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连铮先生生前从事大豆科研60余载,选育大豆新品种34个,其中大豆品种“中黄13”产量高,适应性广,累计推广超1亿亩。他时刻关注国际大豆前沿,注重国内外科技交流,经常为大豆产业建言献策,要求千方百计提高大豆单产,增加农民收入,以提高大豆种植面积。王连铮十分重视大豆产业技术队伍建设,重视培养青年人才,他捐资设立了“王连铮大豆青年科教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大豆科学研究与生产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技人才。
会议认为,王连铮先生通过牵头大豆品种选育和凝聚大豆科研人才队伍,为我国大豆种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王连铮先生为代表的一代种业人的带领下,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会议要求,以学习王连铮先生为契机,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为助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学习和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要坚持价值引领,将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变成推动科研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三要立志成为有家国情怀,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科研工作者。
盖钧镒院士等王连铮生前的好友、同事、学生、王连铮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在首发式上共同回忆了王连铮先生的感人事迹,探讨了王连铮先生的科学精神和高尚品德。
《王连铮文选》主要收录王连铮先生一生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论著、品种和成果等学术成就,收集和整理了王连铮先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考察报告,分为大豆育种研究、大豆遗传研究、野生大豆收集、保存与利用、大豆高产栽培与营养生理、国内外大豆科研和生产情况报告以及附录共6个章节,包括90余篇原创论文,共计157万字。该书不仅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科技参考文献,也是王连铮先生务农、学农、爱农的人生历程的真实写照。(通讯员 卫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