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猪细小病毒感染呈扩大上升趋势,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细小病毒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感染的主要对象是孕猪,特别是怀孕前的初产母猪,能够引起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等,而母体通常缺乏临诊症状。
该团队首先利用人工基因合成的方法将猪细小病毒 (BQ分离株) 构建到改造后的pBlueScript II SK(+) 载体上,再利用PCR扩增猪细小病毒基因组的中间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同义突变,形成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最后通过无缝克隆技术,构建成猪细小病毒质粒,利用特异性引物和限制性内切酶对筛选的克隆质粒进行分析和验证,将验证正确的质粒转染进PK-15细胞中,进行感染性克隆病毒的拯救,最终成功拯救出包含猪细小病毒全基因组 (携带遗传标记限制性内切酶) 的感染性克隆病毒。(通讯员 高冰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00705-019-04209-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