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68年,是山东省荣成市。
研究领域
生态学及环境科学。
教育背景
1988年8月在新疆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1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所,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5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植物学专业生态学方向。
1997年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出站,林学专业生态学方向。
工作简历
1991年7月始参加工作。
1991年7月-1992年7月,新疆农业大学生物基础部统计学教研室任教,参加新疆治蝗灭鼠指挥部委托课题“新疆蝗害的预测预报”,导师为著名统计学教授张荷观先生。
1992年8月-1995年8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从事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问题研究。导师为著名植物生态学家陈灵芝先生。
1995年9月-1997年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森林生态学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导师为著名森林气象学家、北京林业大学校长贺庆棠先生。
1997年9月-2001年1月,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与环境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此期间为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讲授生态学概论、环境学导论、气象学及城市生态学,参与九五国家重点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森林环境学”的编写。
1999年11月至2000年1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和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双方资助,赴美做访问学者及博士后研究,导师为美国科学院院士F.StuartChapinIII。在此期间,参加LTER课题“极地森林及冻原生态系统与大气间二氧化碳、水气与热量交换的研究”。
2001年2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地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重点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
2004年1月-2004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生物学部与地学部办公室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照明学会光生物学与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8.4至今)
江西省生态学会第三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03.10-2009.4)
学术兼职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生态研究中心兼职教授(2007年起)
期刊编委
SCI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NonlinearSciencesandNumericalSimulation(ISI检索最新影响因子为5.276,5年影响因子为4.414)编委(2007年至今)
教授课程
在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任教期间为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讲授气象学、生态学概论、环境学导论及城市生态学。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承担过部分植物生态学课程的讲授和野外生态学实习。
发表论文
目前共发表论文60余篇,近年主要发表论文如下:
1.Li,H.T.,Gu,C.J.,Liang,T.,Xu,J.Y.,John,R.2010.Anewperspectiveofecosystemhealth.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22(1):127-132.(inEnglish).
2.Li,H.T.,Han,X.G.andWu,J.G.2006.VariantScalingRelationshipforMass-DensityAcrossTree-DominatedCommunities.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48(3):268?277.(inEnglish,SCI).
3.Li,H.T.,Han,X.G.andWu,J.G.2005.LackofEvidencefor3/4ScalingofMetabolisminTerrestrialPlants.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47(10):1173?1183.(inEnglish,SCI).
4.Li,H.T.,Xia,J.,Xiang,L.,Liang,T.andLiu,Q.J.2005.SeasonalVariationofδ13CofFourTreeSpecies:ABiologicalIntegratorofEnvironmentalVariables.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47(12):1459?1469.(inEnglish,SCI).
5.Liang,T.,Ding,S.M.,Song,W.C.,Chong,Z.Y.,Zhang,C.S.Li,H.T.,2008.Areviewoffractionationsofrareearthelementsinplants.JournalofRareEarths,26(1):7-15.(inEnglish,SCI).
6.Liang,T.,Wang,S.N.,Cao,H.Y.,Zhang,C.S.Li,H.T.2008.EstimationofammonianitrogenloadfromnonpointsourcesintheXitiaoRivercatchment,China.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10):1195-1201.(inEnglish,SCI).
7.Liang,T.,Ding,S.M.,Zhang,C.S.,Zhang,Z.L.,Yan,J.C.,Li,H.T.2005.FractionationofRareEarthElementsinPlantsⅠ.FractionationPatternsandTheirFormingMechanismsinDifferentOrgansofTriticumAestivum.JournalofRareEarths.23(2):224-229.(inEnglish,SCI).
8.李海涛,王姗娜,高鲁鹏,于贵瑞.赣中亚热带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生态学报.2007,27(2):693-704.
9.李海涛,于贵瑞,李家永,陈永瑞,梁涛.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四种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养分释放研究.生态学报.2007,27(3):898-908.
10.李海涛,廖迎春,严茂超.新疆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地理学报.2003,58(5):765-772.
11.李海涛,于贵瑞,李家永,梁涛,陈永瑞.井冈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动态及磷、钾释放速率.应用生态学报.2007,18(2):233–240.
