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目录说明·通信网络综合技术研究所 |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网络综合技术研究所其前身北京邮电培训中心成立于 1986年,是原邮电部部级培训基地。多年来,为IT行业 培养 了大批中高级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在国内外通信运营业、通信制造业中享有很高的信誉。近十年来,研究所逐渐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 高素质 教师队伍,承担着学校赋予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和指导博士后研究生的任务,同时,继续从事通信领域中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研究所现有研究生指导教师 30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1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7人,还有一批协助导师培养研究生的中青年教师。 通信网络综合技术研究所 2008年 硕士研究生共有 5个专业面向社会招生: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生物医学工程。 目前研究所的在校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余人。在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近600人。 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中 ,研究所的导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 l 宽带通信网理论与技术、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 l 宽带移动多媒体技术、图像检索与信息过滤、 l 通信网接入理论与技术、通信网流量工程与服务质量 l Ad Hoc网络研究与实现 l 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宽带通信理论与技术 l 无线移动通信、异构网络融合技术、移动泛在网络技术 l 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l 定位技术与业务研究 l 下一代网络理论与接入、监测、网络管理理论与技术 l 下一代网络技术及安全管理 l 光纤通信与移动通信宽带网络理论与技术 l 纳米光通信器件的研究等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网络管理与多媒体宽带视频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多核技术、数字图书馆和信息管理系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及其自动化等。 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中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辐射信息安全、移动网接入与互联新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无线传感与检测、宽带无线及光接入技术等。 在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中 ,主要研究方向为:未来移动通信、宽带无线通信、现代信号处理、无线定位;移动通信中关键技术及应用、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小波分析在通信中的应用等。 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工程与通信技术、生物信息学与人体建模、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等。 近五年来,通信网络综合技术研究所承担各项科研近 120项,其中包含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软科学研究项目,并且还正在积极与通信企业广泛合作,进行项目研究和开发工作。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0篇。 为了给研究生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近几年,通信网络综合技术研究所与国内外著名公司合作先后增设如下研究室和实验室: l 与美国 Intel公司合作建立了北邮—英特尔“互联网交换架构(IXA)实验室” l 与美国 Wind River公司合作建立了北邮-风河嵌入式系统认证中心 l 与迈普公司合作建立了北邮-迈普网络工程实验室 l 与 AutoSoft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通信网络实验室 l 与上海恒泰电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北邮 —恒泰 通信软件研发中心 l 与加拿大 NewBridge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数据通信网络实验室 l 与美国 Luncent公司、中国电信合作建立了SDH光同步传输网络实验室 l 由日本富士通公司提供设备的 ATM实验室。 通信网络综合技术研究所可为在校研究生提供多种充足的助管、助教岗位,所内各课题组、各位导师均有科研经费可为研究生学习、研究提供足够的助研岗位。 | |||||||||||||||||||||||||||||||||||||||||||||||||||||||||||||||||||||||||||||||||||||||||||||||||||||||
|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