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3-11-28

 郑国光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84年获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物理系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研究员任职资格,现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国际云和降水物理学协会委员。
 
    该导师一直从事冰雹形成机理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目前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80年代初,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台专门用于模拟冰雹生长的风洞,当时在国内有一定开创性和重要应用价值。1984—1989年,主持“新疆北部冬季层状云降雪的综合探测研究”,揭示了降雪的空间不均匀性、降雪增长特点和降雪机制;主持“人工防雹机理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西北降雹特征,探讨了人工防雹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应用意义。1990—1995年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实验测定了模拟生长冰雹的表面温度分布,研究了冰雹热与质量传输特征,确定了热与质量传输系数,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为冰雹增长理论和数值模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验依据。1995年底回国工作后,在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及其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1993年所参加的“北方层状云人工降水试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独立完成的“冰雹风洞设计与建造、冰雹碰冻增长实验研究”获中国气象学会“首届涂长望青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作为主要完成者所完成的“雹云、雹谱及雹块微结构研究”获“南京气象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主持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人工增雨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冰雹生长物理过程参数化的研究”等。
 
    研究方向:云和降水物理学。
 
 
 
 
秦大河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秦大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籍贯山东省泰安市,1947年1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所长、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 原中国气象局局长。
 
   曾任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冰川学常设工作组副主席、主席,国际雪冰科学委员会副主席,现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气候与冰冻圈计划科学指导组成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常务副主席,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环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主编等职务。
 
    秦大河院士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亚洲腹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他系统研究了南极冰盖表层雪层内物理过程和气候环境记录,有关雪层变质过程、稳定同位素比率与温度的关系、水汽和杂质来源与输送等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使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跃登国际先进行列;率先在中国西部开展雪冰现代过程和雪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验观测研究,论证了我国山地冰芯中气候环境指标的适用性;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变化和冰芯记录的研究,揭示了地球最高海拔区域现代环境和近期气候变化。积极参与IPCC评估活动,主持我国气候变化和西部环境演变评估,促进我国与国际上的气候变化研究同步发展,等等,这为推动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倡导学科交叉和渗透,推动局校合作、促进数据共享;重视新技术新手段的引进和采用,带动和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骨干。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国际科学计划中,如ITASE计划,做出了具有国家显示度的贡献。
 
    迄今发表论文256篇(其中SCI论文56篇),著作11部。研究成果被国际冰川学界著名教科书《冰川物理学》和Nature等SCI刊物引用207次(他引102次),获国家和省部委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等奖各一项。1990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张人禾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2年2月在兰州大学地理系气象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和1991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先后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在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5月至1999年2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作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4月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8月至2001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9月起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热带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亚洲季风的变异、ENSO与亚洲季风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主持过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国家和部委级研究项目。目前为止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正式出版物中发表了13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在SCI(E)收录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得到大量引用。在海气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热带大气和海洋赤道Rossby波耦合产生的一类新的向东传的不稳定耦合波及其在ENSO事件中的作用,提出了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赤道附近风应力异常在ENSO循环中的重要性。在东亚季风的变异方面,提出了ENSO期间在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异常反气旋影响东亚环流和降水,指出了春季土壤湿度和青藏高原植被在东亚夏季风变化中的作用,提出了印度季风水汽输送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在ENSO预测和短期气候预测方面,利用Argo观测资料改进了海洋模式物理参数化方案,明显提高了模式对热带太平洋海温变化的模拟能力以及对ENSO的预测能力;实现了Argo温度和盐度资料在国家气候中心海洋资料同化业务系统中的同化,提高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水平;主持了中国气候观测系统的设计,设计方案由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发文在中国实施。曾荣获多种学术奖励,包括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1993),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奖(199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2003),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中国气象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奖一等奖(2005),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07),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基金(2010)。
 
主要学术兼职:曾任国际"气候变异及其可预测性"(CLIVAR)研究计划科学指导组成员,美国气象学会海气相互作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任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热带气象工作组(WMO/ CAS/ WGTMR)季风专家组执行委员会委员,亚洲季风年国际计划(AMY)科学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大气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报》副主编等学术职务。
 
 
 
丁一汇
 
周秀骥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物理学家,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博士生导师
 
    1962年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同年获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务委员。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
 
    周秀骥院士长期从事大气物理学研究,是我国现代大气物理学创建人之一, 先后创建了我国云雾物理、大气声学、大气湍流、大气遥感、中尺度大气物理、中层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等分支学科, 在国内是该学科的著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承担了许多科研项目,在国家攀登计划“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项目中任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任首席科学家;是国家“973”项目“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中的06课题“新一代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课题负责人。
 
