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n-Ti-B超高强度钢焊接熔合区的形成过程及其组织转变
外文标题 | Mechanism of weld bond formation and its microstructures of martensite/austenite dissimilar metal welded joint |
文献类型 | 期刊 |
作者 | 谭伟[1];韩文政[2];徐滨士[3];陈超[4];张彦华[5] |
机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3;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2;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3 ↓ |
来源信息 | 年:2003卷:24期:3页码范围:39-43,47 |
期刊信息 | 焊接学报ISSN:0253-360X |
关键词 | 熔合区;富奥氏体带;异种金属焊接;焊接热循环;扩散 |
摘要 | 研究了C-Mn-Ti-B超高强度钢焊接熔合区及其组织转变,发现焊接接头的最高硬度位于熔合区和富奥氏体带,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淬火区;富奥氏体带的化学成分及浓度接近于焊缝金属中的成分与浓度.考虑焊接接头所经受的热循环、元素扩散以及室温下焊接接头的组织、成分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富奥氏体带形成机制并建立了熔合区的过程模型.该模型认为:焊接热作用下的焊接接头可划分为三个特征区域:熔化区、固液共存区和固相区;在冷却过程中,熔化区转变为富奥氏体带和焊缝混合区(α+γ组织);固液共存区转变为熔合区;固相区转变为通常意义下的纯热影响区和未发生变化的基体.根据此模型,成功地解释了熔合区类马氏体组织和含碳硼化物(Cr、Fe)23(C、B)6的转变机理. |
收录情况 | PKU |
所属部门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链接地址 | 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jxb200303011.aspx |
DOI | 10.3321/j.issn:0253-360X.2003.03.011 |
人气指数 | 4 |
浏览次数 | 4 |
基金 | 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资助项目 |
全文
影响因子:
dc:title:C-Mn-Ti-B超高强度钢焊接熔合区的形成过程及其组织转变
dc:creator:谭伟;韩文政;徐滨士,等
dc:date: publishDate:2003-06-30
dc:type:期刊
dc:format: Media:焊接学报
dc:identifier: LnterrelatedLiterature:焊接学报.2003,24(3),39-43,47.
dc:identifier:DOI:10.3321/j.issn:0253-360X.2003.03.011
dc: identifier:ISBN:0253-36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