
 
1996年:   被国家气候中心聘任为副研究员
 
 
 
主要国际合作:
 
和多个国际研究机构有密切合作关系,如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等,定期进行互访和开展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其中如对ICTP的访问有2001,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年等前后共十余次,时间由2周~10个月不等)。
 
 
 
近年参与的国内外学术组织和活动:
 
IPCC TGICA工作组成员 (2004–)
 
IPCC第4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IPCC/WGI AR4 Lead Author, 2004–2007)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意大利)固定访问人员(associate member, 2003–2009)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统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
 
“热带气象学报”期刊编委会成员(2007–)
 
 
 
近年主要工作:
 
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以区域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变化为主。在国内首先使用RegCM2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了中国地区的长期积分,结果表明,区域模式能够更好地模拟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别是对降水的模拟有了很大改进。进一步研究指出,这种改进的原因在于区域气候模式的高分辨率。所进行的温室效应对中国地区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取得许多有意义的成果,结果在国内多个行业、领域得到了应用,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其关于区域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变化的代表性论文Climate change due to greenhouse effects in China a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Adv. Atmos. Sci., 2001, 18, 1224-1230) 据CSCD于2006年秋季统计,在Adv. Atmos. Sci.期刊最近10年最有影响力的论文中,排名第12;此论文据ISI统计,被SCI期刊引用次数为26 (2008年6月)。另一篇代表性论文Changes of extreme events in regional climate simulations over East Asia (Adv. Atmos. Sci., 2002, 19, 927-942)引用率为16。引用主要以他引为主,标志着此研究工作被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可。
 
 
 
近年发表的第一作者主要研究论文(SCI):
 
1.         Gao Xuejie, Shi Ying, Song Ruiyan, F. Giorgi, Wang Yongguang, Zhang Dongfeng, Reduction of future monsoon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Comparison between a high resolution RCM simulation and the driving GCM,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2008, 99, doi: 10.1007/s00703-008-0296-5.
 
2.         Gao Xuejie, F. Giorgi, Increased aridity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under greenhouse gas forcing estimated from high resolution simulations with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08, 62, 195–209. doi:10.1016/j.gloplacha.2008.02. 002.
 
3.         高学杰, 张冬峰, 陈仲新, J. S. Pal, F. Giorgi, 中国当代土地利用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中国科学D辑, 2007, 37(3), 397–404.
 
4.         Gao Xuejie, J.S. Pal, F. Gorgi, Projected changes in mean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from a high resolution double nested RCM simulati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6, L03706, doi:10.1029/2005GL024954.
 
5.         Gao Xuejie, Xu Ying, Zhao Zongci, J.S. Pal, F. Giorgi, On the role of resolution and topography in the simulation of East Asia precipitatio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06, 86, 173–185.
 
6.         Gao Xuejie, Luo Yong, Lin Wantao, Zhao Zongci, F. Giorgi, Simulation of effects of landuse change on climate in China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 20(4), 583–592.
 
7.         Gao Xuejie, Zhao Zongci, F. Giorgi, Changes of extreme events in regional climate simulations over East Asi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2, 19(5), 927–942.
 
8.         Gao Xuejie, Zhao Zongci, Ding Yihui, Huang Ronghui, F. Giorgi, Climate change due to greenhouse effects in China a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1, 18(6), 1224–1230.
 
 
 
 
 
张 华  博士生导师
 
通讯地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
 
电话: +86 10 6840 0070; Fax: +86 10 6840 8508;
 
Email: huazhang@cma.gov.cn
 
 
 
教育:分别于1986年和1989年在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于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气候模式中辐射参数化方案和云-辐射物理过程的改进;温室气体与气溶胶辐射强迫与气候效应研究;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研究;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能研究。
 
