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目录说明·信息工程学院 | ||||||||||||||||||||||||||||||||||||||||||||||||||||||||||||||||||||||||||||||||||||||||||||||||||||||||||||||||||||||||||||||||
信息工程学院是体现北京邮电大学特色的专业学院之一,教学和科研面向多个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学院整体上具有理工结合、教学科研并重的特色。信息工程学院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学院的发展目标是,横跨信息科学技术多个领域,宽口径、多层次、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办学。 学院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级重点学科,设信号与信息处理、密码学、信息安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数学等六个硕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密码学、信息安全等三个博士点。在通信理论、编码理论、密码学、智能理论、宽带 IP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智能数字内容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 名誉院长周炯槃院士是我国信息理论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胡正名教授、钟义信教授、吴伟陵教授和李道本教授等均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享誉全国的知名学者,以雷振明教授、杨义先教授和郭军教授为代表的中青年博士生导师是学院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以吕铁军教授、王小捷教授、李学明教授和王晓湘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是学院的中坚力量,教师 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学院设 4个教研中心、1个研究中心。 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以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侧重移动通信和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信息系统自动化教研中心:以控制理论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侧重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及信息网络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信息科学教研中心 /信息安全中心: 以应用数学、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侧重网络信息安全、现代密码学理论与技术以及编码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多媒体信息技术教研中心:以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侧重宽带多媒体信息传输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宽广电信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宽带交换与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学院目前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863计划”项目、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点项目。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学院每年都会获得一定数量的社会赞助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奖学金名额,院内一些课题组也会根据不同情况为学生提供数额不等的科研补助。学院面向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协助指导本科毕设、教学辅导、课件制作、指导实验、学籍管理等方面设有多个助教、助管岗位。 主要科研方向 宽带通信技术 : 网络流量和业务质量监测、宽带通信、ATM交换、IP交换 移动通信技术 : 先进信息理论、未来蜂窝通信技术、高速无线传输、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 通信网理论与技术 : 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未来移动通信与业务提供、宽带移动IP网络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 网络安全的攻击防御与评估、信息加密与伪装、电子商务安全、编码密码学 智能信息技术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数字内容搜索、网络智能、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控制 多媒体通信系统 : 多媒体信源编码、嵌入式多媒体终端、下一代网络与多媒体、多媒体传输技术 主要获奖成果 “ 10G比特秒ATM交换机(BTC—9500)”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跳频通信地址编码理论研究”国家发明三等奖 “高精度脱机手写汉字识别系统”国家 863评测第一名 “跳频通信地址编码理论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编码密码学》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最佳信号理论与设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BTC—9402数字交叉连接机”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于 Internet的网络安全机制研究”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信息隐藏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现代密码学中的布尔函数”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人脸检测系统”国家 863评测第一名 “文本分类系统”国家863评测第一名 国际计算语言学会汉语名词实体识别微软语料开放评测第一名 | ||||||||||||||||||||||||||||||||||||||||||||||||||||||||||||||||||||||||||||||||||||||||||||||||||||||||||||||||||||||||||||||||
|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