12.李海涛,向乐,夏军,林耀明,梁涛.应用热扩散技术对亚热带红壤区湿地松人工林树干边材液流的研究.林业科学.2006,142(110):31-38.
13.李海涛,杨柳春,严茂超,董孝斌,胡聃,张照喜,杜化堂.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量动态模拟及其宏观价值评估.资源科学.2005,27(4):154-159.
14.李海涛,沈文清,桑卫国,李家永.MTCLIM模型(山地小气候模拟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其潜在应用.山地学报.2001.19(6):533~540.
15.李海涛,沈文清,夏军.MTCLIM模型系列研究报告(1):温度估算方法在中国亚热带山地的有效性验证[J].山地学报,2003,(04):385~394.
16.李海涛,沈文清,夏军。2003。MTCLIM模型系列研究报告(2):湿度估算方法在中国亚热带山地的有效性验证。山地学报,21(4):395-401。
17.李海涛,沈文清,夏军等。2003。MTCLIM模型系列研究报告(3):辐射估算方法在我国亚热带山地的有效性验证。山地学报,21(5):537-541。
18.李海涛,夏军,沈文清,刘琪憬,于贵瑞。2003。MTCLIM模型系列研究报告(4):辐射估算方法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山地的改进。山地学报,21(5):542-549.
19.李海涛,于贵瑞,袁嘉祖。2003,中国现代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未来前景预测。中国农业气象,4期,1-4页。
20.李海涛,陈灵芝.应用热脉冲技术对棘皮桦和五角枫树干液流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1998,20(1):1-6.
21.李海涛,廖迎春,董铭,梁涛.田间可调式UV-B辐射增强对籼型杂交稻“协优432”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P349-355。
22.李海涛,董铭,廖迎春,卢存福,梁涛.模拟UVB增强胁迫对大田水稻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392-397。
23.李海涛,姚永军,周曙东,可调式UVB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5(6):953-957。
24.董铭,李海涛*,卢存福,廖迎春,梁涛,大田条件下模拟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3):122-125(*为通讯作者).
25.李海涛,陈灵芝.1999,暖温带山地森林的小气候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3(2):139-147.
26.李海涛,陈灵芝.1998,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树种若干水分参数的季节变化。植物生态学报,22(3):202-213.
27.李海涛,韩兴国,陈灵芝,1997,华北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茎流研究。生态学报,17(4):371-376.
28.李海涛,严茂超,沈文清,刘文江。新疆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干旱区地理,2001,24(4):289-296.
发表著作
副主编论著1部,《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于贵瑞、李海涛、王绍强主编,气象出版社,2003年。
参编论著1部(《中国生态系统》,孙鸿烈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承担其中的森林水分循环部分;参编《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观测规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
科研活动
主持并完成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重点类课题“典型红壤丘陵区植被-大气界面过程研究”(批准号:20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表B区紫外辐射对红壤丘陵区水稻品种的生理生态学效应”(批准号:30170152)、所知识创新领域前沿项目“UVB变化对我国南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学机制”(课题号:CX10G-C02-01)、横向合作课题“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承担所知识创新主干科学计划专题“典型区域生态系统碳蓄积过程模型与碳蓄积量评估”第2子专题““红壤丘陵区典型生态系统碳蓄积量研究”(课题号:CX10G-E01-02-01)、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流域分布式水文循环模型”第2子专题“典型人工林流域小尺度水、热、碳通量交换及其耦合作用研究”(课题号:CX10G-E01-08-02);作为专题第二负责人合作承担所知识创新主干科学计划专题“红壤丘陵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观测与模型研究”(课题号:CX10G-E01-03-05);参加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及近海碳收支研究”子专题“中亚热带丘陵山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研究”(课题号:KZCX1-SW-01-01A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课题“南方丘陵坡地农林复合经营动因与水文及小气候效应分析”(课题号:KZCX2-4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的植被光能利用率研究”;承担研制国内第一套可调式UVB自动增强系统用于测定南方水稻对UVB增强的反应;作为咨询组专家参与执笔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咨询报告“关于全面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建议”上报国务院。目前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鄱阳湖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安全支撑技术研究”的分项专题“沙化土地与水土流失区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号:2007BAB23C03-01,经费额度35万);参加环境保护部项目子课题“全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子课题“中国重点湖泊流域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营养盐输出响应”。
