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郭会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13


姓 名:郭会君 性 别: 女
职 称:副研究员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guohuijun@caas.cn
个人网页:
创新小组:小麦诱变育种

本人简历(学习、工作)
1995年9月至1999年7月在莱阳农学院农业教育专业本科学习;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7月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工作;2003年3月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先后担任研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期间于2009年3月至9月赴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植物诱变育种实验室和英国洛桑试验站进行“TILLING技术在小麦中的应用”合作研究。
研究方向:
小麦诱发突变新种质创制与等位变异研究
主要贡献:
综合应用物理和化学诱变方式,创制以小麦主栽品种京411为背景的全生育期大容量呈梯度表型突变体库1个,库容4000余份,涉及根、茎、叶、穗、籽粒等一系列表型性状,携带若干重要农艺性状新基因和新等位变异,已应用于基础理论解析和育种实践工作中。建立并优化了小麦高通量突变体定向筛选TILLING技术平台,鉴定小麦淀粉合成关键基因新等位变异若干个,在此基础上对TaSSIVbTaAGP.L等基因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合作育成小麦新品种3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申请3项;发表论文30余篇。
获奖成果和荣誉称号:
小麦诱变育种。201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突出成就团队奖,排名第3
抗逆高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1年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排名第12
在研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小麦淀粉合成酶基因TaSSIV新等位变异挖掘及其在淀粉合成中的遗传作用(**),2018-2021,主持;
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主要农作物诱变共性技术开发(2016YFD**),2016-2020,主持;
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项目,作物突变种质快速利用与高效育种(CPR5024),2018-2019,副主持。
主要论文和著作:(近年发表的,重要的选10篇左右有代表性的即可,按年份排列)
Guo H, Yan Z, Li X, Xie Y, Xiong H, Liu Y, Zhao L, Gu J, Zhao S, Liu L*, Development of a High-Efficient Mutation Resource with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Hexaploid Winter Wheat and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Alleles in the TaAGP.L-B1 Gene.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8:1404.
Guo H #, Liu Y #, Li X, Yan Z, Xie Y, Xiong H, Zhao L, Gu J, Zhao S, Liu L.*, Novel mutant alleles of the starch synthesis gene TaSSIVb-D result in the reduction of starch granule number per chloroplast in wheat. BMC Genomics, 2017, 18:358.
Li W.#, Guo H.#, Wang Y., Xie Y., Zhao L., Gu J., Zhao S., Zhao B., Wang G., Liu L.*,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alleles induced by EMS-mutagenesis in key genes of kernel hardness and starch biosynthesis in wheat by TILLING, Genes & Genomics, 2017,39: 387-395.
Xiong H. #, Guo H.#, Xie Y., Zhao L., Gu J., Zhao S., Li J., Liu L.*, Enhancement of dwarf wheat germplasm with high yield potential derived from induced mutagenesis,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17,doi:10.1017/S**00459.
Xiong H, Guo H, Xie Y, Zhao L, Gu J, Zhao S, Li J, Liu L.*, RNAseq analysis reveals pathways and candidate genes associated with salinity tolerance in a spaceflight-induced wheat mutant.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2731.
Shi K#, Gu J#, Guo H, Zhao L, Xie Y, Xiong H, Li J, Zhao S, Song X, Liu L.*, Transcriptome and proteomic analyses reveal multiple differences associated with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in the spaceflight-induced wheat albino mutant mta. PLoS One, 2017, 12: e**.
Guo Hui-jun, Zhao Hong-bing, Zhao Lin-shu, Gu Jia-yu, Zhao Shi-rong, Li Jun-hui, Liu Qing-chang*, Liu Lu-xiang*,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Chlorophyll-Deficient Mutant Mt6172 in Wheat,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2,11(6): 888-897.
夏家平,郭会君,谢永盾,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刘录祥*,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135的叶绿体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作物学报,2012,(11):2122-2130。
赵洪兵,郭会君,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刘录祥*,空间环境诱变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作物学报,2011,(01):119-126。
郭会君,靳文奎,赵林姝,赵世荣,赵洪兵,刘录祥*,实践八号卫星飞行环境中不同因素对小麦的诱变效应,作物学报,2010,(05):764-770。
审定品种(或新种质):
小麦新品种:航麦247,国家审定,国审麦**,排名第3;
小麦新品种:航麦901,北京市审定,京审麦**,排名第3;
小麦新品种:航麦96,国家审定,国审麦**,排名第5;
辣椒新品种:宇椒5号,黑龙江省2009年登记,排名第6.
获得专利(本人姓名加粗):
刘录祥,郭会君,李晓,闫智慧,谢永盾,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用于小麦淀粉合酶基因TaSSIV等位变异检测的引物SSIV-1b及其检测方法。中国,授权公告日:2016年10月5日;专利号:ZL5.9
刘录祥、郭会君、向小华、谢永盾、赵林姝、张昕、古佳玉、李军辉、赵世荣。小麦矮杆基因RhtDC20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537及其用途。中国,授权公告日:2016年3月30日;专利号:ZL5.7
刘录祥、赵林姝、郭会君、赵世荣、古佳玉、李军辉。一种作物细胞育种的方法。中国,授权公告日:2013年1月2日;专利号:ZL2.6
刘录祥、郭会君、李家才、韩微波、赵林姝、赵世荣、王晶。一种地面模拟宇宙粒子辐射育种方法。中国,授权公告日:2009年6月10日;专利号:ZL0.8
刘录祥、赵林姝、郑企成、王晶、赵世荣、郭会君、陈文华。一种克服基因型障碍的小麦组织培养方法。中国,授权公告日:2005年6月22日;专利号:ZL**.X




相关话题/作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