    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5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和4名博士后。并完成专著四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部委级重大科研成果奖共十二项和其他奖多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四等奖各一项。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研究方向:环境与天气气候变化,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大气随机动力学。 
 
 
 
倪允琪  
 
陈联寿  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1982-1984年,应邀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大气科学系从事热带气旋研究。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本院学位委员会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陈联寿院士长期从事天气动力和热带气旋的研究与预报工作。曾任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台风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课题主持人和“十五” 公益专项《登陆台风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研究》的项目主持人。得出了台风非对称结构对其运动影响和登陆台风强度变化机理等多项创新研究成果。长期以来对热带气旋作了系统性和开拓性研究。是国内这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对我国台风研究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担任国家攀登计划(B)青藏高原地气物理过程及其影响项目(TIPEX)的首席科学家,1998年上高原指挥和实施了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对高原大气基础研究作出了贡献。曾长期从事和负责全国范围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的制作和发布,并主持、设计和实施了电视天气预报动态显示业务系统,这对减轻国家台风、暴雨、寒潮等自然灾害和森林火灾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主持、设计并实施了天气预报会商室功能的现代化技术改造。这两项在国内具有开拓性的工程建设目前已普及到全国气象台站,改变了我国天气预报技术环境和服务方式落后的传统格局。其研究工作的论著丰硕。培养博士、硕士20余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省部级一、二等奖多项。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曾担任ESCAP/WMO台风委员会年度报告(TCAR)编委、世界气象组织(WMO)海洋气象委员会(CMM)委员,世界数据中心(WDC)中国分中心气象学科主任,中日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联合协调委员会(JCC)联合主席,国际热带气旋科学大会(IWTC)国际组委会委员、专题主席、联合主席。现任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象研究工作组(WMO/WGTMR)主席、东亚季风国际委员会(IPEAM)委员,IWTC组委会委员,组织和推动了国际热带气象和热带气旋的科技合作。
 
    研究方向为:天气动力学,热带气旋,中低纬度环流相互作用(含高原影响)。
 
 
 
 
丑纪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1934年7月23日出生,湖南省长沙人,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2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和工作(访问学者)一年;1986 年在兰州大学晋升为教授,1987 年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1990年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199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
 
    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数值天气预报和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动力学研究和教学,重点研究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的大气和海洋动力学,特别是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他早期将泛函分析引入数值预报问题,提出了新型“广义解”的概念,设计了一种使用多时刻资料的短期数值预报模式;在长期数值预报理论研究中,证明了大气温压场演变与下垫面热状况的等价性,为解决长期数值预报的初值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建立了一个动力统计的季节预报模式;他还在强迫耗散的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研究中获得了一系列富于创新的成果,有许多工作是开创性的。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989年被命名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7部。代表性专著有:《长期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出版社,1986),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大气动力学的新进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获国家教委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奖;《大气科学中数学方法的应用》(气象出版社,1986);《非线性动力学》(气象出版社,1994)等。培养出一批优秀研究生,其中有2名分别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1);2名获“涂长望全国青年气象科技一等奖”(1992,1998);指导的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99)。
 
    研究方向:数值天气预报和数值模拟
 
 
 
 
李泽椿 正研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1935年6月1日出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65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气与动力气象专业研究生毕业,1983年-1996年先后担任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主任;1987年评为正研高工;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常务理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李泽椿院士几十年来一直在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和科学研究第一线工作,其主要贡献在于作为组织者和主要参加者,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了国家级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体系。曾组织协助北京市气象局建立了中尺度短时(6-24小时)天气预报系统。并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特别是政府和群众对天气预报的需求,结合指导研究生的,开展了提高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的研究。“六•五”期间承担国家计委气象组重点任务“中国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成后投入业务运行,获1985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七•五”期间承担了国家计委重大工程项目 “北京气象中心扩建工程(增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及国家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研究”,项目建成于1993年投入业务运行,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八•五”期间承担国家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我国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研究”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期间承担中国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并行计算在NWP中应用”,该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何梁何利奖;2004年获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贡献奖。
 
    近年来参加了中国工程院的咨询性研究:如钱正英主持的国家院重大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任专题组副组长主持《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发展趋势》专题;主持徐匡迪负责的国家发改委为编制“十一•五规划”对综合性重大问题开展的进行的咨询项目:《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课题中《农业资源保证与环境安全》专题;主持钱正英负责的国家咨询项目《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东北自然环境历史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
 