任副高职以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5篇,其中SCI论文6篇,EI刊物论文2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篇数为31篇;副主编专著1部(《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于贵瑞、李海涛、王绍强,气象出版社,2003年);参编专著1部(《中国生态系统》,孙鸿烈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参编《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观测规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主要贡献:
1、陆生植物个体水碳代谢速率与生物量的指数关系。植物的代谢速率与其质量的幂指数关系,与地表植被的水碳代谢规律密切相关,是生态学家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本人与植物所韩兴国研究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邬建国教授合撰的论文“LackofEvidencefor3/4ScalingofMetabolisminTerrestrialPlants”(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2005,47:1173-1183),通过对中国森林1266块样地资料的分析,对美国生态学界流行的生物体代谢速率与其质量的3/4指数法则提出质疑,表明在陆生植物中缺乏关于3/4幂指数法则的经验证据,并发现其关键结论不仅缺乏文献数据支持,而且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有违专业常识的取舍。在关于生物世界的基本“法则”——生物体代谢速率与其个体质量是否为恒常的3/4幂指数关系的国际大讨论中,提出了来自中国的不同意见。普林斯顿大学LarsO.Hedin教授2006年1月26日在Nature上发表综述“Plantonadifferentscale”中正面引用了该研究结果(Nature(439卷:7075期,399页)。2006年4月,美国、法国、加拿大的40位生态学者(HeleneC.Muller-Landau等)在国际著名生态学刊物“EcologyLetters”上联合发表文章质疑Brown与Enquist等建立的3/4幂指数“法则”(EcologyLetters,9卷:5期,575–588页;10卷10期,889–901页),再次正面引用该研究结果。目前还被国际重要刊物AnnalsofBotany(99卷:95-102页)、FunctionalEcology(20卷:2期,405–412页)、NewPhytologist(171卷:1期,27–40页)以及JournalofEcology(95卷5期:1084–1097)等引用。美国科学院院士F.StuartChapinIII评价该研究结果为““对生态学的重要贡献”、“确实是对生态学的重要贡献”。2005年10月发表至今,单篇被引用频次24次(Google学术搜索,截止2010年12月)。
2、山地小气候模型在我国亚热带山地的有效性验证及其改进.作为人事部择优资助重点项目“典型红壤丘陵区植被-大气界面过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流域分布式水文循环模型”、知识创新工程主干科学计划“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观测与模拟”等项目的重要内容,对适用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山地小气候模型(MTCLIM)模型的温度、湿度及辐射子模型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山地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对模型作出了改进,使得在我国南方山地利用邻近有台站地区的气候数据来延拓无测站地区的气象资料、用一站已有的易测指标来推算该站的湿度、辐射等气象资料,成为可能。该系列研究成果整理成5篇论文,在《山地学报》发表,对推进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开展,产生了较好影响(《山地学报》21卷4期385页编者按)。
3、地表UVB增强对我国南方水稻的生理生态学效应。通过增光和滤光两种试验方法对臭氧层所导致的UVB增强对我国南方水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国内第一套可调式B波段紫外线自动增强系统,避免了国内已有的“方波实验”可能夸大紫外辐射处理效应的弊病,得出了地表UVB辐射增强20-30%对主要供试品种的产量、品质和养分积累基本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这一结果与国内多数方波处理的实验结果不同,对于正确预测臭氧层衰竭对我国南方水稻生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在中国照明学会光生物学与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多次进行学术交流,在同行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自2008年起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应用美国生态学家H.T.Odum的能值分析方法,分别对新疆和江西两省区环境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贡献,分析了不同时期能值用量、能值流入流出情况、能值投入率、环境负荷率等指标及其变化,为上述地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在国内影响因子较高的《地理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新疆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2003年9月发表后至今,单篇被引用频次达93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江西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2003年2月发表后至今,单篇被引用频次达60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截止2010年12月),获“《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创刊30周年30篇高被引频次论文奖”;促进了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
在国内较早采用热脉冲、热扩散技术测定森林生态系统的树液通量,估算森林的水分蒸散,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EI刊物论文《应用热脉冲技术对棘皮桦和五角枫树干液流的研究》,目前单篇被引频次达123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截止2010年12月),在同行中具有很大影响;通过横向合作课题,与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启动了常规观测,对该地区的森林碳储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给出了研究结论和建议;与梁涛研究员合作,研究稀土元素在植物-土壤系统中的迁移规律以及潮间带沉积物不同粒度区域重金属含量特征;参与孙鸿烈院士主编专著《中国生态系统》的编写,承担其中的森林水分循环部分,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作为所知识创新工程主干科学计划“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行动计划“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