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邮电大学202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4-05-01

  211 翻译硕士英语

一、考试目的

   《翻译硕士英语》作为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英语水平。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MTI考生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语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英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以英语为例)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能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3、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英语写作和翻译四个部分。总分为100分。

   一、词汇语法

   1、要求

   1)词汇量要求:

   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5,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

   考生能正确运用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题型:

   多项选择或改错题

二、阅读理解

   1、要求

   1)能读懂常见英语报刊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

   2)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题型

   1) 多项选择题(包括信息事实性阅读题和观点评判性阅读题)

   2) 简答题(要求根据所阅读的文章,用3-5行字数的有限篇幅扼要回答问题,重点考查阅读综述能力)

   本部分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选材体现时代性、实用性;重点考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理解观点的能力;对阅读速度有一定要求。

三、翻译

   1、要求:

   考生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英汉互译,译文需流畅自然,地道得体。

   2、题型:英译汉或汉译英

四、英语写作

   1、要求:

考生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400词左右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该作文要求语言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

   2、题型:命题作文

 

240日语二外

一、 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考核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日语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读懂一般难度的文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猜测生词词义,并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能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就熟悉的题材,写出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基本完整的短文,能够基本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累计掌握词汇量约2800个。

二、 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为除“听、说技能”以外的全部内容。本考试由六个部分组成:“词语”、“语法”、“阅读理解”、“日译汉”、“汉译日”和 “作文”。

   1、词语  共40题,20分。

   主要考核考生对词语的读音、当用汉字、意义、用法的掌握情况。

   2、语法  共20题,20分。

   测试考生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运用能力。

   3、阅读理解  共10题,20分。

   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阅读速度。

   阅读题的设问要点如下:

   (1)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2)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文章的发展和结果;

   (4)隐含的信息;

   (5)重要语句的含义;

   (6)生词词义;

   (7)指示词所指代的内容等。

   4、日译汉  1-2题,15分。

   测试考生对日语书面材料的理解及其日译汉的能力。

   5、汉译日  5题,10分。

   测试考生常用句子的汉译日能力。

   6、作文  1篇,15分。

   测试考生的日语写作能力。考试形式为命题作文,要求考生按规定写出一篇200—250字的短文。

三、 试题结构

   试题采用客观性多项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相结合的形式。客观性试题要求考生从每题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写出答案。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关注新闻与传播的行业发展及社会应用现状,在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新闻实务与传播实务环节的涵义与适用范围,具备综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新闻采访的特点、流程与内容

   2、网络时代新闻采访的新特点

   3、新闻写作的特征与要求

   4、媒介融合与新闻生产的新流程、新特点

   5、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6、互联网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7、新闻评论的特征及要求

   8、新闻评论的写作实务

   9、网络媒体的运营模式

   10、网络媒体的策划方案实务

   11、网络媒体的营销策略

   12、网络媒体的营销策划实务

   13、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知识

   14、危机传播的基本策略

   15、危机传播的操作实务

   16、传播效果的评估方法

   17、网络媒体的政府监管

   18、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伦理规范

   19、网络时代新闻与传播从业者的媒介素养

三、试题类型

   1、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为150分。

   2、题目类型:简答题,论述题,实务操作题。

354 汉语基础

   本考试大纲根据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入学考试大纲》(2010)制订。大纲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考试性质

   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

   (一)具备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二)具备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

   (三)具备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分析”“汉语应用能力”三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1.语言学基础

   2.汉语概况

   3.现代汉语语音

   4.现代汉语词汇

   5.现代汉语语法

   6.汉字

   7.古代汉语

   (二)汉语语言分析

   1.语音分析

   2.词义分析

   3.语法分析

   (三)汉语应用能力

   1. 辨音和标音能力

   2. 字形、字义辨别能力及汉字书写规范

   3. 词汇、语法规范

   4. 文言文阅读理解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60分,汉语应用能力50分,汉语语言分析40分。

   (四)试卷结构

   1. 填空15分

   2. 选择20分

   3. 判断正误35分

   4. 改错10分

   5. 分析(词语/句法/复句/语段)40分

   6. 简答20分

   7. 古文今译10分

 

357英语翻译基础

一、考试目的

   《英语翻译基础》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英汉互译实践能力是否达到进入MIT学习阶段的水平。

二、考试性质及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翻译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汉两种语言转换的基本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

   3、具备较强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二个部分:词语翻译和英汉互译。总分150分。

   I. 词语翻译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准确翻译中英文术语或专有名词。

   2、题型

   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写出题中的30个汉/英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的对应目的语。汉/英文各15个,每个1分,总分3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 英汉互译

   1、考试要求

   要求应试者具备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初步了解中国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具备一定的英汉科技知识;译文忠实原文,无明显误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表达基本无误;译文无明显语法错误。

   2、题型

   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翻译出所给的文章,英译汉为250-350个单词,汉译英为150-250个汉字,各占60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英语翻译基础》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

题  型

题  量

分值

时间(分钟)

1

词语翻译

英译汉

15个外文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

15

30

汉译英

15个中文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

15

30

2

英汉互译

英译汉

两段或一篇文章,250-350个单词。

60

60

汉译英

两段或一篇文章,150-250个汉字。

60

60

总计

 

 

150

180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一、考试目的

   重点考察国际商务相关的概念、理论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以及实践技能。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壁垒

   第三章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

   第五章 国际贸易实务

   第六章 跨境电子商务

第二部分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第一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第二章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决策

   第三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与东道国效应

   第四章 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

第三部分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第二章 外汇市场、外汇业务与风险

   第三章 国际金融市场

   第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

第四部分 国际商务环境与运营

  第一章 国际商务环境

   第二章 国际营销

   第三章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三、试题结构

   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考试要求

   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和分析思辨能力。

二、考试内容:

   1、中外新闻学发展史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3、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4、新闻传播的过程和模式

   5、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

   6、新闻专业主义

   7、新闻的舆论监督与社会责任

   8、新闻传播效果

   9、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10、中外传播学发展史

   11、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12、传播与技术的关系

   13、人际传播

   14、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15、大众传播

   16、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7、新媒体传播

   18、传播效果理论

   19、传播受众理论

   20、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2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 试题类型

   1、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为150分。

   2、题目类型: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本考试大纲根据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入学考试大纲》(2010)制订。大纲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考试性质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评价目标

   (一)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二)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三)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主要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

   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

   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1.教育学基础

   2.心理学基础

   3.语言教学基础

   (三)材料分析写作

   1. 分析与实践能力

   2. 论文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50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60分,材料分析写作40分。

   (四)试卷结构

   1. 填空30分          

   2. 判断正误10分       

   3. 选择20分

   4. 名词解析20分      

   5. 简答30分           

   6. 材料分析与写作40分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我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备一定中外文化、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具有较强的现代汉语基本功。

   3、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总分150分。

   I. 百科知识

   1、考试要求

   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题型

    试卷提供25个名词概念,要求考生或者名词解释、或者选择判断。每小题2分,总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 应用文写作

   1、考试要求

   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背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简历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题型

   试卷提供应用文写作的信息、背景及写作要求。共计4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I. 命题作文

   1、考试要求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文字要求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逻辑清楚。

   2、题型

   试卷给出情景和题目,由考生根据提示写作。共计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六、答题与计分

   1、要求考生用钢笔或者圆珠笔在考卷上作答

   2、考试内容与相关分值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

题 型

题量

分值

时间(分钟)

1

百科知识

25个名词解释

50

相关话题/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