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磨剑筑“月宫”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小时候,她喜欢数星星、看月亮,经常会在夏夜昂起头看着月亮,想着这个斑点可能是一棵树,那个斑点可能是一个人。带着孩提时代探索星空的梦想,她以我国载人深空探测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始了漫长的追梦之旅。

从一张实验台开始起步,到建成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再到2014年在“月宫一号”里成功完成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试验,整整历时十年。“月宫一号”的试验成功,对保障中国载人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2018年5月15日,随着4位志愿者走出“月宫一号”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成功结束,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实现了闭合度和生物多样性更高的“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且保持了人员身心健康,实验对人类实现地外长期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心怀梦想,志在寰宇。”她说,追梦路上永不停歇,希望能永远做奋力奔跑的人。

她是刘红,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月宫一号”总设计师,为您讲述她的团队在北航建“月宫”的故事。
视频地址:http://finance.ifeng.com/c/7rnEeyBtOul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