    承担科技部基础司973咨询专家组成员任务,跟踪评价10个973项目,这些项目涉及气象、地震、海洋等领域。为各省气象部门业务系统的建设作了大量咨询工作。
 
    李泽椿院士作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硕博生导师已培养毕业了十余名博士、硕士生。
 
    研究方向:天气与动力气象 中短期天气预报(长期从事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工作)
 
 
 
 
 
许健民,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1965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气象科研、业务及卫星气象的应用服务工作。他重视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工作。
 
    1980-1986年他在国家气象中心工作。当时我国已参加世界天气监视网,并成为全球通讯系统上的一个节点,通过全球通讯,收集到大量气象资料。但是由于检索调用分发存盘的软件没有跟上,使用资料的研究业务人员仍旧感到用资料难。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并组织人员实施完成了 “实时气象数据库”和“气象专用程序库”。在此期间,他撰写出版了“用磁带交换资料的技术”一书,对气象人员使用国外资料起了积极作用。
 
    为适应我国远程导弹试验的气象保障任务,他提出在常规气象资料十分匮乏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利用非常规资料进行天气分析,并在中央气象台创建了我国热带天气分析业务。
 
    1986年他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任主任后,注重研究气象卫星资料在天气、气候、自然灾害监测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的应用。1987年东北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期间,他主持了森林火灾实时监测服务,及时提出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和服务措施,及时准确地为中央领导和公众提供了大量有用的火情信息,为灭火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务院的表扬。1991年夏季江淮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他提出了用气象卫星资料客观有效地监测洪涝,得出了87个县淹没情况和受灾严重程度的比较表,为国务院和民政部提供了准确的水情信息,受到国家防洪指挥部表扬。
 
    在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建设中,他在组织方案设计、进行技术协调、组织人员攻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所领导的研究组进行了艰苦细致工作,解决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高精度定位的难题,使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图像的定位精度达到了像元级,全面实现了实时、全自动、高精度,为风云二号卫星观测资料的应用做出了贡献。在2001年10月召开的国际气象卫星协调组织第29届会议上,该项工作受到高度评价。评语如下:《WG II applauded China for its innovative approach to navigation and encouraged it to publish details》。
 
    他在卫星云导风产品研究中提出了快速算法,使云迹风的计算在国际上首次用微机实现,并投入了业务运行。在1996年4月召开的国际气象卫星协调组织第24届会议上,受到气象卫星协调组织会议的高度评价。评语如下: 《PRC-WP-06 presented a metho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cloud motion vectors utilizing GMS5 data.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the approach was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requirement, and its consequent compatibility with a PC based implementation. 》
 
    他提出在云高度指定中区分薄卷云和低云的新算法,本研究组人员提出算法。受到国际云导风会议的高度评价。1999年5月的美国气象学会公报刊登了第四届国际云导风会议总结报告 (Johannes Schmetz, Donald Hinsman, Paul Menzel, Summary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Winds Workshop, Bulletin of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Vol. 80, No. 5, May 1999 893-899) 认为是卫星导风领域的重要进展: 《Recent work with FY-2 and GMS data has shown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developing an enhanced method to distinguish low cloud from thin cirrus. The procedure examines the correction of suspect areas with water vapor and infrared imagery to better separate contributions from each and to improve height assignment. Additionally, emiss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and low clouds can be used in a similar way by examining the split window channel difference field; the refl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ice versus water clouds at 3.8 µm can also be used in a similar way. Thus the height assignments of thin cloud tracers are becoming more reliable. The working group recommends additional research in this area. 》1999年8-10月,受欧洲气象卫星组织邀请,课题组成员到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利用相同资料集,对两个组织提出的卫星导风算法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己在美国J.G.R杂志发表。这表明,卫星气象中心云导风的质量己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
 
    许健民曾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8篇;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在国内重要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19篇;撰写出版著作4本;翻译出版和审核出版译著5本。
 
 
 
 
 
 
倪允琪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81年至1984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并工作。1991年至1993年再度应美国Lamont 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 Columbia University的邀请赴美合作研究。原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曾任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委员、CLIVAR中国工作组成员、九五攻关项目“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攀登项目“青藏高原地—气物理过程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专家委员会成员。现任国际GCOS科学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我国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局气候咨询与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成员。
 