工作经历:2009.6-现在:国家气候中心决策咨询部 副主任 研究员。2008.6-2009.6: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 副主任 研究员; 2005.10-2008.6: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室 副主任 研究员,期间2006.10-2007.4访问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 客座教授;2004.10-2005.10: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室 副主任 副研究员;2003.7-2004.10: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 副研究员;2000.9-2003.7:日本海洋科技厅气候变动研究所FRONTIER,博士后研究员;1989.4-1996.8:天津气象科学研究所工作。
 
现为国际大气辐射委员会委员;入选IPCCAR5第八章的主要作者;亚洲-太平洋大气辐射委员会委员;第26届数值天气预报委员会委员;第26届大气成分委员会委员;中国ABC科学工作组委员;美国AGU学会会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和博士生指导教师。
 
 
 
主持课题:目前气溶胶973课题“气溶胶气候效应及情景预估”课题组长(合同号: 2006CB403707);国家自然基金主持人“长寿命人造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与增温潜能的研究”(合同号: 40775006);科技部支撑课题的专题组长,并同时参与相关研究课题。
 
 
 
近期主要发表论文:
 
1.  Hua Zhang, Jinxiu Wu, Peng Lu, A study of the radiative forcing and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 of hydrofluorocarbons, J. Quant. Spectro. & Radiavitive Trans., In press, 2010.
 
2.  张华,荆现文,气候模式中云的垂直重叠假定对模拟的地-气辐射的影响研究,大气科学,34(3),520-532,2010.
 
3.  荆现文,张华,等,气候模式中云的次网格结构对全球辐射影响的研究,气象学报,Vol. 67(6),1058-1068,2009。
 
4.  张华,吴金秀,沈钟平,PFCs和SF6的辐射强迫与全球增温潜能的研究,中国科学(中英文),录用待发表,2010。
 
5.  Z.-L. Wang, H. Zhang, et al., A Modeling Study of Aerosol Indirect Effects on Global Climate with an AGCM, Adv. in Atmos. Sci., Accepted, 2010.
 
6.  张华,王志立,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气候变化研究进展,5(6),311-317,2009。
 
7.  H. Zhang, Z.-L. Wang, P.-W. Guo, Z.-Z. Wang, A modeling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arbonaceous aerosol on the climate in East Asia. Adv. in Atmos. Sci., 26(1), 1-10, 2009.
 
8.  P. Lu, H. Zhang, J. Li, A comparison of two-stream DISORT and Eddington radiative transfer schemes in a real atmospheric profile, JQSRT, 110, 129-138,2009.
 
9.  张华,马井会,郑有飞, 沙尘气溶胶全球辐射强迫的模拟研究,气象学报,Vol. 67, 2009.
 
10.    王志立,张华,郭品文,南亚地区黑碳气溶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高原气象,28(2),419-424,2009。
 
11.    崔振雷,张华,银燕,MATCH对中国地区2006年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的模拟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24(2),197-203,2009。
 
12.    王志立,郭品文,张华,黑碳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及其对中国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Vol. 14(2), 161-171,2009。
 
13.    吴金秀,肖文安,张华,SF6的辐射强迫与全球增温潜能的研究, 大气科学,33(4): 825-834,2009。
 
14.    沈钟平,张华,影响地面 太阳辐射及其谱分布的因子分析。太阳能学报,2009。
 
15.    张华,马井会,郑有飞, 黑碳气溶胶全球辐射强迫的模拟研究,大气科学,Vol. 32 (5), 1147-1158, 2008.
 
16.    H. Zhang, G.-Y. Shi, Y. Liu, The effects of line-wing cutoff on radiative calculation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English Version), Vol. 22 (2), 248- 255, 2008.
 
17.    G.-Y. Shi and H. Zha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temperature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atmospheric cooling rat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 105, 459-466, 2007.
 
18.    H. Zhang, G.-Y. Shi, T. Nakajima, T. Suzuki, The effects of the choice of k-interval number on radiative calculations, J.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 98(1), 31-43, 2006.
 
