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董志强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13



姓  名:董志强  性 别:男   
职  称:研究员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dongzhiqiang@caas.cn 
个人网页:
课 题 组:作物高产栽培生理

本人简历:
董志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土壤学与农业化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至1988年3月在河北省藁城市农业局工作,担任助理农艺师;1988年3月至1994年9月在河北省棉花研究所工作,分别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9月-2000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7月-2002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7月-2002年12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工作,担任副研究员(在博士后流动站期间评聘);2003年1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作物高产栽培生理与化学调控。
主要贡献:
在作物激素生理与调控技术、作物代谢生理与调控技术、作物逆境生理与调控技术、新型化学调节剂的研制与应用、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与推广等方面做出一定成绩。截止2016年5月,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主持研制新型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各类作物生长调节剂1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转让6项,专利产品近5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发表文章70篇,主编参编专著3部。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生1名(联合培养),硕士生22名(含联合培养及专业学位硕士生),指导进修、实习人员20余名。
获奖成果和荣誉称号:
近10年科研成果:①玉米冠层耕层优化高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2名;②作物产量分析体系构建及其高产技术创新与应用,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名;③春玉米密植高产与水热高效的栽培理论与技术,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3名;④作物产量分析体系构建及其高产技术创新,中国农科院技术发明一等奖,第2名。⑤粮食作物两熟制光温资源优化配置及其高产高效技术与应用,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2名;⑥作物产量分析体系构建及其高产技术创新与集成,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第2名;⑦粮食作物两熟制光温资源优化配置及其高产高效技术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第6名。
2011年获得科技部“粮食丰产工程”先进个人荣誉。
在研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北春玉米增密缩穗的激素机理与化学调控(主持人);
[2]横向合作项目:新型氮肥增效剂的研制与应用(主持人);
[3]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参加人)。
主要论文和著作:
[1]徐田军,董志强**,兰宏亮,裴志超,高娇,解振兴.低温胁迫下聚糠萘合剂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2,38(2): 352-359,通讯作者。
[2]徐田军,董志强**,高娇,陈传晓,焦浏,解振兴.聚糠萘水剂对不同积温带玉米灌浆期叶片衰老和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2,38(9):1698-1709,通讯作者。
[3]徐田军,董志强**,高娇,陈传晓,焦浏,解振兴.不同积温带玉米籽粒灌浆过程的变化与化学调控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2):451-458,通讯作者。
[4] 高娇,董志强**,徐田军,陈传晓,焦浏,卢霖,董学瑞. 聚糠萘水剂对不同积温带玉米花后叶片氮同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11):2938-2947,通讯作者。
[5]陈传晓,董志强**,高娇,徐田军,焦浏,卢霖,张凤路.不同积温对春玉米灌浆期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6):1593-1600,通讯作者。
[6]卢霖,董志强**,董学瑞,焦浏,李光彦,高娇. 乙矮合剂对不同密度夏玉米花粒期叶片氮素同化与早衰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5, 41(12): 1870-1879,通讯作者。
[7] 解振兴,董志强**,兰宏亮,高娇,朱平,彭畅. 磷酸胆碱合剂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叶片衰老生理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2,26( 1) : 0157- 0163,通讯作者。
[8] 陈传晓,董志强**,高娇,徐田军,焦浏,卢霖,张凤路. 聚糠萘水剂对不同积温带春玉米灌浆期光合性能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3,21(3):66~70,75,通讯作者。
[9] 卢霖,董志强**,董学瑞,焦浏,李光彦,高娇. 乙矮合剂对不同密度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5,5:53-55.
[10] 焦浏,董志强**,高娇,陈传晓,卢霖,董学瑞,李光彦,许艳丽. 双重化控对春玉米不同密度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2(6):51-58,通讯作者.
[11]高娇,董志强**,徐田军,陈传晓,焦浏,卢霖,董学瑞. 聚糠萘水剂对低温胁迫玉米幼苗氮代谢酶活的调控效应[J].玉米科学,2013,21(4):48-54,通讯作者。
专著:董志强,于海青著.《吨田宝应用手册百问百答》,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2月。
获得专利:
[1]董志强,舒文华,张保明,金石桥,宁明宇。转Bt基因抗虫棉专用生长调节剂,专利号ZL5.1,授权公告号:A, 授权公告日:2005.11.16,已于2011年转让,进入商品化生产销售阶段;
[2]董志强,赵明,张保明。玉米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3.9,授权公告号:CNC, 授权公告日:2009.03.04,已于2009年转让,进入商品化生产销售阶段;
[3]董志强,赵明,张保明。玉米扩穗增粒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号ZL0.2,授权公告号:CNB, 授权公告日:2011.11.02,已于2011年转让,进入商品化生产销售阶段;
[4]董志强,赵明,张保明,王学军。一种玉米抗低温增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1.7,授权公告号:CNB, 授权公告日:2011.0727,已于2011年转让,进入商品化生产销售阶段;
[5] 董志强。一种水稻抗低温抗倒伏扩穗增粒增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1.8,授权公告号:CNB, 授权公告日:2013.01.16,已于2011年转让,进入商品化生产销售阶段;
[6]董志强。一种小麦抗低温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4.9,授权公告号:CNB, 授权公告日:2013.10.30,已于2011年转让,进入商品化生产销售阶段;
[7]董志强,姜照伟,李小萍,李义珍,赵明。再生稻专用增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0.0,授权公告号:CNB, 授权公告日:2013.01.16;
[8]董志强。水稻高光效抗逆增产调节剂,公告号CN9.8;
[9]董志强。小麦高光效高产调节剂,公告号,CN2.8;
[10]董志强。玉米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公告号,CN2.1;
[11]董志强,于海清。花生抗逆高产调节剂,公告号,CN4.1。
专利转化与推广状况:
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转让给黑龙江禾田丰泽兴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推广:①玉米、小麦、水稻抗倒伏增产调剂——“吨田宝”、“金得乐”、“玉米伴侣”、“康丰利”,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平均年推广面积3000万亩。②玉米、小麦、水稻等抗低温、抗倒伏、抗干旱、抗瘠薄植物生长调剂——“吨田宝”,在东北春玉米/粳稻区、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区、长江中下游水稻区平均年推广面积5000万亩;2013年-2015年“吨田宝”分别在黑龙江省春玉米/粳稻、内蒙古自治区春玉米、江西省水稻、山东省小麦、甘肃省小麦、新疆自治区小麦和安徽省小麦纳入政府采购计划;2015年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文在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吨田宝”。




相关话题/作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