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宋振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13



姓  名:宋振伟    性 别:男  
职  称:副研究员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songzhenwei@caas.cn
个人网页:
课 题 组:农田生态与耕作制度

本人简历:
宋振伟,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5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系本科学习;2004年9月至2009年6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攻读硕博连读研究生,其中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开展博士联合培养合作研究。1999年7月至2004年8月在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2009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农学会立体农业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理事。
研究方向:
农田生态与耕作制度。
主要贡献:
主要从事农田生态与耕作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的理论创新与模式集成、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农田合理耕层构建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全球环境基金等各类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
获奖成果和荣誉称号:
2015年“水稻高产与稻田减排的耕层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5/15);2015年“玉米节能高效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获黑龙江农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11);2014年“春玉米密植高产与水热高效的栽培理论与技术”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12);2014年获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第二届青年人才奖。
在研科研项目:
1.东北玉米带状间作对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及机制(2017—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2.作物高产高效的栽培学机制与途径(2015—2019),国家“973”计划课题,参加;
主要论文和著作:
(1)Song, Z.W., Gao, H.J., Zhu, P., Peng, C., Deng, A.X., Zheng, C.Y., Mannaf, M.A., Islam, M.N., Zhang, W.J.. Organic amendments increase corn yield by enhancing soil resilience to climate change. Crop Journal, 2015, 3: 110-117.
(2)Song, Z.W., Zhu, P., Gao, H.J., Peng, C., Deng, A.X., Zheng, C.Y., Islam, M.N., Mannaf, M.A., Zhang, W.J..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aggregate composition under continuous corn cropping system in Northea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5, 153: 236–244.
(3)Song, Z.W., Zhang, B., Tian, Y.L., Deng, A.X., Zheng, C.Y., Mannaf M.A., Islam M.N., Zhang, W.J.. Effects of nighttime warming on the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in a winter wheat field of Yangtze Delta Plain, 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4, 13(7): 1477-1485.
(4)Song, Z.W., Guo, J.R., Zhang Z.P, Kou, T.J., Deng, A.X., Zheng, C.Y., Ren, J., Zhang, W.J.. Impacts of planting systems on soil moisture, soil temperature and corn yield in rainfed area of Northeast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13, 50: 66-74.
(5)Song, Z.W., Zhang, H.L., Snyder, R.L., Anderson, F.E., Chen, F.. Distribution and trends in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2010, 136(4): 340-347.
(6)宋振伟,郭金瑞,闫孝贡,任军,郑成岩,邓艾兴,张卫建. 耕作方式对东北雨养区玉米光合与叶绿荧光特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7): 1900-1906.
(7)宋振伟,郭金瑞,邓艾兴,寇太记,任军,张卫建. 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特征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16): 108-114.
(8)宋振伟,齐华,张振平,钱春荣,郭金瑞,邓艾兴,张卫建. 春玉米中单909农艺性状和产量对密植的响应及其在东北不同区域的差异. 作物学报. 2012, 38(12): 2267-2271.
(9)宋振伟,邓艾兴,郭金瑞,任军,闫孝贡,张卫建. 整地时期对东北雨养区玉米产量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5): 254-258, 263.
(10)宋振伟参编. 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
(11)宋振伟参编. 中国保护性耕作制.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获得专利:
(1)张卫建, 宋振伟, 陈金, 郑成岩, 邓艾兴, 田云录, 张彬. 调控田间作物的环境温度的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1.8
(2)张卫建, 宋振伟, 陈金, 郑成岩, 邓艾兴, 田云录, 张彬. 被动式夜间增温设备. 实用新型专利, 4.1
(3)张卫建, 宋振伟, 郭嘉, 郑成岩, 邓艾兴, 黄山. 监测土壤氮动态的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 ZL5.7
(4)张卫建, 宋振伟, 路明,杭晓宁, 郑成岩, 邓艾兴. 水稻浸润灌溉栽培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 ZL1.9
(5)张卫建, 郑成岩, 张俊, 宋振伟, 邓艾兴, 杭晓宁, 张艺, 朱相成, 江瑜, 张鑫. 温室气体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ZL8.9
(6)张卫建, 郑成岩,张俊, 宋振伟, 邓艾兴, 江瑜, 张鑫, 朱相成, 张艺, 杭晓宁. 一种盆栽温室气体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ZL9.7
(7)欧阳由男,张卫建,杨国强,王艳丽,宋振伟,李春生. 水稻盘育秧无土营养板. 实用新型专利, ZL0.8




相关话题/作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