19.    H. Zhang, T. Suzuki, T. Nakajima, G.-Y. Shi, X.-Y. Zhang, Y. Liu, The effects of band division on radiative calculations, Optical Engineering, 45(1), 016002, doi: 10.1117/1.2160521, 2006.
 
20.    H. Zhang and G.-Y. Shi, A new approach to solve correlated k-distribution function,  J.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 Vol. 96(2), 311-324, 2005.
 
21.    H. Zhang, G.-Y. Shi, Y. Liu, The comparison study on atmospheric absorption between two line-by-line radiation models,  Scientia Atmospherica Sinica, 29(4), 581-594, 2005.
 
22.    Hua Zhang, Teruyuki Nakajima, Guangyu Shi, Tsuneaki Suzuki, Tyoichi Imasu, An Optimal Approach to Overlapping Bands with Correlated k-distribu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adiative Calculations. J. Geophy. Res., 108, 4641-, doi: 10.1029/2002JD003358, 2003.
 
23.    H. Zhang, G.-Y. Shi, Numerical explanation for accurate radiative cooling rates resulting from the correlated k distribution hypothesis. J.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 74 (2002) 299-306.
 
24.    H. Zhang, G.-Y. Shi, An Improved Approach to Diffuse Radiation. J.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 70 (2001) 367-372.
 
 
 
 
 
张鹏,博士,研究员,风云三号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
 
1998年毕业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并获得大气物理博士学位,2001年底开始工作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至今。曾先后以博士后、访问学者等身份工作于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EORC/NASDA)、法国气象局(CMS/Meteo-France)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CIMSS/SSEC/UW-Madison)。现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
 
张鹏长期从事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工程设计工作和卫星资料遥感应用研究,是风云三号应用系统工程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参加者,先后担任风云三号卫星应用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组织编写各类工程技术设计文档20余份。目前任风云三号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负责星上10个遥感仪器产品的顶层设计、工程实现和应用示范,为风云三号卫星资料的遥感应用和技术推广做出了贡献。
 
张鹏研究方向是卫星大气遥感、卫星资料同化和卫星辐射定标。曾先后从事过大气辐射传输计算模型开发、气溶胶和沙尘暴定量遥感、大气温湿度廓线遥感、大气痕量气体遥感及卫星资料同化应用、新型遥感仪器性能指标模拟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在卫星大气成分遥感领域,组织团队先后开发了卫星遥感大气气溶胶、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方法,正在开发卫星遥感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方法,首次实现了利用国产卫星资料对臭氧和气溶胶的全球探测反演。
 
张鹏是多个国际/国内卫星遥感学术组织的成员,近五年主持国内外重要科技研究项目8项,发表文章4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
 
 
 
郭学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专业兼职教授。2007年10月起担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国际云和降水委员会(ICCP)委员,中国气象学会人工影响天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Adv Atmos Sci》,《气象学报》,《大气科学》等专业杂志编委。与同行一起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气象行业专项等项目。主要从事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影响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近年代表性论文:
 
1.    Fu, D., and X. Guo, 2012: A cloud-resolving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merging processes and effects of top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winds. J. Atmos. Sci., 69, 1232–1249. doi: http://dx.doi.org/10.1175/JAS-D-11-049.1.
 
2.    Lu, G. X., and Guo, X. L.,2012: Distribution and origin of aerosol and its transform relationship with CCN derived from the spring multi-aircraft measurements of Beijing Cloud Experiment (BCE). Chin. Sci. Bull., 57: 2460-2469, doi: 10.1007/s11434-012-5136-9.
 
3.    Fu, D., X. Guo, and C. Liu, 2011: Effects of cloud microphysics on monsoon convective system and its formation environment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 two‐dimensional cloud‐resolving modeling study, J. Geophys. Res., 116, D07108, doi:10.1029/2010JD014662.
 
4.    Guo Xueliang and Zheng Guoguang, 2009: Advances in weather modification from 1997 to 2007 in China, Adv. Atmos. Sci., 26,240-252.
相关话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