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邮电大学202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10)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3-05-21

   向量空间,向量线性相关性,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第四章:矩阵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运算,矩阵乘积的行列式与秩,矩阵的逆,矩阵的分块,初等矩阵,初等变换;

   第五章:二次型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标准形,规范型,正定二次型,半正定二次型,负定二次型,半负定二次型;

   第六章:线性空间

   集合,映射,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维数、基与坐标,基变换与坐标变换,线性子空间,子空间的交与和,子空间的直和,线性空间的同构;

   第七章:线性变换

   线性变换的定义,线性变换的运算,线性变换的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对角矩阵,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不变子空间,若当(Jordan)标准形;

   第八章:欧几里得空间

   定义与性质,标准正交基,同构,正交变换,对称变换,子空间,实对称矩阵的标准形。

三、试题结构

   卷面满分为150分,基本题得分约90左右,中偏难或较难题约占60分。主要是计算和证明题。

 

817英语语言学与文学基础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大学本科期间所学的语言学概论和英美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且语言学方向考生能够运用语言学基本规则和理论分析一般的语言现象,文学方向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批判。

二、考试内容

   语言的概念、特征以及各分支的概念、研究内容;英美文学著名作家、作品、地位、文学人物形象和意义。

   语言学方向:语音学、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社会文化语言学、语言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计算机语言学、语言教学和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概念、研究领域、基本原理和规则、分析方法等。

   文学方向:英美文学简史、英语国家著名作家生平以及文学地位、作品的内容概要以及文学地位、作品人物和意象的分析等。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填空题、概念题、简答题、综合问答题、分析题。

 

818 教育技术学综合

一、考试目的

   要求考生:(1)系统深入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灵活用之于实践,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熟练掌握C语言和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编程解决问题。

   考试内容

   本综合考试科目由《教育技术学》《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三部分组成

   (一)《教育技术学》

   1、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1)教育技术的AECT定义;

   2)教育技术研究对象与范畴;

   3)学与教的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传播理论。

   2、教学系统设计

   1)教学系统设计的涵义与本质;

   2)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

   3)课程开发及其流程。

   3、教学媒体开发与运用

   1)教学媒体的分类与特性;

   2)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

   3)网络课程的开发;

   4)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应用模式,教育技术标准。

   4、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概念;

   2)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技术;

   3)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4)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5、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征;

   2)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作用;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与特征;

   4)信息化教学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

   6、教育技术发展新动态

   1)近年内出现的应用于教育的主流新技术

   2)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及对未来的影响

   (二)《数据结构》

   1、数据结构概述

   1)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

   1)线性关系、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包括单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构造原理;

   3)在以上两种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线性表实施的基本操作,包括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链表的建立、插入与删除、检索等操作对应的算法设计(含递归算法的设计)。

   3、堆栈与队列

   1)堆栈与队列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

   2)堆栈与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的构造原理;

   3)在不同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堆栈与队列实施插入与删除等基本操作;

   4)堆栈和队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

   4、树与二叉树

   1)树与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名词术语,树与二叉树的转换;

   2)完全二叉树与满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3)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与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构造原理;

   4)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与按层次遍历,以及在二叉链表基础上各种遍历算法(重点为非递归算法)的设计与应用;

   5)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概念、建立(插入)、查找与平均查找长度;

   6)哈夫曼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5、图

   1)图的基本概念、名词术语;

   2)邻接矩阵存储方法和邻接表存储方法的基本构造原理与特点;

   3)图的深度优先搜索与广度优先搜索的过程;

   4)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和拓扑排序的基本概念与求解过程。

   6、文件及查找

   1)顺序查找法,折半查找法以及查找过程对应的“判定树”的构造;

   2)B-树的基本概念,B-树的插入与查找;

   3)散列(Hash)文件的构造、散列函数的构造,散列冲突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散列冲突的基本方法。

   7、内排序

   插入排序法(含折半插入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堆积排序法(大顶堆积)和二路归并排序法的排序原理、规律与特点。

   (三)《C语言程序设计》

   1、C语言基本知识

   1)C语言的特点以及C语言程序的组成;

   2)数据类型,包括整型、实型、字符型等常量与变量和变量的赋值;用typedef定义类型;

   3)各种类型数据之间的混合运算;

   4)各类运算符(包括自增、自减运算符)的运算规则与优先级,条件运算符;

   5)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表达式sizeof的含义。

   2、语句

   1)赋值语句(含条件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含if、if-else、switch)、循环语句(含while、do-while、for语句,包括循环嵌套和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

   2)输入/输出语句,包括整型、实型、字符型(含字符串)等类型数据的格式输入函数scanf和格式输出函数printf。

   3、数组

   1)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引用与初始化;

   2)字符数组的定义、引用与初始化,字符数组的输入与输出,字符串和字符串处理函数。

   4、函数

   1)函数的定义,函数参数(形参和实参)与函数的返回值;

   2)函数的调用,包括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函数的调用;

   3)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及存储方式。

   5、宏定义

   1)带参数的宏定义;

   2)包含文件的处理。

   6、指针

   1)指针的基本概念,变量的指针与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包括定义、引用以及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

   2)数组与指针,包括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的定义与赋值、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

   3)字符串与指针,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7、结构体

   1)结构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与引用;

   2)结构体数组。

   8、文件

   1)C文件的基本概念,文本文件的类型指针FILE与文本文件的使用方式;

   2)文本文件的打开(fopen函数)与关闭(fclose函数);

   3)文本文件的状态,包括feof函数和ferror函数;

   4)文本文件的读写,包括fputc函数和fgetc函数、fgets函数与fputs函数等;

   5)文本文件的输入函数fscanf和输出函数fprintf。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编程题

   3、考试内容比例:《教育技术学》占考试内容的50%,《数据结构》及《C语言程序设计》共计占考试内容的50%。

 

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资源,广泛运用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管理过程。本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的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行政管理学

  •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政府职能
  • 行政权力
  • 行政组织
  • 公务员制度与发展
  • 行政决策与执行
  • 政府公共关系
  • 公共危机管理
  • 行政法治
  • 行政伦理
  • 政府绩效管理
  • 行政监督
  • 行政改革与发展

第二部分 公共经济学

   (一)公共经济学概论

   (二)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三)外部效应

   (四)公共物品或服务

   (五)公共选择

   (六)公共支出

   (七)公共预算

   (八)公共收入

   (九)财政体制

   (十)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十一)国际财政

第三部分 电子政务

  • 新公共管理改革理论
  • 电子政务中政府流程再造
  •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
  • 数字政府的发展态势与挑战
  • 新时代电子政务的案例分析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相关话题/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