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邮电大学【线上教学巡礼】(七)——人文华章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由于疫情的影响,教与学从线下转到线上,但热情与精彩从未缺席北邮人的课堂。今天邮邮邀您共赏人文如椽笔,线上写华章!
一、学习商务礼仪,推动文化沟通——郑春萍老师讲授《国际商务礼仪》课程
课程主讲教师郑春萍是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际商务礼仪》课程聚焦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与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其跨文化沟通、创新思辨与问题解决的能力,为我国参与国际商务交流和竞争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课程采用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与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等方法,以问题为驱动,学习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自主讨论、合作思考与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创新、综合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当下教师与学生“时空分离”的在线教学模式,在开展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强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与评价反馈,提升学生线上的学习投入与线下的自我调控学习,确保在线教学质量。

“腾讯会议”一对一互动教学与指导

学生英文商务简历优秀案例展示

通过“腾讯QQ”发布优秀案例

“微信群”、“QQ群”针对课堂展示提前进行小组辅导

学生优秀作业案例
学生在分配到项目任务后,通过互联网、北邮图书馆在线资源等渠道收集项目相关素材并采用PowerPoint录制技术与视音频编辑技术,最终形成项目展示成果。

《国际商务礼仪》第一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完成项目素材收集

《国际商务礼仪》第一小组在线协作学习与成果展示
二、倾心线上英语,浇灌预科之花——托娅老师讲授预科《英语精读》课程
《英语精读》的主讲教师托娅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预科会考工作先进个人。课程坚持“思政教育进课堂”的原则,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将育人融入教学之中。

在教学大纲框架下,教学设计围绕五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展开: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学习策略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文化意识目标。
课程特色
课程设计结合疫情进行思政教育
围绕“健康长寿”主题,结合当前疫情形势,从白衣天使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引入职业道德、生命观、健康观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危急时刻青年学子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启发式话题讨论:聚焦情感态度目标(文化意识、健康观和生命观教育)
课程利用腾讯课堂、雨课堂、微信群、作文批改网等多平台开展教学。课前利用雨课堂发布预习材料,课程采用腾讯课堂直播授课,课后利用雨课堂、微信群、邮箱分享课件,利用作文批改网提交作文,利用微信群趣味接龙游戏和词汇短语翻译抢答等互动,增添课程学习趣味性。

开课前雨课堂测试录播内容:体现语言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即时性
线上语言教学最大的挑战是学习者互动性和参与性的实现,需要课前、课中、课后每一个环节的用心设计。线上课堂优于传统课堂之处在于教师可以同步看到全班很多同学在讨论区给予的反馈和回应,平时比较内向安静的同学也能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班级的线上课堂活跃度以及同学们的参与度均高于线下课堂,这是线上教学给教师的最大惊喜。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之间及时交流沟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非常必要。

微信趣味游戏:词汇短语翻译抢答接龙

学生对线上英语教学效果的反馈
三、线上综合英语,闪映文化之光——张钫炜老师讲授《综合英语(B)》课程
课程主讲教师张钫炜是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综合英语(B)》课程本着“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借助腾讯课堂、雨课堂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在线教育教学。

线上教学过程中,将固定式素材与实时性素材相结合。固定式素材依托MOOC《中国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帮助学生在更好地学习语言的同时,讲好中国科技文化故事;在实时性学习素材的选择上,引导学会理性认知,提升民族自豪感。比如课程内容中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纷繁的战疫信息洪流,如何分辨部分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不实报道,从而将文化自信的树立与思政功能的发挥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
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的关键就是:
(1)教与学的再度整合:如何在教和学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能够像课堂教学那样实现教对学的促进作用。
(2)如何实现有效的消息沟通。

1、营造上课仪式感:
(1)等待学生进课堂的时候,后台播放自制MOOC《中国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
(2)将北邮上下课铃声嵌入到PPT的首页和末页。
2、众筹知识:通过协作文档工具-石墨文档让学生进行合作,完成预习作业,教师全程参与协作过程。课堂上的大讨论通过词云进行知识共享。