    该导师长期从事气候动力学和天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在国内是该学科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编写出版《气候动力学》教材一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研制了“正压原始方程台风数值预报模式”、“斜压原始方程台风数值预报模式”和“九五”攻关重中之重“气候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中的“全球热带海气混合模式”。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一项,1980年和1991年分别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项;1992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1992年获“江苏省中青年科技奖”一项;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我国首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首席科学家)。
     该导师的研究方向为:气候动力学和中尺度气象学。
 
 
 
 
徐祥德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院士,1966年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981年获硕士学位。80年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任教,讲授动力气象学。1987-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迈阿密大学进行数值预报模式理论与技术研究。1990-1992年在天津市气象局任副总工程师。1992年迄今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从事天气动力与大气环境研究工作,历任天气所所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现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先后任六项国家重大计划首席科学家或项目实施执行人,包括“八五”、“九五”攻关项目“黄河暴雨科学试验”、国家攀登—B“青藏高原观测和理论研究”,科技部“973”项目城市大气环境研究项目、中日政府间技术合作JICA高原新一代监测预警工程项目,并主持多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及基金委重点项目等。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委员、理事;中国现场统计学学会、中国计算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中科院大气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LASW)(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兰州大学、湖南大学等兼职教授。
 
获国家科技部“973”先进个人、科技部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研究成果被科技部评为“973”“十五”重大成果,“973”项目研究成果两次被世界气象组织(WMO)评为城市气象领域全球先导性示范项目。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荣誉证书 第六名)。省、部级科技开发奖一次(1),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次(2)、(3)、二等奖二次(3)、(5),三等奖三次,“神五”着陆保障,奥运预报服务等奖励。
 
论文发表在“BAMS”、“GRL”、“JGR”等国内外SCI以及核心以上刊物,共计179篇,专著9部、编著10部;成果被美国科学出版社(Nova Science Publishers)分别三次特邀为该出版社国际发行专著主编与章作者。
 
 
 
 
卞林根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78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从1997年担任硕士生指导教师,已指导毕业硕士生3名,1998年为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2003年为南京气象学院博士生指导教师。
 
    1981年以来一直从事极地气象和高原气象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先后10次赴南北极进行度夏或越冬考察,2次赴青藏高原考察。1996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在发表的论文中被SCI收录的有10余篇(第一作者6篇)。主编考察资料报告7本,参加专著编写3本。1985-1990年主持完成了“南极气象考察与研究”,获1992国家气象局气象科技进步二等奖,“85”期间负责完成了南极在全球变化中作用的子专题,获1996年度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进步特等奖,2002年获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成果一等奖。1997-1999年主持完成了国家攀登-B项目中的“青藏高原昌都地区大气边界层观测与研究”专题。 2000-2003年主持完成暴雨973边界层观测专题。
 
    目前从事国家基础理论研究“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项目,任首席科学家助理。主持“十五”国家公益性研究项目中的“南极地全的响应和反馈作用研究”中的专题。
 
    研究方向:大气边界层物理,极地气象
 
 
丁一汇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系气象专业,1967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生毕业。1979年至1981年、1985年至1986年、1993年至1994年先后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中心作为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从事研究工作。长期担任研究生教学工作,被我国许多大学和研究生院聘任为兼职教授。原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现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顾问、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计划主席、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季风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亚洲季风区能量和水循环试验计划国际科学委员会副主席、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
 
    该导师长期从事季风动力学、灾害性天气以及候变化研究工作。在国内是该学科的著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出版中英文专著9本,主编专集11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7篇,其中22篇论文被SCI收录,33篇论文被SCI刊物引用122次,国内核心刊物引用330余次。被中国科学技术情报中心评为1997年被引用最多的前20名国内科技工作者之一。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4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曾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四项,部委级奖十一项,其中:“中国卫星气象学研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五);“东亚季风研究”,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中国暴雨的研究”,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西太平洋台风形成和结构问题的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暴雨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北京地区短时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1998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西太平洋台风概论”,1980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中国科技部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 我国主要旱涝事件的研究”(专题负责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百年气候变化与模式预测”(课题负责人)。
 
    研究方向:中尺度天气动力学和气候变化。
 
 
 
 
程明虎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78年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2年提前1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硕士研究生,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先后任实习、助理研究员。1988—1991年以同等学历身份获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研究基金(Royal Fellowship),在英国气象局工作。1991—1995年在英国Bristol大学任Research Associate,并获该大学博士学位。1995—1996年在英国里丁大学任Research Fellowship。1996年至今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2001年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聘为一级研究员。2001年被中国气象局聘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理事会理事和中国水利协会选为常务理事。
 
