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邮电大学【线上教学巡礼】(八)——“数”你最棒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线上也能指导艺术设计作品?云端课程如何解决实际操作的难题?本期线上教学巡礼我们一起走进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的在线课堂,看数媒学院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如何保证线上教学效果?如何让师生充分体验翻转课堂的魅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快来一起走进数媒学院精彩纷呈的云端课堂吧!
一、线上开展任务式教学,师生互动共成长——孙尚老师讲授《动态速写》课程
《动态速写》课程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快速捕捉人物和动物动态的能力,从而为动漫专业打下良好的造型基础。课程设计采用任务式教学方法,课前教师将课件、课程参考视频和图片上传爱课堂和QQ群,学生提前预习基本知识点,课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回答学生疑问,根据图片进行动态速写绘画写生,教师直播课堂绘画示范并讲解分析难点。每次课随机抽出两名学生作业上传QQ群,教师进行集体讲评并指出共性问题。下课后,学生可单独找教师进行作业点评和修改,也可回看课程录播视频。教师课下布置作业,课前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难度。

线上教学直播

线上教学实况

作业批改和讲解
二、搭建直播小环境,任课教师变“主播”——李荣锋老师讲授《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疫情期间,为保质保量开展线上教学,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的老师们做足了功课,经常性开展严谨而不乏创意的课程组研讨。李荣锋老师作为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主任,率先开启了“主播”之路,利用家里不到2平米的地方搭建了直播小环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线教学硬件环境配置

使用AirServer做笔记本的ppt投影

通过qq群、腾讯课堂讨论区与学生互动
作为课程“主播”的心得分享:
1. 尽可能使用主流宽带接入商。
2. 摄像头很重要,露脸与不露脸,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参与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需要大段语音讲解的PPT片段,整个画面有几分钟的静止,这时候,摄像头后面的讲解人的表情和动作都很重要。
3. 直播过程中,一定要用耳机代替音箱或者其他外放作为监听设备,以避免声反馈(声反馈会导致回音,甚至啸叫)。
4. 直播过程中,70%以上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完成的,因此一个好的音频设备以及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
5. 在线课程与学生的互动,与当面授课时完全不一样的,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有延迟性,因此不能用那种必须等学生回答完才能继续讲课的形式来互动,可以设计那种让学生们可以一边听一边讲,在听讲过程中通过讨论区进行互动,教师再根据互动情况进行后续讲解的调整的方式。
三、借技术之翼,寻剧作之道境—— 黄佩老师主讲《剧作基础》课程
黄佩老师是传播学系教授,是本学期《剧作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为了提升线上教学的课堂生动性及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拒绝线上教学“挂机”“分神”等状况的出现,提高教学质量,黄老师结合疫情精心设计了一次课堂即兴剧本创作的互动,课堂效果很好,既检验并巩固了前面的课堂主要内容(如经典剧作结构、史诗式结构、散文式结构等戏剧结构),又为接下来的内容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线授课

线上授课实况
即兴写作设计——结合疫情,兼顾可操作性和趣味性
1. 题目设计:
考虑到疫情期间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和想法,在题目设计上黄老师结合所处疫情特殊时期,糅合课程所授剧作结构相关知识,给出题目。
2. 即兴写作规则:
在规则设计上,黄老师考虑了互动的即兴效果,确保了紧张感和游戏性,又考虑了可操作性和互动时长,最终选取了“石墨文档”。
协作效果——节奏快捷,完成度高
有趣又紧张的互动收获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九成以上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创作且符合题目要求,随后黄老师也选取同学作品进行了即兴点评,并邀请同学们举手发表互动感受,同学们表示形式生动新颖,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所学剧作结构等知识的理解。

当堂完成情况
互动点评与总结——借助技术手段生成词频词云图
课堂结束后,黄老师耐心地阅读了每位同学的即兴创作,对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做出了点评和指导,帮助同学们对自己的剧本进行进一步完善。除此之外,黄老师借助技术手段生成词云图,分析了同学们创作的词频和特点。通过对所有同学的作品阅读及词云图分析,在接下来的课堂上给大家做了整体点评,也据此适当调整了课堂教学内容。

