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 ,430062
单 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电 话:027-86827874 手机:13971622191
电子信箱:huangqd@oilcrops.cn
董彩华:女,1975年6月生,博士,副研究员,发育遗传学专业。毕业于武汉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到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从事油料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负责油料作物Unigene库的构建和维护,并参与油菜抗菌核病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机制研究工作。目前从事油料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与配子体发育研究,主要研究控制油菜配子体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分子机理,并构建新型授粉控制体系。所用技术包括基因表达谱分析、突变体库创建与分析、转基因、人工微RNA、TILLING、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目前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大豆转基因专项,院所专项基金项目等。承担国家“863”项目,“973”课题等科研项目12项。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迄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
联系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 430062
单 位: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电 话:027-86829403,18907148250,
Email: dongch@oilcrops.cn
梅德圣,男,1971年10月出生,副研究员。1994年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2005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油菜生物技术育种,主要从事甘蓝型油菜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和分子标记以及杂交油菜品种选育工作。2000年1月至3月在法国RPG公司分子标记实验室学习分子标记技术。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植物所(CSIRO,Plant Industry),从事海甘蓝的基因克隆、载体构建以及基因转化和表达方面的研究。参加国家863计划、973计划、948项目、跨越计划等国家或省部委重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20多项,主持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专项基金1项,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参加选育出优质油菜新品种12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建立油菜分子育种体系,包括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鉴定油菜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通过分子育种与传统选择相结合,培育生产安全性高、优质高效的油菜新品种。
联系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 430062
单 位: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电 话:027-86711636
Email:deshengmei@hotmail.com
张奇,男,博士,副研究员,美国California大学Davis分校访问学者。1999年7月本科毕业于扬州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01-2007年就读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主要从事农药免疫分析应用技术与基础理论研究,先后获硕、博士学位,其中博士学位论文获“南京农业大学十佳博士学位论文”和“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7月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享受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三级岗待遇。
现承担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948项目、院所长基金、武汉市晨光青年计划以及科技局平台项目等,研究内容主要涉及:1)免疫半抗原分子设计理论与合成实践研究;2)真菌毒素、菊酯农药等污染物免疫分析技术研究;3)基于量子点、胶体金、免疫复合物噬菌体肽等新材料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4)免疫传感分析技术研究; 5)真菌毒素污染控制技术与理论研究。近5年在《TrAC Trend Anal Chem》、《Biosens. Bioelectron.》、《J Agri Food Chem》、《Anal Chim Acta》、《Food Chem》、《Molecules》、《Anal Lett》、《Microchem J》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国际引文统计累计被引用100余次。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际同行专家建立互访合作研究关系。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430062
单 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电 话:027-86711839; 027-86711839、027-86812862
Email: zhangqi@oilcrops.cn
魏芳:女,1979年12月出生,博士,副研究员。2002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200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为分离科学和技术,在固相微萃取、整体柱微萃取等样品前处理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将其成功和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联用,实现复杂生物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快速、准确测定。2007年7月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主要开展了高通量,高灵敏的油料样品前处理及检测方法(HPLC-MS, GC-MS)的开发及其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研究。曾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Electrophoresi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Talanta”等杂志发表多篇SCI论文。2008年获得第33届HPLC国际会议大会组委会资助,前往日本京都参加了HPLC国际会议。主持了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 “油菜及拟南芥微量种子中脂肪酸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及其应用研究”。目前正在主持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固定酶的微波酶解新技术在油料饼粕蛋白酶解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①食品质量与安全。②食品化学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