该导师是我国科技部批准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我国重大灾害性气候和天气机理和预测理论”的倡议人之一,现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助理。曾负责筹建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五大研究中心之一的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现领导一个有研究员、博士和研究生等10余人组成的遥感和遥感资料应用研究组,负责承担了11个研究项目。已完成学术论文和科技报告80余篇,专著一部。
 
研究方向:雷达卫星气象学和雷达卫星遥感
 
 
 
 
刘黎平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刘黎平,1963年生,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近五年开展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和雷达新技术及其在灾害性天气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工作包括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质量控制、资料格点化处理、定量估测降水等方法研究,形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和三维基数据拼图软件系统,并应用于北京2008奥运会气象保障、实验室四个外场试验基地、浙江等气象局、推广到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软件系统和临近预报系统中。
 
在国内领先系统开展了双多普勒雷达、双线偏振雷达、毫米波雷达、多基地多普勒雷达、激光雷达等雷达新技术的遥感理论、方法及在灾害性天气如暴雨、雷暴等中尺度动力、热力和微物理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等。建立了双多普勒雷达、多基地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系统、双线偏振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和识别降水粒子相态方法和软件系统,部分结果已应用或正在应用到雷达系统中,为这些探测技术的业务应用提供了基础。
 
开展了中尺度暴雨和雷暴动力结构和热力结构的分析,利用双多普勒雷达探测中尺度暴雨的方法,得到了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风场结构及演变特征;参加了我院牵头的两个973外场试验,主要工作包括:外场试验的设计、雷达资料分析和处理等工作。
 
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2项、气象行业专项1项、科技部专项1项、技术改造项目1项、中国气象局重点项目1项,横向课题6项;参加973项目2项、参加科技部重点平台建设项目1项。
 
近5年在核心及其以上发表论文和即将发表38 篇,其中SCI 1篇,SCIE 2篇,以第二作者出版专著2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奖励。
 
建立了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雷达研究科研群体,在研究生培养、访问学者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7名,在校硕士研究生2名,在校博士4名。
 
 
 
  罗亚丽,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46号
 
 邮编:100081 办公电话:10-6840-8418 传真: 10-6217-5931
 
Email:yali@cams.cma.gov.cn; yali_luo@hotmail.com
 
 
 
学位:
 
2003 年,美国犹他大学,气象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6 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理学硕士学位 1993 年,南京气象学院(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7——至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
 
2004.2——2007.6:美国宇航局朗利研究中心大气科学分部,第一、二级研究科学家
 
1999.8——2004.1:美国犹他大学气象系,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1996.7——1999.7: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运控室,工程师
 
研究兴趣:
 
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机理;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大气数值模式研发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梅雨锋暴雨微物理结构的分析与模拟”(完成)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淮流域梅雨MCS结构特征与对流-层云降水过程研究”(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东亚副热带季风变异机理”主要骨干(2010-2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技术开发及应用”子课题负责人(2012-2016)
 
    国家973项目“我国持续性重大天气异常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主要骨干(2012-2016)
 
    气象行业专项“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与多模式比较研究”主要骨干(完成)
 
专业服务: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作者之一、美国地球物理协会会员、中国气象学会会员、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委员会委员、中央气象台预报员团队指导专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为大气科学领域的学术刊物评审论文,包括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Journal of Climate、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Monthly Weather Review、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cience in China、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等。
 
为美国能源部(DOE)和宇航局(NASA)评审项目申请书,包括 DOE ARM、NASA MAP 等项目。
 
代表性论文:
 
(一)SCI 论文
 
 1.       Luo, Y., H. Wang, R. Zhang, W. Qian, Z. Luo, 2012: Comparison of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vective properties of monsoon precipitation systems over South China and Yangtze-and-Huai River Basin. Journal of Climate, in press.
 
 2.       Luo, Y., R. Zhang, W. Qian, Z. Luo, X. Hu, 2011: Intercomparison of deep convec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Asian Monsoon Region and subtropical North America in boreal summer using CloudSat/CALIPSO data. Journal of Climate. 24, 2164-2177.
 
 3.       Morrison, H., P. Zuidema, A. Ackerman, A. Avramov, G. de Boer, J. Fan, A. Fridlind, T. Hashino, J. Harrington, Y. Luo, M. Ovchinnikov, B. Shipway, 2011: Intercomparison of cloud model simulations of Arctic mixed-phase boundary layer clouds observed during SHEBA.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3, M06003, doi:10.1029/2011MS000066.
 