互动词频云图
这次互动节奏紧凑、同学们积极参与、评价甚高,课堂氛围活跃,通过这次课堂互动和黄老师的点评,同学们对之前课堂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做到了查漏补缺。这是“网课之年”剧作课堂教学借助即兴写作理念、调用技术协作工具并对写作内容进行初步分析的一种有益尝试,可以在未来进一步完善。
四、实践课程分组教学,云端课堂更精彩——郭宁等老师讲授《新媒体动漫创作(一)》《新媒体影像创作(一)》课程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课是贯穿整个学期的综合创作实践课程。在开学初,老师们便制定了疫情期间实践课教师分组指导学生的方案。本专业师生共分成五个创作小组,按照上课时间有针对性的指导各组学生创作。
(一)郭宁和孙尚老师共同指导一组《新媒体动漫创作》课程的7人创作小组。
在上课前,老师会在群里发布自己的工作环境以便帮助同学们进入上课氛围。

线上教学工作环境
为了争取时间,老师们在寒假期间就给同学们布置了调研工作。开学的第一次网课,同学们便较快的进入了状态,先对假期的调研工作进行讨论分析,以便明确自己的创作方向。

动画组寒假调研工作

漫画寒假组准备工作
虽然组员们天各一方,但是大家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创作工具,组建成了紧密的创作小组,互相配合进行创作。老师们也利用共享屏幕给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和分析,教学效果良好。

老师给学生讲解剧本——标出要素并梳理故事主线

教师讲评分析动画造型


老师利用绘画软件在线共享屏幕讲解和示范造型要素、分镜设计原理和描线要求


为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传统名画进行串讲


将学生的造型与经典造型并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


老师们使用QQ群为同学讲解作业并分享资料
(二)李萌老师指导《新媒体动漫创作(一)》的6人创作小组
1. 创意能力的训练
在最初的头脑风暴环节,经过商讨,同学们决定共同合作一个新媒体漫画故事。课堂上,同学们热情高涨,每个人都以个人或小团队的方式参与到了故事的创作当中。从创意的设计、资料的查找、故事的确定,每个人都参与到了创意的全部过程之中。
由于大家的创作积极性较高,每次课堂的教学和讨论都十分饱满。同学们在前两周的创意训练过程中掌握了故事创作的技巧。

同学们的前期故事设计
2. 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
课程除了锻炼同学们的创意能力,还磨练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同学们分成了美术、分镜、交互三个不同的方向。根据进度的要求,不同方向的同学有各自的分工,再相互取长补短。
3. 执行能力的训练
在课程之中,同学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在执行能力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设定绘制、分镜绘制、线稿绘制、交互制作等方面,实践课程的综合性、创新性要高于专业课。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努力,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执行能力。大家有信心,能够在课程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一部满意的作品。
(三)张若宸、郑晓发老师指导《新媒体影像创作(一)》的8人创作小组,指导主题为老北京胡同文化短片创作。
课程采用团队合作学习(Teamwork Learning)与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等方法,要求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在八周教学时间内完成一部新媒体影像短片作品的创作。结合线上教学讨论与线下合作拓展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教学与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确保学生在线“云创作”质量。

通过腾讯会议开展小组在线“云创作”:任务监督、创作研讨与辅导,明确课程创作要求
实践课分为线上指导与线下创作两部分。线上指导课每周两次,指导教师会与同学一起讨论创作方向。每一次线上上课,老师都会检查大家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给出相应修改建议,并安排大家进行资料收集和线下集体创作。同时,老师会以思维导图形式进行课程总结,帮助同学们梳理创意思路。

演示美术设计思路与技法
由于同学们创作热情高涨,应同学们要求,结合实际创作规律,老师连续四周周末与同学们进行线上会议,讨论创作内容,进行创作指导。此外,老师时常在微信群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分享优秀创作案例,进行教学指导,并对大家进行鼓励。

老师与学生在微信群进行教学互动
实践教学进展非常顺利,同学们反馈教学效果良好。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梳理了先前学过的专业知识,还将它们融会贯通,创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看到阶段性成果,大家会加倍努力,有信心创作出一个满意的作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疫情没有阻挡大家对知识的向往与追寻,线上教学井然有序。我们相信,师生共进,定能花开盛夏,不负韶华!


相关话题/创作 课程 媒体 设计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