科技部973计划“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的重要成果,与于贵瑞研究员合作主编《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系统地总结了碳循环与碳蓄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研究的主要成就,在相关研究领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自2007年起至今,一直担任高影响因子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NonlinearSciencesandNumericalSimulation》编委(ISI检索最新影响因子为5.099,5年影响因子为2.41);自1999年9月任硕士生导师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人(沈文清、廖迎春、董铭、向乐、王潜、顾晨洁),目前2名在读(朱璐平、陈桂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承担部分植物生态学课程的讲授和野外生态学实习。
科研项目
目前在研国际合作项目1项:
InteractiveChangesofEcosystemsandSocietiesontheMongolianPlateau:fromCoupledRegulationsofLandUseandChangingClimatetoAdaptation (NASANNX09AM55G)
PrincipalInvestigator(PI):JiquanChen,Landscape&EcosystemScienceLab,Univ.of Toledo.
CollaborativeTeam:HaitaoLi(CO-I)(IGSNRR,ChineseAcademyofSciences);Ochirbat Batkhishig(CO-I)(MongolianAcademyofSciences,Mongolia);ShiqiangWan(CO-I),(Inst.ofBotany,CAS,China);ChuluunTogtokh(CO-I,NationalUniv.ofMongoliaandtheGlobalChangeNational Committee,Mongolia)
招生方向
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核算及环境经济学问题、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通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生态学模型等。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
自1999年9月任硕士生导师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6人,目前2名在读。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liht@igsnrr.ac.cn
联系电话:010-64888996
手机号码:13683390616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01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海涛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3-11-16
相关话题/地理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4年硕士推免生拟录取名单
2014年硕士推免生拟录取名单序号 姓名 性别 毕业学校 报考专业 报考导师 备注1 郭昱杉 女 北京林业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3-11-16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4年免试推荐硕士生(含直博生)复试通知
2014年免试推荐硕士生(含直博生)复试通知 一、我所定于2013年9月25日-26日复试,具体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3-11-1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4年推荐免试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办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4年推荐免试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办法 推荐免试硕士生招生办法一、申请条件1、人文地理学、地图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3-11-1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2014年硕士招生简章
2014年硕士招生简章一、报考条件1、符合教育部2014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简章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规定的报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所 2013-11-1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4年硕士招生目录
P020130717393029848480.pdf 322a9dc1dd34c73a9adf76441ed6fbae.pdf (1.08 MB)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3-11-16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3年硕士拟录取名单
姓名 性别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3-11-16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3年硕士生第二批、三批复试名单
2013年硕士生第二批复试名单 姓名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3-11-16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3年硕士生复试名单(第一批)
2013年硕士第一批复试名单 考生姓名 性别 毕业学校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3-11-16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3年硕士生复试规程
复试规程 为规范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工作,完善选拔机制,根据教育部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3-11-16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4年直博生招生专业及导师名单
序号 导师 专业 招生方向1 赵艳 自然 古生态与古气候2 郑景云 自然 气候变化3 邵雪梅 自然 气候变化及影响4 葛全胜 自然 全球变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