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琼 WU Qiong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24



吴 琼

出生年月
1980.08
籍贯
吉林

职称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
博士研究生

电话

办公室
B313

系别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
职务
系书记/副主任

电子信箱
wuqlc@126.com
传真

个人主页


学习经历

1、1995.09-1998.07 吉林省桦甸市红石林业局子弟中学、高中
2、1998.09-2005.07 沈阳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本科、硕士、机械设计与制造
3、2005.09-2009.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博士、机械设计及理论
4、2009.12-2011.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博士后、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工作与海外经历

1、2012.01-2014.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讲师
2、2014.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教授
3、2008.01-2008.10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SERMS实验室,参加丁肇中课题组AMS02项目
4、2012.05,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学术交流与访问;
5、2018.08,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大学,学术交流访问;
6、2019.08,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学术交流访问;


研究领域

1、航空航天新材料制造成型工艺仿真、残余应力控制与加工变形仿真与控制;
2、航空航天新型特种结构、新飞行器设计与研制;
3、数字化制造设计与仿真分析;
4、金属基复合材料设计制造与分析研究


荣誉及奖励

1、2019年,中国体视学协会科技奖青年奖;
2、2017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
3、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三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4、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5、2013年,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
6、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蓝天新秀”;
7、2013年,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青年科学家发展奖”;
8、2012年,北航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培训最佳PPT制作奖;
9、2012年,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本科先进工作个人”称号;
10、2011年,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青年科学家发展奖”
11、2011年,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本科先进工作个人”称号;


开授课程

1、《Mechanical Design》;全英文授课, 48学时,留学生
2、《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机械振动基础》32学时,本科生大三(春季)
3、《机械设计基础A》;48学时,本科生大三(秋季)
4、《机械设计综合实践A》;120学时,本科生大三(春季)
5、《机械设计综合实践B》;80学时,本科生大三(春季)
6、《专业课程设计》;80学时,本科生大四(秋季)
7、《海洋工程概论》; 32学时,研究生




科研情况

多年来,从事航空航天新材料残余应力控制、新材料结构的性能制造工艺仿真分析、设计优化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用航天重点专课题、科工局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军委科技委国防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工信部重大领航基金、“唯实”青年教师培育基金、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及系统自主与开放基金等20余项“纵向课题”。与中航发410厂、航天五院501、航天一院研发部、北京宇航系统研究所、航天五院511所、航天八院806所等军工企业合作,完成了XX型运载火箭、飞行器、卫星展开机构、空间碎片防护等10余个重点型号关键技术攻关“横向课题”。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0余项。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中国体视学协会科技奖青年奖,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北航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北航教学成果二等奖,北航“蓝天新秀称号等。

学术与社会服务

Member of The Society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国际仿真系统与建模协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员 、三届ICCE国际会议分会主席,Nano review 、Journal of Mater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RSC Advan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中国体视协会等10余个国内和国际期刊编委和审稿人。




相关话题/自动化 机械工程