3、“总有一款适合你”-如何提问:备课阶段针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的特点准备针对性课上互动内容,提高在线互动的实效、提高互动的效率和效果,营造良好的线上互动环境。
4、“剧透讨论环节-提升在线沟通有效性”: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线上教学闭环,最大程度利用在线课堂和社群进行课前预习,课上讨论和课后分享与评估,将线下传统的个体学习体验转变成更大范围的群体共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思辨能力。

以课程上课第一周的调查为例,80%的学生预习了课前准备的资料,70%的学生参与了课前基于协作文档的讨论,100%的学生提交了课后作业,在课堂上参与多元互动的学生达到了89%,339人次查看了教师批改好的优秀作业(156人的班级容量),这说明不少学生反复看了优秀作业,同伴的榜样效用很明显。在线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升了教师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效率。

四、线上课堂的翻转,“成果导向”的反思——肖毅敏老师讲授《电信法》课程
肖毅敏老师曾获得部级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并被学生评为最具亲和力的老师及优秀育人导师。《电信法》课程反映了数字经济的时代性和信息通信法律的前沿性,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案说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以及实操性。

直播前先建微信群、QQ群,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前做好多种预案。在爱课堂、雨课堂上传PPT及相关资料,发挥课程网络资源的效果,提高效率。提前15分钟进入课堂。切记关闭电脑端微信及QQ等系统,设置屏蔽“弹窗广告”等功能。
直播中,老师开场结束要露脸,好于全程不露脸。上课进行滚动点名。打上下课铃有仪式感。用微信群时时关注网络的状况。进行难点讲授,解决重点问题。用雨课堂弹幕功能提问或腾讯会议的聊天互动吸引学生注意。
直播后,利用雨课堂布置作业,利用微信群进行答疑及反馈。提供课后复习的资料及课件,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拓展知识点。拓展知识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为学生提供与讨论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源。

调整教学的相关内容及PPT,把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案例及一部分PPT提前放入平台或微信群让学生学习,利用平台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混合式的教学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一个好的老师不应只是掌握平台技术,而应该学会巧妙地把线上、线下教学游刃有余地结合在一起。
注意课程思政,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法律信仰的培养。真正做到以成果为导向,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这需要教师们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用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课程学习,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通过提问、答疑及同学之间进一步探讨,进行合作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的学习反馈
五、线上会议模拟,云端学术交流——陈静等老师讲授《学术交流技能》课程
《学术交流技能》课程由陈静、李文东、程立、赵欣和罗雨青五位老师主讲。作为人文学院建设的高新课程之一,在这次抗击疫情,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勇于探索实践,互帮互学,探索出全新的线上授课模式,并进一步促进了与学生交流。

本课程有特色活动“MIC(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模块,会议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让学生能够从选题到最终写出一篇符合规范的科研论文,并且能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示。鉴于今年的特殊情况,课程调整为筹备“网络MIC”方案,将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论文召集通知,通过适合的平台召开网络会议,供同学们展示、交流论文。
课程主讲老师选取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线上教学方式,充分融合雨课堂、QQ群、腾讯会议、腾讯课堂、zoom、b站等平台教学优势。例如,陈静老师将雨课堂和QQ群课堂结合使用,课前制作雨课堂课件,课上用雨课堂直播+QQ群课堂辅助口语回答,课后收集处理雨课堂数据。罗雨青老师用腾讯会议嵌套雨课堂,实现了有声讲解雨课堂课件并实时和学生交流的功能。

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带有教师们录播的语音讲解预习课件和课后练习课件,为特殊情况无法参加直播课堂的重修生或其他学生提供便利。教师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课件学习情况并批改课件中的练习题。

教师充分使用弹幕、投稿、随机点名、投票、练习题、词云等功能的情况下,学生们课堂参与非常积极,互动频繁、回应及时,甚至达到了优于传统教学互动的效果。

屏幕的这端是线上课堂的精彩和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体验,而另一端是老师们辛勤的付出,从熟练操作线上直播设备到熟练掌控线上直播节奏,从梳理线上教学环节到根据不同教学平台打磨教学过程,就此成就了线上课堂的亮点纷呈。
人文学院将师生线上教与学的这段经历用典型案例的形式形成了近3万字的文案,结集为《转战直播添新技,云端人文展芳华——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线上教学经验分享》,其中记载了教师们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更记载了全体师生戮力同心、共克时艰的情怀与力量。



相关话题/课程 微信 知识 语言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