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童贻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11

姓名:童贻刚
职称:教授
座机:
邮箱:tongyigang@mail.buct.edu.cn
办公地址:科技大厦305


教育背景:
1984.9-1988.6,复旦大学,遗传专业,学士
1988.9-1991.6,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7.9-2000.6,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3.4-2005.4,加拿大UBC大学,博士后(获得Micheal Smith奖)


工作经历:
1991.7-1997.8,北京军区总医院,主治医师
2005.5-2018.5,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2018.6---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学术兼职: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细菌与古菌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噬菌体学组组长)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杂志编委
Virologica Sinica杂志编委
Journal of Bioterrorism and Biodefence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
生物安全、微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高通量测序、超级耐药细菌、噬菌体学


学术成就:
  先后在Nature、PNAS、柳叶刀传染病、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8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2500次。牵头承担军队生物安全重大项目、“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专项项目、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等十余项,为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项目首席专家和“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专项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医疗队(赴塞拉利昂第三批)首席科学家。联合国“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会议中方代表。国家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溯源专班工作组咨询专家,科技部推荐的WHO新冠肺炎“病毒的动物来源和环境来源”工作组中方代表。在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和噬菌体学研究方面处在国内领先地位。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在Nature主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三篇(第一作者1篇、共同第一作者1篇、通讯作者1篇),其中关于埃博拉病毒进化规律研究论文(Nature 2015;524:93-6)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2017年初广东地区发生大规模仔猪腹泻死亡疫情,课题组在第一时间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ADS-CoV,并且将其溯源到蝙蝠宿主,该文章在Nature(Nature 2018;556:255-258)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首次发现穿山甲体内存在beta冠状病毒,该病毒与新冠病毒SARS-CoV-2具有高度同源性,全基因组同源达到86%,S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2%,该发现为新冠病毒溯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69-0)。利用动物来源的类SARS-CoV-2病毒筛选已有的上市药物,发现高效广谱抗病毒中药千金藤素(https://doi.org/10.1097/CM9.0797)。完成中国输入性寨卡病毒首例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我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相关研究结果在Lancet ID上发表。针对超级细菌的严重威胁,利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大量携带耐药基因的质粒,并且在抗生素替代疗法——噬菌体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创建了噬菌体基因组末端识别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利用噬菌体的基因组测序原始数据直接确定噬菌体的基因组末端序列,这对于噬菌体的基因组及噬菌体复制包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课题组还建立了在细菌基因组中鉴定功能性前噬菌体的技术方法;建立了噬菌体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发表了大量的新型噬菌体基因组序列和相关研究论文;组织发起了我国首个噬菌体学术团体——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噬菌体学组,该学组汇聚了国内从事噬菌体研究的主要力量,连续组织了多次国际噬菌体学术研讨会;目前担任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细菌与古菌病毒(噬菌体)分委会委员。建立了一种新的基因克隆技术——“基因组DNA剪接”技术,可以不通过mRNA直接从基因组DNA中克隆任何多外显子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建立了一种简便的基因定点突变技术(DREAM突变技术)。入职北京化工大学后建立“生物安全”学科,该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获北京市连续五年学科建设支持。


代表性著作:
1. Tong YG*, Shi WF, Liu D, Qian J, Liang L, Bo XC, Liu J, Ren HG, Fan H, Ni M, Sun Y, Jin Y, Teng Y, Li Z, Kargbo D, Dafae F, Kanu A, Chen CC, Lan ZH, Jiang H, Luo Y, Lu HJ, Zhang XG, Yang F, Hu Y, Cao YX, Deng YQ, Su HX, Sun Y, Liu WS, Wang Z, Wang CY, Bu ZY, Guo ZD, Zhang LB, Nie WM, Bai CQ, Sun CH, An XP, Xu PS, Zhang XL, Huang Y, Mi ZQ, Yu D, Yao HW, Feng Y, Xia ZP, Zheng XX, Yang ST, Lu B, Jiang JF, Kargbo B, He FC, Gao GF, Cao WC. 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Ebola virus in Sierra Leone. Nature. 2015 Aug 6;524(7563):93-6.
2. Peng Zhou*, Hang Fan*, Tian Lan*, Weifeng Shi*, Wei Zhang, Yan Zhu, Ya-Wei Zhang, Qing-Mei Xie, Shailendra Mani, Xiao-Shuang Zheng, Xing-Lou Yang, Bei Li, Jin-Man Li, Hua Guo, Guang-Qian Pei, Xiao-Ping An, Jun-Wei Chen, Ling Zhou, Kai-Jie Mai, Zi-Xian Wu, Danelle Anderson, Li-Biao Zhang, Shi-Yue Li, Zhi-Qiang Mi, Tong-Tong He, Yun Luo, Xiang-Ling Liu, Jing Chen, Yong Huang, Qiang Sun, Xiang-Li-Lan Zhang, Yan-Shan Chen, Yuan Sun, Juan Li, Feng Cong, Pei-Ju Guo, Ren Huang, Di Li, Yuan-Yuan Wang, Shao-Zhen Xing, Peter Daszak#, Lin-Fa Wang#, Zhengli Shi#, Yigang Tong#, Jing-Yun Ma#. Fatal Swine Disease Outbreak Caused by a Novel HKU2-related Coronavirus of Bat Origin. Nature 2018;556:255-258.
3. Tommy Tsan-Yuk Lam*, Marcus Ho-Hin Shum, Hua-Chen Zhu, Yi-Gang Tong*, Xue-Bing Ni, Yun-Shi Liao, Wei Wei, William Yiu-Man Cheung, Wen-Juan Li, Lian-Feng Li, Gabriel M. Leung, Edward C. Holmes, Yan-Ling Hu & Yi Guan. Identifying SARS-CoV-2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Nature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69-0.


教师寄语:
天生我材必有用。
求知若渴,虚怀若愚。


招生要求:
对未知世界怀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尝试
不拘成见、不守陈规、不惮失败
勤奋努力、富有激情

相关话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