 4.       Zhang, R., Y. Ni, L. Liu, Y. Luo, and Y. Wang, 2011: South China Heavy Rainfall Experiments (SCHeREX).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89A, 153-166.
 
 5.       Lu, E., Y. Luo, R. Zhang, Q. Wu, and L. Liu, 2011: Regional atmospheric anomalies responsible for the 2009–2010 severe drought in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6, D21114, doi:10.1029/2011JD015706.
 
 6.       Luo, Y., Y. Wang, H. Wang, Y. Zheng, and H. Morrison, 2010: Modeling convective-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on a Mei-Yu front with the WRF model: Comparison with observations and sensitivity to cloud microphysics parameterizat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5, D18117, doi:10.1029/2010JD013873.
 
7.       S. J. Woolnough, P. Bechtold, P. Bolssey, J.-P. Chaboureau, T. Hosomi, S. Iacobellis, Y. Luo, J. C. Petch, R. Wong, and S. Xie, 2010: Convective processes during the suppressed phase of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36, 333-353.
 
 8.       Luo, Y., R. Zhang, and H. Wang, 2009: Comparing occurrences and vertical structures of hydrometeors between the eastern China and the Indian monsoon region using CloudSat/CALIPSO data. Journal of Climate, 22, 1052-1064.
 
 9.       Morrison, H., R. McCoy, S. Klein, S. Xie, Y. Luo, Alexander Avramov, Mingxuan Chen, Jason N. S. Cole, Michael Falk, Michael J. Foster, Anthony D. Del Genio, Jerry Y. Harrington, Corinna Hoose, Marat F. Khairoutdinov, Vincent E. Larson, Xiaohong Liu, Greg M. McFarquhar, Michael R. Poellot, Knut von Salzen, Ben J. Shipway, Matthew D. Shupe, Yogesh C. Sud, David D. Turner, Dana E. Veron, Gregory K. Walker, Zhien Wang, Audrey B. Wolf, Kuan-Man Xu, Fanglin Yang, Gong Zhang, 2009: Intercomparison of model simulations of mixed-phase clouds observed during the ARM Mixed-Phase Arctic Cloud Experiment, Part II: Multi-layered cloud.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135, 1003-1019.
 
 10.   Klein, S. A., R. B. McCoy, H. Morrison, A. S. Ackerman, A. Avramov, G. de Boer, M. Chen, J. N. S. Cole, A. D. Del Genio, M. Falk, M. J. Foster, A. Fridlind, J.-C. Golaz, T. Hashino, J. Y. Harrington, C. Hoose, M. F. Khairoutdinov, V. E. Larson, X. Liu, Y. Luo, G. M. McFarquhar, S. Menon, R. A. J. Neggers, S. Park, M. R. Poellot, J. M. Schmidt, I. Sednev, B. J. Shipway, M. D. Shupe, D. A. Spangenberg, Y. C. Sud, D. D. Turner, D. E. Veron, K. von Salzen, G. K. Walker, Z. Wang, A. B. Wolf, S. Xie, K.-M. Xu, F. Yang, G. Zhang, 2009: Intercomparison of model simulations of mixed-phase clouds observed during the ARM Mixed-Phase Arctic Cloud Experiment. Part I: Single-layer cloud.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35, 979-1002.
 
 11.   Luo, Y., K.-M. Xu, H. Morrison, G. McFarquhar, Z. Wang, G. Zhang, 2008: Multi-layer Arctic mixed-phase clouds simulated by a cloud-resolving model: Comparison with ARM observations and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3, doi:10.1029/2007JD009563.
 
12.   Luo, Y., K.-M. Xu, H. Morrison, G. McFarquhar, 2008: Arctic mixed-phase clouds simulated by a cloud-resolving model: Comparison with ARM observations and sensitivity to microphysics parameterization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65, 1285-1303.
 
 13.   Luo, Y., K.-M. Xu, B. A. Wielicki, T. Wong, and Z. A. Eitzen, 2007: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satellite cloud object data from CERES. Part III: Comparison with cloud-resolving model simulations of tropical convective cloud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64, 762-785.
 
14.   Luo, Y., S. K. Krueger, and K.-M. Xu, 2006: Cloud properties simulated by a single-column model. Part II: Evaluation of cumulus detrainment and ice-phase microphysics parameterization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63, 2831-2847.
 
