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针对黄色、橙色牡丹品种稀少,野生牡丹濒危,远缘杂交成功率低等现状,该团队先后多次赴云南、西藏等地进行资源考察,摸清了野生牡丹地理分布、居群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生存状况,收集保存系列野生资源;建立了种苗高效繁育技术体系,繁育野生牡丹超过万株,部分解决了野生牡丹濒危问题。在此基础上,以野生牡丹为亲本,采用高效远缘杂交技术,成功培育黄色“秾苑金科”、橙色“秾苑虹妆”等10余个远缘杂交新品种。同时,面对产业需求,课题组先后以“凤丹”牡丹、紫斑牡丹、四川牡丹及国外牡丹品种为父母本材料,创制了一批抗性强、结实率高、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高,并具有优良观赏价值的牡丹新品种,这些品种将为下一步牡丹产业推广奠定良好基础。

牡丹新品种培育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花卉优质高效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药食同源品种定向选育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通讯员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