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一)(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9-27



二、考试内容

1、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波函数的标准条件,动量分布概率,薛定谔方程,连续性方程,定态薛定谔方程。

2、一维定态问题

一维方势阱,一维线性谐振子,一维散射。

3、力学量用算符表示

力学量的平均值,算符的运算规则及其一般性质,厄米算符的本征值与本征函数,共同本征函数,不确定关系,力学量完全集,角动量算符,连续谱本征函数的归一化,力学量平均值随时间的演化,量子力学中的守恒量。

4、量子力学的矩阵表示与表象变换

态和算符的矩阵表示,表象变换,狄拉克符号。

5、中心力场

两体问题化为单体问题,球对称势和径向方程,无限深球方势阱,氢原子及类氢离子,三维各向同性线性谐振子。

6、自旋

电子自旋态与自旋算符,泡利矩阵,自旋单态与三重态,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

7、全同多粒子系

全同粒子不可分辨原理,全同粒子系波函数的交换对称性及构造方法。

8、定态问题的近似方法

定态非简并微扰轮,定态简并微扰轮。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以计算题为主,还可以有选择、填空、问答、证明等题型。

 

61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考试目的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一定的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二、考试内容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及其社会功能;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历史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

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4、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世界的运动发展;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5、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整体与部分;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相对与绝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

6、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7、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实践和人类社会的产生;人的本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8、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产力;现代生产实践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9、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有机系统;社会交往与社会有机系统;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有机系统的演化

10、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

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

11、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2、科学及其社会功能

科学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作用;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

发展的前景

13、认识的本质和特征

认识的本质;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认识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属性;认识的历史演化和现代发展趋势

14、认识的辩证过程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

15、思维方法

    方法和方法论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6、真理和价值

 真理、价值、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17、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

 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文化的分类、结构和功能;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18、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人的自由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概念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613民法

    考试目的

考察学生掌握的民法总论及其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灵活运用民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

    考试内容

(一)民法基本概念、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变动、代理制度、诉讼时效、除斥期间与期限。

(二)人身权概述、人格权、身份权。

(三)物权总论、所有权、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相邻关系、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四)债权总论、债的类型、债的履行、债的保全和担保、债的转移与消灭。债权分论、合同概述、合同订立、双务合同中的抗辩权、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各种有名合同、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因悬赏广告和缔约过失所生之债。侵权行为之债概述、侵权行为的法律要件、侵权行为的抗辩事由、一般侵权行为、特殊侵权行为、侵权行为的效力。

(五)继承权概述、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遗产的处理。

 

614英语语言基础

一、 考试目的

考查本科阶段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二、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涉及英语语言基础知识,重点围绕阅读能力、辨析能力、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命题。

三、 考试形式及要求

1、通过对短文中词义辨析、句法推理、逻辑分析、因果推断等进行多项选择;

2、通过对句子中词形、词性、词义、语法、句法的掌握进行多项选择;

3、通过对短文中词法、句法和语篇的理解,辨析词、结构和逻辑等存在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4、通过对汉语短文的正确理解,将其中部分段落翻译成英文;通过对英文短文的正确理解,将其中部分段落翻译成汉语;

5、根据题目写出一篇不少于150词的文章。内容要切题、遣词要准确、造句要显层次、段落要合理、全文要通顺。

四、 试卷结构

阅读理解 40分,词汇与结构 20分,改错 20分,翻译 40分 (汉译英20分,英译汉20分),写作30分。

 

615公共管理理论

一、考查目标

本科目包括公共管理学和西方行政学说史。公共管理理论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管理公共事务的一般性规律。学习公共管理理论可以帮助公共管理者整合社会资源、广泛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等方法,强化公共部门的治理能力,以达到提高管理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本科目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学和西方行政学说史,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的公共管理问题。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

1.1 公共管理的意义

1.2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1.3 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1.4 新公共管理

1.5 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第二章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2.1 作为一般管理者的角色

2.2 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2.3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2.4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2.5 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

第三章 公共部门的角色

3.1 公共部门的性质与需要

3.2 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3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3.4 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3.5 政府失灵

3.6 矫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策略

第四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4.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性质

4.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4.3 公共部门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4.4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第五章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5.1 公共政策的性质

5.2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5.3 政策规划与设计

5.4 公共政策执行

5.5 公共政策评估

第六章 公共组织管理

6.1组织的性质

6.2 公共组织的特性

6.3公共组织设计与管理的一般原则

6.4 传统科层组织及其困境

6.5 弹性化政府的组织设计

6.6 组织设计:组织学习的观点

第七章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7.1 领导与影响力系统

7.2 领导权力与领导效能

7.3 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

7.4 权变领导理论

7.5 转换型领导理论

第八章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8.1 人力资源的特性

8.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8.3 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功能和系统

8.4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8.5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8.6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8.7工作生活质量——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

8.8 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第九章 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

9.1 公共预算的性质、功能

9.2 公共预算的原则

9.3 政府预算制度及其评估

9.4 政府会计

9.5 政府财务报告

9.6 政府采购管理

9.7 政府财务审计

第十章 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化政府

10.1 信息与公共管理

10.2 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10.3 公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0.4 电子化政府

第十一章 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11.1 绩效管理的性质与作用

11.2 公共部门服务的绩效评估与衡量的一般性指标

11.3 标杆管理与绩效管理

11.4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

第十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

12.1 危机的性质与影响

12.2 公共危机管理与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

12.3 公共危机管理的战略

12.4 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与政策

第十三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13.1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13.2 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服务

13.3 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

13.4 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13.5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第十四章 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

14.1 公共管理中的责任:性质、重要性及困难

14.2 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

14.3 立法控制与责任

14.4 司法控制机制与责任

14.5 公民参与责任的维护

14.6 公共管理职业与职业伦理
相关话题/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