15.   Luo, Y., S. K. Krueger, and S. Moorthi, 2005: Cloud properties simulated by a single-column model. Part I: Comparison to cloud radar observations of cirrus cloud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62, 1428-1445.
 
16.   Luo, Y., S. K. Krueger, G. G. Mace, and K.-M. Xu, 2003: Cirrus cloud statistics from a cloud-resolving model simulation compared to cloud radar observation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60, 510-525.
 
(二)核心期刊论文
 
 1.  孙虎林,罗亚丽*,张人禾,等. 2011. 2009年6月3~4日黄淮地区强飑线成熟阶段特征 分析. 大气科学,35(1), 105-120.
 
 2.   钤伟妙,罗亚丽*,张人禾,等. 2011. 引发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强降雨过程的成因 分析. 应用气象学报,22(4),385-397.
 
 3.   汪会,罗亚丽*,张人禾. 2011. 用CloudSat/CALIPSO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和亚洲 季风区云的季节变化特征,大气科学,35(6), 1117-1131.
 
 4.   张寅,罗亚丽*,管兆勇. 2012. NCEP全球预报系统在ARM SGP站点预报大气温度、 湿度和云量的检验. 大气科学,36(1),170-184.
 
 5.   董昊,徐海明,罗亚丽*. 2012. 云凝结核浓度对WRF模式模拟飑线降水的影响:不 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对比研究,大气科学,36(1), 145-169.
 
6 .      罗亚丽,2012.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8(2): 90-98.
 
 
赵凤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1990-1994分别在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和日本东京大学作博士后,从事气候变化和大气卫星遥感研究。主持并完成了总装备部目标特性专业组的大气光传输‘九五’重点研究项目863-308云和降水遥感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海域水色卫星遥感大气修正》等课题。
 
    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发表在Appl.Opt.的关于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和CZCS大气修正方法的研究论文受到有关专家的较高评价。
 
    目前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大气和沿海区域气溶胶特性的卫星遥感研究》;《卫星遥感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863-103 A类课题。《云特性的卫星遥感研究》—总装备部卫星应用子专题。
   
    研究方向:环境参数的卫星遥感
 
 
 
 
李维京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李维京,男,博士、研究员、博士导师,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兼职教授。1998-2006年担任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委员会主任,2001-2005年担任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管理组成员。《应用气象学报》、《大气科学》、《气象》编审委员会常务编委,《气象学报》、《高原气象》等期刊编委。
 
长期从事气候预测、气候变化、东亚季风、气候模式与数值模拟、动力延伸预报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我国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是目前月气候预测主要参考方法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为我国统计与动力相结合的气候预测综合业务系统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气候业务预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地预测了1998我国长江流域夏季洪涝,被国家防总、人事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抗洪模范,同时被科学技术部评为1998年全国科技界抗洪救灾先进个人。“九五”参加了96-908-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建立了我国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业务系统,被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作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 负责的“短期气候预测综合动力模式预测业务系统的业务化应用”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应用二等奖。
 
 
 
 
董文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WMO气候学委员会 OPAG4(气候应用和服务)主席,全球变化亚太研究网络(APN)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应用与服务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生态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3.9~1987.6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气象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9~1990.6于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天气动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9~1996.6 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天气动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4.1~1995.1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动力World Laboratory Scholarship;2000.3~2000.6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水文系留学基金项目客座研究员。2005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及导师科研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动力学、气候理论与预测和全球变化,曾主持的主要重大科研项目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多因子自然配置信息改进我国夏季降水预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植被大气双向耦合的区域环境集成模式系统的研制和应用”;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一种新的降尺度模式的研制及其在中国区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参加的重大项目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西部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十多篇。
 
发表的主要论文和专著(*为指导的研究生):
 
[1] 董文杰,封国林,韦志刚等,2005: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北京:气象出版社。
     [2] 董文杰,江静等,2004:人类对北方干旱化的有序适应—观测、虚拟试验和实验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
     [3] Dong WJ,Chou JM, Feng GL,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retrospective numerical scheme and the climate      prediction, Acta Mechanica Sinica,2004,20(5): 455-464(SCI)
     [4] Dong WJ, Feng GL, Dynamics behavior and unstructured state evolution of Fokker-Planck equation,Acta Meteorologica Sincia,2005,63(6)
     [5] 董文杰, 韦志刚, 丑纪范,一种改进我国汛期降水预测的新思路,高原气象,2001年(1)
     [6] 董文杰, 韦志刚,范丽军,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高原气象,2001年(4)
     [7]*Feng GL, Dong WJ,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a retrospective scheme based on comparison with several difference schemes,Chinese Physics, 2003,12(10):1-11(SCI)
     [8]*Feng GL,Dong WJ,On physical basis of ensemble prediction,物理学报,2003,52(9):241-245 (SCI)
     [9]*Zhang JY, Dong WJ, Fu CB, Wu LY, The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cover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NDVI and climate dat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 20(6): 1002-1006. (SCIE)
     [10]*Feng GL, Dong WJ, Jia XJ, Application of retrospective time integration scheme to the prediction of torrential rain, Chinese Physics, 2004,13(3): 413-422(SCI)
 
