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1] 2003.9-2007.6山东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教育
[2] 2007.9-2014.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5.1-2019.4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1] 蛋白质组学与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大数据与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 研究领域蛋白质组学与生物大数据
【致报考学生】
Q:请问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
我们研究蛋白质鉴定、定量算法及相关软件开发与应用,并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技术发明一等奖。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人脸识别问题:照相机拍一张人脸的图片,要求快速、准确地在一个较大人脸图片库中找到和该图片最接近的图片。再说web搜索:用户输入一个关键词,要求快速、准确地在一个较大的网页库中找到和该关键词匹配最好的网页。与以上两个问题类似,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一台专用的仪器采集一张蛋白质的图谱,要求快速、准确地在一个较大蛋白质谱图库中找到和该图谱最接近的图谱。这里面主要应用统计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组合优化知识,核心问题是打分评价和并行加速。
上述研究内容想解决的科学问题是:在大规模的生物或医学样本中检查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关于该科学问题的应用细节,大家可以百度“bad blood”(滴血成金)。虽然Elizabeth Holmes是一个“骗子”,但她的经历证明了人类对于该研究成果的渴求是长期存在的。
Q:请问课题组招收什么专业的学生?
先回答毕业去向:刘老师本硕博都是计算机专业,他大部分同学在各互联网公司领导团队,之前大部分师弟、师妹和学生毕业也去了互联网公司,现在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另有一些同学走了科研道路,如他发表的第一篇SCI的几个作者,先去美国读博后,而后回国,现在也都是博导PI。所以本课题组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1)去互联网公司或者(2)继续搞学术。
以下几种背景的学生都非常适合报考本课题组:
(1)学习计算或涉及编程专业的本科生,计划来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后去互联网公司或出国读博后的。这是通常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发展道路,本课题组的优势是学生来了主要是发文章,所以有更大的机会走学术道路,未来当老师。
(2)有一定生物信息学背景,对算法、编程等略懂但不精通、计划来读博士学位、毕业去互联网公司或去国外读博后的硕士毕业生。本课题组是按计算机专业的范式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技术,所以学生收获会比较丰富、基础相对扎实,足够应对BAT等互联网公司的面试。如果计划毕业后去国外读博后,对同等在生物实验室搞计算的同学会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更容易拿到国际顶尖实验室的offer。
(3)国内外蛋白质组学实验室的硕、博士毕业生,对某个具体课题感兴趣并有一定生物质谱技术积累,计划来课题组补充计算技术,完成整个流程,发表顶尖文章,为未来发展学术打基础。对该类同学来说,我们是领域小同行,你肯定是知道刘老师、并认可该方向才会报考的。
开授课程
当前位置: 大数据与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 开授课程共0条0/0
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 大数据与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 科研项目共0条0/0
论文
当前位置: 大数据与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 论文共0条0/0
荣誉及奖励
当前位置: 大数据与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 荣誉及奖励[1]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共1条1/1首页上页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