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430062
单 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电话(传真):(027)86811836,手机13886015155
Email:zhangxr@oilcrops.cn
周 蓉,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长期从事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多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评价与种质创新;基因挖掘与功能验证等。近期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农业部大豆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子项目,农业部转基因重大专项以及所长基金项目等。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430062
单 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电 话:(027)86735887 13545084969
电子邮件:zhourong@oilcrops.cn
方小平,男,副研究员。大学本科1986年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198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
1) 油菜基因工程育种;
2) 转基因油菜生态环境风险研究
3) 油菜远缘杂交与新种质创造;
4)油菜抗逆(抗旱、抗寒、耐渍、抗虫等)分子机理与基因调控。课题年均经费50万元左右。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转基因专项项目。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 430062。
单 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电 话:027-86600020(O)、13871292977, Email: xpfang@public.wh.hb.cn。
张春雷 男,1960年4月生人。1997年7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植物生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环境生物学研究室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生物质与生物能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长期从事作物高产生理、数字栽培技术以及种植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3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已培养研究生8名。
主要学术成就:1.超高产栽培:①研究建立三熟制地区油菜超高产“四三”栽培模式,即三熟三杂三优三高,完善了以壮苗移栽、深沟窄厢、健身强株、适氮增硼、病害综合防治等为内涵的油菜高产技术体系。②建立和完善了“油-稻两熟区油菜直播高产技术”,提出以机械替代人工或牛力,播前适度耕整、开沟做畦,抢墒播种、适期早播、密植高产为核心内容的直播高产技术。 2.种植制度与轻简高效栽培技术:①筛选出稻田免耕移栽油菜/套播短叶萝卜-早稻-免耕稻草还田移栽晚稻;稻田免耕移栽油菜/春马铃薯-早稻-免耕稻草还田移栽晚稻;稻田免耕移栽油菜/套种蒜苗/早熟西瓜-免耕直播晚稻等4种油菜可持续高效种植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规范。②筛选出适合长江流域不同农区的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模式,如谷林套播、棉/油套播、棉/油双套双栽、板田直播+稻草覆盖等。③对现有的油菜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以直播替代育苗移栽、以机械化大生产替代人工以及以免(少)耕替代传统的精耕细作是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④提出“油菜根茬的生物熏蒸”新概念,在油菜与小麦交错区,油菜与小麦条带间作或轮作,防治小麦土传病原真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3.技术集成组装优化与规模化示范:①优选良种、优化播期和最佳种植密度,并将传统的“三发”栽培技术与化学调控技术、水肥运筹技术、抗逆减灾技术等和以免(少)耕为核心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组装。②长江流域油菜模拟优化栽培管理决策系统(Rape-CSODS)的研制与应用,把作物模拟模型、专家经验和栽培优化理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快速、准确指导油菜生产、减少决策失误。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430062
单 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电 话:(027)86739796(O); 86816429(H);13517272036(Mobile Phone)
E-Mail: charles_zhang@vip.163.com
黄庆德,男,1964年9月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承担农产品储藏与加工领域油料加工与油料油脂营养和油脂化工专业方向、以及新能源领域的液体生物质能源专业方向的科研和开发工作。承担国家“863”、国家“十五”攻关、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成果转化、国家公益研究专项、中意合作、 国家“948” 、地方及企业委托科研等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十一五”科技支撑农产品加工领域研究课题各1项。现为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产后处理与加工岗位科学家。
获得国家和地方科技进步奖励4项,其中: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应用获200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双低油菜脂质蛋白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中国饲料》、《中国油脂》、《食品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