 
 
 
张义军,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大气物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1年11月在美国新墨西哥矿业技术学院Langmuir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11月至2004年5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12月至2003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所所长、“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研究协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雷电物理、雷暴电学、雷暴起电和放电数值模拟、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护技术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并获得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科技二等奖,赵九章青年科学奖和刘永龄科技一等奖等。
 
    目前负责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地区雷电特征和雷暴电荷结构研究”、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雷电防护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专题“雷电预报模式研究”、科技部攻关项目课题“雷电预警预报方法研究”。
 
    该导师从事大气电学研究工作多年,利用全球大气电路概念建立了一个准稳态的全球大气电路模式,首次讨论了雷暴动力和电力的相互耦合问题。提出了利用闪电先导静电场的变化波形研究闪电接地前通道的倾斜弯曲及传播特征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倾斜、弯曲特征;发展和完善了人工引发雷电电流的直接测量手段,讨论了人工引发雷电对雷暴特性的可能影响以及人工引发雷电后降雨增强的可能物理机制;完善了雷暴动力-电二维时变轴对称模式,并以参数化的方法引入了放电过程,完整系统地描述了雷暴的动力和电过程,研究发现雷暴中起电过程对冰相作用有较强的依赖性,闪电活动是对雷暴监测预警的一个重要参数;发现了在具有正常三极性电荷结构的雷暴云中,云内放电不仅发生于上部正电荷区与中部主负电荷区之间,还存在着反极性放电过程,进一步证实雷暴下部正电荷区的存在并参与放电过程,以及反极性电荷结构的存在;通过实际观测给出了青藏高原雷暴和雷电的主要特征。
 
    研究方向:大气电学、雷电物理与雷暴电学
 
 
 
 
赵平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赵平:博士,研究员,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和大气环流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与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气象厅、美国北极国际研究中心和加拿大气象局等开展合作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特征时期东亚季风、水文、生态相互作用”以及“中国近千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规律研究”等,参加过多项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
 
在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提出的“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 Oscillation)”于2009年被美国国家环境教育基金(NEEF)与美国气象学会(AMS)联合创建的网站(www.earthgauge.net)作为“Climate Fact”收录为100个“Atmosphere Tips”之一。
 
该导师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在《Climate Dynamics》、《Journal of Climate》、《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Atmospheric Research》、《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1994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获得“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和技术工作奖—杰出青年奖”,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研究方向:东亚季风和气候、暴雨机理研究
 
 
 
 
 
 
张小曳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学习/工作经历:
 
1986年于西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于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2月-1992年2月在美国罗得岛大学、海洋学研究生院、大气化学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1998年7月-10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9年3月-6月在美国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环境监测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起任中科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8年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以来任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学科首席研究员,历任所长助理、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2004年6月至今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并在2004年12月-2008年12月间兼任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与风成黄土相结合,气溶胶特性及其气候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
 
担任过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过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中科院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十余项国际及部委级研究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 170余篇,其中70余篇被SCI收录,并在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上联合主编论文集一本,研究成果被SCI大量引用。是大气气溶胶与全球变化相结合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系统性地研究了亚洲粉尘的源区、释放、输送、沉降、变化规律、沙漠化影响及其与全球的联系,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研究成果还转化为国家的业务预报系统,对中国及东亚沙尘天气灾害预警、应对和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在中国不同区域开展大气气溶胶化学、物理和光学特性的野外观测与实验研究,系统深入地认识了其组成、分布与变化特征,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所领导的研究集体在中国气象局支持下,设计并牵头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大气成分骨干观测网,推进了我国气溶胶长期观测研究的发展。
 
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和中国气象局研究开发一等奖(2007)等奖励。获首届中国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199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政府特殊津贴(1998)、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999)、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01)、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层次人选(2004)、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特别贡献奖和专家贡献奖(2009)、科技部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9)。
相关话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